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田 隋国光 贾崇信/湖南省醴陵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了解醴陵市某村出现家禽突发大量死亡的原因,解决养殖户的技术难题,我们对该村部分养殖户的家禽做了流行病学调查相关工作。通过流行情况、发病症状、免疫治疗的控制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全面调查,再结合我市及该村往年动物疫病的发生史,临床诊断为禽霍乱。最后,科学指导养殖户对已死的家禽做深埋无害化处理工作,对未死亡的家禽及时做紧急免疫、使用药物和物理隔离等措施,确保了病毒不扩散、疫情不蔓延。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类都能感染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此次调查调查了该村10个养殖户,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10份。家禽、家畜死亡情况统计表如表1、表2。
通过调查得知:1)家禽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70.40%、87.50%。2)家畜发病率、病死率均为0。3)出现发病死亡情况的有8户,病死率达100%的有1户。
表1 醴陵市某村家禽死亡情况
表2 醴陵市某村家畜死亡情况
该病发病时间近1个月,只有鸡、鸭发病死亡,猪、羊未见发病,发病群体、过程和范围呈一定规律性。
1.流行情况。该村部分养殖户的鸡、鸭出现发病、死亡情况。最早发病时间为2月8日,距调查当日已有1个月的时间,发病时间较长;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春、秋时有发生;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沿村级公路由村口向村内“扩散式”发展。
2.临床症状。鸡的粪便呈白色、稀状,软脚、不食、体温升高、产蛋停止、被毛疏松、发病急、死亡快。鸭软脚、不食、腺胃积食、产蛋停止、粪便呈白色稀痢,常常蜷缩在原地不动或第2 d早晨发现死亡在禽舍。
3.免疫状况。有禽类发病的养殖户都未免疫接种禽霍乱疫苗,主要免疫疫苗种类为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疫苗。其中2个养殖户未对禽类接种任何疫苗,没有家禽发病、死亡的情况。其他家禽养殖户不管接种了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与否,都有发病死亡的情况。
4.控制措施。对剩余家禽,指导养殖户在发病前使用“禽病一粒丸”或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投药,并隔离家禽能防止发病。若发现有家禽发病就使用“禽病一粒丸”、盐酸诺美沙星、氧氟沙星、金霉素、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两种办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5.疫源追溯。经调查了解,两种原因可能性最大。一是由于该村在春、秋季节不定时发生禽病,病原在当地未被彻底消灭干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二是最早病例发病时间为除夕前两天,不排除在市场购入病禽,由此传染给自家家禽和周边邻居家家禽的可能。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免疫治疗等控制措施,诊断该病为禽霍乱。
发生禽流感时,鸡有脚趾肿大、脚鳞出血、头部肿大、流泪、髯、肉垂变紫色等症状。
发生新城疫时,鸡不食、呼吸困难、神经紊乱、稀便,最容易分辨的现象是仅发生于鸡,鸭不发病。
发生鸭瘟时,鸭软脚、高热、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出现“大头瘟”。
1.聚合力、共防控。根据《醴陵市畜牧水产志》记载,我市历年春秋两季禽霍乱、鸡新城疫两种疫病均有发生,且目前禽霍乱仍在部分地区发生。
要防控禽霍乱不是一朝一夕之计,需要各个环节参与人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禽霍乱的防控。一是政策层面重视,建议国家对此病列入中长期防治规划;二是养殖户思想意识需转变,提高免疫接种意识,对病死家禽做好无害化处理;三是需要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共同努力,加大政策、法律、法规及科学防控知识的宣传,落实禽霍乱的综合防治工作。
2.及时、科学治疗。对于发病了的家禽,要及时使用“禽病一粒丸”、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病死畜禽按规定无害化处理,及时消毒,防止病源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