陈娟浓 徐国强 陈稳 田杰芳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提出应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实训能力强的毕业生人才,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从而增加就业率。并介绍了如何通过实验及实训教学的改革来提高我院大学生实训创新能力的,并提出了实训中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实训;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化、产业化和科技化的告诉发展,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其次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据调查,以往的一些高校教育模式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问题,导致了大学生供给与需求的突出矛盾。首先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改造步伐缓慢。其次是教学教育体制和方法老套,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工作需求的能力。
近年来,高校教育为了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培养教育创新意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高素质、实践性强的大学生,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在课程学习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其也是现阶段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发展状态的一种能力培养要求和趋势,下文针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创新的培养,是新的教育理念下,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和实践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给学生创作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挥个人在思维上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的质量的提升。另外,从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角度上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基于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要求,因为从工程类专业的社会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来说,这一专业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状态下,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同步保持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就业需求,真正使得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到实践的工作中去。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于提升其个人的综合素养的要求。从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说,专业技术能力突出的复合性人才和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与精神的人才是现阶段主要的人才需求方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好既定的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具备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积极接受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从而结合本专业的学习需求,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的思想和方法,指导课程学习的开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再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有效路径。从管理专业的性质角度分析,可知,工程管理专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其在专业性要求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于管理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和灵活性要求也同步的提升。新颖独特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往往是取得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其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和效果。从而为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品质和效果提供更高程度的保障。只有学生具备了从思想上到实践上的同步创新能力,才能真正的对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工程实践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市场需求的压力促使我国高等院校必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做到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与企业要求接轨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环节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的实验、实习课,学生是在机械地照做“实习指导书”进行,缺乏思考与探索的空间。由于实验课题多数为验证性课题,结果毫无任何悬念,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实习课学习的兴趣,目前,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四年)设置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超过40周。应该强调的是这40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所接受的技能训练比一个本科生在企业中两年所接触的业务范围要宽厚得多,这是一种实际工作经历,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才能确保毕业实习质量。对于专业实习,由于学生人数多,我们采取了分散式实习方式,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工地,在整个实习中,学生真正变为主体,成为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性,这样有利于锻练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实习过程的管理,系里成立了实习教师指导小组,不定期地进行实地考查,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供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表,实习日记和实习总结报告,并抽取部分学生进行答辩。
以上这种分散式专业实习,关键的问题在于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只要真正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分散式实习能达到比传统实习方式更好的实效。学校开设的各种实验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熟悉实验测试仪器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验课目,拟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计划能力;学生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然后编写实验报告,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实验课能检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实践教学的改革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对土力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实验类型上逐步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开设了更多的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即只给学生提出实验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选择实验设备,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鼓励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和竞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实验教学的改革,推动了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调高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知识与能力是综合素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加强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只有提高了其综合素质,才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用人文、历史的视角去解读古代的建筑文明,是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基础。运用丰厚的人文知识审视当代人性的需要,是我们建筑设计构思的基本出发点。有了深厚的人文知识作依托,我们才能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审美情感和生活需要的好的建筑方案。工程管理专业与其他工科专业一样,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宽知识面、高能力、高素质和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培养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新世纪应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讲授知识过程中,应以学为主,以此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有是灵活运用知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进行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且应具有合理选择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正确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和处理工程事故的基本能力。
四、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立足的基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前提。因此,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形势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超,刘辉,冯加斌等.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企业导报,2014,(4):159-160.
[2] 王文萱. 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高教学刊,2016,(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