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刚 马桂东/本刊记者
5月7日,由中国兽药协会主办,江苏省兽药饲料质量检验所、中国医药城、江苏省兽药业协会支持的第三届兽药行业发展暨畜产品安全高层论坛在泰州市召开,本次论坛以“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为主题,旨在引领行业在复杂的环境下抓机遇、找出路、保生存、求发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陈光华副局长、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李明所长、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黄焱副巡视员、泰州市委常委、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小兵、中国工程院金宁一院士、沈建忠院士、中国兽药协会才学鹏会长、李向东常务副会长、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高光副所长、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殷宏所长、全国畜牧总站杨劲松副站长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以及省级药检部门和兽药协会负责人、兽药生产、经营企业高管共300多人出席本次论坛。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陈光华副局长
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陈光华副局长做了《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兽药监管政策》的报告,他介绍了目前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的一些情况:疫情发生势头明显减缓,截止目前共发生猪瘟疫情129起,其中家猪126起,野猪3起。全国31个省份都有发生,25个省份解除封锁,还有6个省份没有解除封锁。疫情对养猪业冲击严重,生猪产能大幅下降,2019年3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8.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1%,猪价提前进入上行周期,猪价可能创历史新高。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是潜伏期长、传播途径多;二是传统生产消费方式不利于防控;三是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总体不强;四是疫情跨境传播风险长期存在。针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全力抓好以下工作:1)强化疫情排查,及时发现疫情。2)果断处置疫情,严防二次扩散。3)严管关键环节,努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4)加强主动宣传,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并提出下一步防控重点:一是压实各方防控责任;二是落实现行防控方案;三是强化屠宰环节监管;四是加快实施分区防控措施。
在兽药监管政策方面:一是实施兽药质量管理规范;二是严格兽药监督执法工作;三是深入实施“检打联动”制度;四是深入推进兽药“二维码”追溯监管;五是开展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
提出下阶段兽药行业监管重点工作:一是围绕“产好药”,严管全链条兽药质量;二是围绕“用好药”,规范养殖环节兽药使用;三是围绕“少用药”,推动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四是围绕“强基础”,持续加强兽药法规制度建设;五是围绕“放管服”,深化兽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李明所长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李明所长做了《我国兽药行业现状与发展预测》的报告,目前兽药行业现状:截至2019年4月22日,全国共有兽药生产企业1 737家,其中生物制品企业104家,其他企业1 615家,2018年新通过兽药GMP现场检查(含新建、迁址重建),生物制品企业7家,兽用化学药品和中药企业65家。2012年以来销售额每年超400亿元,2017年资产总额达2 124.42亿元,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4月22日,全国共有有效批准文号8 4125个,有效兽药标准共有3 306个,其中化药2 299个,原料324个,中药1 217个,生物制品683个。近年来,我国兽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以来,均在91%以上。
存在问题:1)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2)缺乏安全风险和依法经营意识。3)技术力量薄弱、自主创新不足。4)市场不规范持续存在。
发展趋势: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兽药产业发展中的活力。随着动物防疫政策的改变、兽药监管力度的加强,产业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产能集中度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大中型企业将占市场主导地位,兽药生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势头得到遏制。
2)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通过理念提升、市场整治、兼并重组等措施,资源优势互补配置,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
3)企业类型特色鲜明。随着抗菌促生长药物添加剂的退出、抗菌药减量化示范养殖场不断推进,生产中兽药、微生态制剂及低毒环保消毒剂等企业逐步增多。市场资源配置影响,生产宠物、水禽、牛羊和水产用兽药的企业有所增多。比对试验的深入研究,高质量特色品种企业逐渐增多,辅料、包材、血清等辅助产业技术有所推进。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资源配置较好、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大中型企业日益增多。
二、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随着养殖业发展变化,适度规模养殖企业逐步占领主导地位,有利于质量优质品种的兽药企业做强做大。宠物、牛羊、蜂蚕以及水产养殖用动物专用药日渐增多,市场占有趋于合理。2)生产技术实力雄厚、知识产权保护品种的企业将在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品牌优势、明星企业日益凸显。提升内在质量与药效,品种特、质量优、效益高、品牌亮将成为大趋势。
