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费用控制中的弹性与激励制度

2019-05-15 10:51高妤
财会学习 2019年13期
关键词:激励制度建议措施

高妤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加剧,在市场份额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发挥有效的弹性与激励来控制企业费用,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首先阐述了费用控制的基本概念,对费用控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阐述了企业费用控制实施弹性与激励制度的必要性,阐述弹性与激励制度的优点,最后,阐述针对企业费用控制提出的建议措施,以求通过合理的建议措施对我国企业费用控制提供借鉴参考,最终促进我国企业的有效运营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费用控制;弹性制度;激励制度;建议措施

一、费用控制的相关概念

费用控制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主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费用目标,对成本费用的众多影响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限制以及调节,在实际的生产运营环节中及时纠偏,控制费用的发生,最终将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运营。费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费用控制包括制定科学的费用预算,通过费用预算的制定与执行对实际的费用进行控制管理,减少偏差的出现,最后,费用控制包括合理评价费用控制流程,通过评价费用控制方案,可以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一般而言,费用控制包括以下环节,首先,需要设定合理的费用控制目标,并且根据目标制定完善的费用控制标准,其次,需要根据费用控制目标与标准对实际的费用流程进行纠偏与控制,保证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费用评价体系,对费用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评估与优化,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企业费用控制中的制定实施弹性与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由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费用管控较为僵硬、单一化、没有变通、费用考核体系难以传递压力等情况,导致费用使用部门在具体的费用实施过程中工作积极性不高,担心砍费用而突击花钱,不能应对突发情况等,因此,需要建立实施合理的弹性与激励制度保证费用能有效控制,达到降本增效,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弹性制度的重要性

一般企业普遍采用严格按預算定额控制费用开支,并且对费用进行一系列的控制活动保证其完全符合目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企业所处的环境会随着市场以及政策发生变化,因此,企业不能够获取完整的信息去预估这种现象,在执行费用计划和费用控制时如果完全按照计划执行,管理的过于死板,就是导致一部分资源浪费,该发生的费用没有办法去使用,而不该发生的就会有使用的这种情况。通过对费用实行弹性化管理,可以在多变的环境下更加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制度以及效益指标完成进度互相匹配,促进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优化,最终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下,设定弹性制度,对费用进行弹性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就至关重要。

(二)激励制度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为了发动全员参与降本增效工作积极性,提升费用管控能力,必须设定企业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员工认为费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与之无关,费用归口部门认为发生的费用“早晚都会报”或只要不超预算就行,费用控制的情况没有正确的评价,缺乏合适的奖惩。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通过各个绩效指标对员工、对部门进行考核,实行激励,通过激励制度,可以提高员工主动节约成本费用的积极性,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进步。

三、针对企业费用控制的弹性与激励制度提出的建议措施

有弹性和激励的费用控制制度,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应对突发事件,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设定合理的弹性与激励制度。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弹性与激励制度的确立提供合理的建议措施,例如编制有弹性的费用预算、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监督体系等。

(一)编制有弹性的费用预算,奠定费用控制基础

一个科学的、有弹性的费用预算是提升费用控制效率与效果的有效前提,因此,需要编制合理、公平、有弹性的费用预算,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费用预算编制时,将费用根据不同的动因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编制,并撰写使用计划。一是固定费用、专项费用及一些可能产生较大宽余的管理费用可采用零基预算的方式,如信息化费用、宣传费、工装费等;二是与产量、业务量相关的费用可参考历史数据采用定率的方式,如机物料消耗、工具等;三是与人员相关的费用可参考历史数据采用定额的方式,如办公费、通讯费等;四是财务费用根据资金流进行测算。同时对于同类型的费用可进行归口管理,对金额大但项数杂费用的管理方式进行变革,如外包。

(2)费用预算审批时,多方面考虑确保预算合理、有弹性。一是预算审核部门与申报单位的要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谈判”,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确保预算额度合理;二是对于一些不确定的、大额的费用项目,可采用将部分重大项目费用的审批权限上移,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费用预算的弹性,降低费用归口部门恣意浪费的风险;三是采用“年度目标控制下的季度控制,月度调整”的滚动预算模式,即在年度指标范围内,根据收入及经营目标实际情况,下达季度指标,每个月根据季度指标编制月度预算,在季度指标范围内允许费用使用部门在月度之间调整,使费用预算有弹性,与收入相匹配、略宽松且不至于失控。

(二)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提升全员费用控制的积极性

费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各个部门、全员的共同协作,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合理的激励制度可以提升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奖惩有当。将费用预算纳入KPI考核中,不以单一定额来判断,应结合收入完成情况,同时奖励不简单的节约预算来判断,应结合实际费用发生情况,参考预算偏差率、合理性判断,杜绝高报预算拿奖励的情况。

(2)制定专项激励办法。需要根据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和结合之前的绩效考评制度建立合理的专项激励办法,通过该办法来提高全员参与费用控制的积极性,奖励员工主动“算账”节约成本,激励员工探寻降低费用的方法。

(三)建立合理的内控体系,提升监督管理水平

费用使用与控制离不开完善的内控监督管理体系,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首先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规模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使员工在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费用控制的实施效果,其次,优化费用控制监督流程,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监督管理不完善或者重复监督的情况,因此,需要对费用监督流程进行优化与设计,规避出现监督死角的情况,提升费用监督的效率与效果,最后,审计(监察)部门对费用控制进行定期监督管理,特别是年底“突击花钱”等异常情况,并且出具监督管理报告提交给管理层,帮助管理层制定出科学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四、结语

企业中弹性与激励制度的建立实施需要企业结合自身不断探索改进。但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有显著的效果,不仅会使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更为灵活、有效,还会潜在中提高企业自身的约束力与执行力。但行之有效的弹性与激励制度需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不断的完善改进,其出发目的就是为了资金使用更为变通,这无疑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更严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J].现代管理,2011,1 (3):224-228.

[2]曹仁阁.浅谈中小企业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8 (30):122-124.

[3]沈纪祥.浅谈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7):122-123.

[4]陆俊.浅谈制造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J].会计师,2013 (16):51-52.

[5]陈新,韩国华.浅谈企业成本费用控制[J].经济师,2007 (1):220-221.

猜你喜欢
激励制度建议措施
因地制宜推进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天门市汽车车险在理赔方面的探究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整改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浅议阳光体育运动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