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荨麻疹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

2019-05-15 06:27:48张丽平云雪林胡棱玥
中医药通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组方荨麻疹方剂

● 张丽平 云雪林 胡棱玥

荨麻疹是西医病名,相当于中医的瘾疹。现代医家陈汉章教授[1]认为“荨麻疹病因复杂,但探本求源,终归于风,风为百病之长,多夹寒、湿、热诸邪,邪气侵入肌肤之间,与气血相搏,气血运行障碍,风团叠现”。瘾疹多因表虚不固,或胃肠生热、复感风邪,或七情内伤、血虚生风生燥,以致风寒湿热诸邪郁于肌腠而发为皮肤剧烈瘙痒、风团隐隐、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等症状,有发病急、易反复、病程长等特点,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较大困扰。中医治疗瘾疹积累了大量效验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历代治疗皮肤瘾疹的组方配伍思想,也能为临床应用与创制新方提供一定依据。经检索,目前有朱玉娟[2]等人收录《中医方剂大辞典》荨麻疹的内服方剂并运用该系统进行了用药规律的分析。然而清代吴师机曾明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意指外治即内治,水剂煎服和膏药、敷贴、熏洗只是给药方式的差异,其组方用药均遵循中医方剂法则。因此,把内治和外治割裂开来,会导致其分析结果的局限性。故本文针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荨麻疹的内外治所有方剂进行了收录,经筛选剔除重复的方剂,共收录225首方剂,更能全面地反映古代医家对本病证配伍用药规律和治法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

1.1处方收集和筛选本研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荨麻疹的内治和外治方进行收集,剔除药物组成重复的方剂,统一中药名称,如仙灵脾别名淫羊藿,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处方225首。

1.2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1.3处方录入与核对将符合条件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专人负责数据录入,录入后由专人负责数据核对校正,确保数据正确[3]。

1.4数据分析

1.4.1 频次统计分析 将方剂中每味药物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并将结果导出。

1.4.2 组方规律分析 支持度个数是所有药物中同时出现的次数,设置为15,置信度为0.6,按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用关联规则分析所得的规律。

1.4.3 新方分析 运用聚类分析,选择合适的相关度和惩罚度,用聚类算法得出新处方。

2 结果

2.1用药频次即使用单味药物频次最多的中药。本研究对荨麻疹方剂中的286味中药进行药物频次分析,使用频次在20以上的药物有20味,按从高到低的频次排序,可见防风、苦参、羌活、荆芥等祛风药使用次数较多,因瘙痒是荨麻疹的最典型的表现,使用祛风止痒药可急则治标。见表1。

表1 处方中使用频次20以上的药物情况表

2.2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支持度个数为15,置信度为0.6,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药对,按频次15以上的药物组合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可见祛风药与祛风药、理气药、活血药等关联密切。见表2。

表2 处方中使用频次15以上的组合

2.3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即当出现一味中药时另一味中药出现的频率,如当方剂中肯定出现荆芥的时候,统计防风出现的概率。利用关联规则对所得药对的用药规则进行分析,得出17条用药规则。见表3。

表3 处方中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置信度≥0.5)

2.4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6,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86味中药两两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系数在0.02以上的药对有24个,药对出现的概率见表4。

表4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2.5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方法,录入数据之后,提取出的一个由药物组成的核心组合,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共计18个,见表5。图1为药物关联的可视化网格图。

表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

图1 治疗荨麻疹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2.6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即录入所有方剂,由系统通过算法计算出来的新处方的组合。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9个新处方,见表6。图2为新方聚类核心组合的可视化网格图。

表6 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

图2 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药物网络图

3 讨论

本研究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算法分析了225首荨麻疹方剂的用药规律,总结出以下中医诊疗荨麻疹常用的配伍用药规律,从组方用药规律中发现一些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原则,验证了古代医家针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和思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继承的必要性。

防风用药频次最多,为风药之卒徒,通行十二经,祛风止痒,内服外用均显效,风团瘙痒为疾病之标,急则治标;甘草用药频次较高,既能调药解毒,又能益心、脾、肺之气,“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提示我们在荨麻疹的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内调脾肺以外治肌肤,如《疮疡外用本草·甘草》中记载:“治皮肤病突发红肿或湿疹瘙痒,以甘草浓煎汁,用消毒纱布蘸液湿敷,内服外敷均有效。”[4]苦参外用较多,是治疗风湿热所致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的常用药,外用以利尿杀虫,内服止痒祛风清内毒以治外痒,在临床治疗应不拘泥于古代医家用药用法,外治内治皆可,根据病人病情辨证而定;川芎、当归是通利气血、养血润燥的药物,“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临床治疗上还应重视养血、活血、补血等。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基于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的新处方,为其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用药规律外延思路,“祛风解毒为先;急则祛风止痒治标;重视湿热为患;欲使邪去痒止,必辅通畅气血”。此外,湿热为患的瘾疹还需重视脾胃的调理,瘾疹的治疗和血的关系密切,这是我们在临床上需引起注意的。但是数据挖掘的结果只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此软件分析得到的核心组合和新处方还须经过临床检验[3,5]。

猜你喜欢
组方荨麻疹方剂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24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