三、技术诚信渐成共识。1)推进兽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强化技术能力,有重视技术的观念。2)2016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门联合推进农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联合惩戒备忘录,对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3)作为兽药技术支撑单位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也要诚实守信,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让造假、用假、研假、审假、监假无用武之地。
中国工程院沈建忠院士
中国工程院沈建忠院士做了《抗菌药物应用与食品安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全球生产的抗菌药物大约50%用在食品动物上,国外上世纪50年代就将抗菌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中国始于70年代末,美国FDA已批准40余种抗菌药物,200余个饲料添加剂品种,是允许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最多的国家。我国是兽用化学制剂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至少超过5万吨抗菌药物用于养殖业,超过50%的抗菌药物量用作药物饲料添加剂。针对近几年行业关注的无抗、替抗和减抗等热点,主流观点的看法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动物健康养殖离不开抗菌药物的使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全程无抗养殖,但将来一定要谨慎、合理的使用。
并就我国抗菌药物使用和兽药残留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养殖业发展仍离不开抗菌药物,合理、谨慎使用是关键。2)提高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善饲养条件,提高畜禽养殖和疫病诊断水平。3)落实处方药制度,采取有效综合措施,逐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4)尽快落实兽药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逐步淘汰危害大的品种。5)开发新型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及新制剂、减抗技术及产品。6)兽药残留需从养殖源头、运输、屠宰、加工和储藏等各个环节全程监控和管理。7)耐药病细菌可能在动物-食品/环境-人体之间传播,加强兽医-医学-环境等合作,采取措施。8)加强风险评估和国际合作,大力加强科普宣传教育。
中国工程院金宁一院士
中国工程院金宁一院士做了《共患病毒病与疫苗研制》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目前感染人的病原体有1 412种以上,感染动物的病原体有1 917种以上,危害人类健康的共患病毒病主要是呼吸系统,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危害动物的主要是呼吸系统,其次是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患病毒病有日渐加剧的趋势,主要是正黏、副黏、冠状病毒病等;神经系统共患病毒病呈扩散加剧之势,主要是沙粒样、布尼亚、黄病毒、弹状病毒等。近40年来,人新发传染病均与动物源性病毒相关。
针对疫苗研制的方向,金院士建议围绕病毒病和共患病毒病防控开展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纳米农业研究中心崔海信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纳米农业研究中心崔海信研究员做了《靶向药物与纳米生物制剂》报告,他介绍了纳米药物发展趋向,以及纳米药物的药效与特点:1)利用大比表面积,改善药物水溶性与分散性,克服难溶性功能缺陷。2)利用载体改善药物稳定性,控释释放速度,延长持效期、减少给药剂量与次数,改善疗效及毒副作用。3)可以进入毛细血管,在血液循环系统自由流动,还可穿过细胞、组织与器官,提高生物利用率。4)纳米载体经特殊加工后可制成靶向定位系统,可降低药物剂量减轻副作用。5)易被作为异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到达网状内皮系统集中分布的肝、脾、肺、骨髓、淋巴等靶部位,以及连接有配基、抗体、酶底物所在的靶部位。6)以特定速度持续释放药物,减少体内药物浓度波动,降低毒副作用。7)增加药物与肠壁接触时间与面积,以及黏附性与滞留性,提高生物利用度。8)防止药物胃酸性水解,降低药物的消化分解,提高药物胃肠稳定性。9)改变膜运转机制,增加生物膜透过性,有利于透皮吸收与细胞内药效发挥。10)消除特殊生物屏障对药物作用限制,如血脑屏障、血眼屏障及细胞膜屏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王明利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王明利研究员做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及未来趋势判断》报告,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40年来畜牧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对未来畜牧业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一是畜牧业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部分畜产品进口的规模将继续扩大;三是优质、环保、安全、高效将是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四是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将是未来畜牧业生产主要模式;五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将是未来主要模式。
华南农业大学黄显会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黄显会教授做了《产好药与兽药制剂的创新》报告,关于什么是“好药”,他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一是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二是要使用方便、成本低。关于兽药制剂创新问题,他提出:制剂创新不是非法添加,那些诸如百病消、一针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致性评价才是未来药物制剂的趋势;制剂工艺创新需满足质量标准检测和一致性评价。兽药关系到食品安全,是特殊商品,规范化是企业发展的出路,是任何创新都不能超越的红线。
同时他提出了好兽药创新的基本要素:一是临床药效作用最大化;二是关注食品安全热点。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主办的“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百千万接力公益再行动”启动仪式。
据悉,该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超过100家参与减量化试点养殖企业和兽药龙头企业参与公益接力、招募1 000名执业兽医志愿者参与科普宣传、举办10 000场科普活动的目标。
会后,代表们还到江苏勃林格殷格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