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明
我们家乡江西习惯称棺材为“寿材”,这大概因为棺材让人忌讳,人人都想长寿,稱“寿材”可讨个好彩头。然而人终归有一死,死了总不能随意“填沟壑”,古人所谓“马革裹尸”终究只是极少数人舍身报国的豪迈。
对于小民而言,总想百年之后也有安身之所;而达官贵人、王侯将相,乃至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要为身后营造豪华的地宫,以延续阳世的荣华富贵。所谓“梓宫”,就是皇帝的灵柩。“梓”者,梓木也。古人认为最高档的棺材就是由梓木做成。可见寿材的重要。既然如此,由此而产生的寿材匠也就不可或缺。
记忆中,家乡的寿材匠并不多,我们一个公社(乡)也就一位。师傅姓杨,是青竹大队杨浪吾村人。当年40岁不到,中等身材,结实健壮,整天笑容满面,很和善。寿材匠不多的原因,当然是这个行业生意不兴隆,那时候社会还远没达到老龄化的地步,就是现在,一个村一年也“老”(死)不了几个人。况且,一般家庭老人不到六七十岁也不准备这个玩意儿,毕竟不是什么喜庆的东西。
记得父亲60岁那年,突发胆囊结石,而且被医生误诊为胰腺癌。那时候,医学不发达,胆囊切除需开刀,也算是大手术。第二年,又由于上一年泥沙型结石清除不干净,阻塞胆总管,重开一刀,使得父亲元气大伤,身体状况欠佳。我和弟弟商量为他老人家准备寿材。当时父亲老大的不高兴,我知道父亲除了考虑我们兄弟经济拮据之外,更重要的是认为自己还不老,不愿这么早就准备后事。但他身体状况如此,为了避免临时“打急脚棍”(措手不及),再加上其他亲属也赞成,权当冲冲喜,我和弟弟还是决定去县城买河杉,为父母各做一副寿材。寿材做好后,父母的身体果然很好.都活到了80多岁,这是后话。
前面讲了,帝王的灵柩用梓木做,老百姓也会尽最大的能力为父母选好材料,不能让人瞧不起。家乡寿材用料没有一定之规,家庭困难的会用松木,松木容易惹白蚁,不是好材料;更有人因为不是上寿亡故,家人就用一般的楼板临时做个“盒子”安葬;就是条件较好的村民,因为当年植树造林取得了成效,就用本地的山杉做。山杉,是指直接从山上砍下没经河水浸泡的本地杉树,一般木质疏松,不如河杉结实,且容易虫蛀。河杉则是从鄱阳湖上游的修水、武宁的原始森林里砍下并扎排顺着湖水流下的杉树。因长时间经河水浸泡,拒白蚁,坚实,可经漫长岁月都不会腐烂,是家乡寿材的首选。这也是我们兄弟到县城买的原因,算是对父母的一点孝心吧。
经过一番挑选、付款、找车运送,整整两天,我和弟弟才把河杉运到了家。紧接着又请细叔去杨浪吾村请杨师傅。寿材匠本来就不忙,杨师傅带着徒弟第二天就挑着工具上了门。其实,家乡做寿材称“割寿材”,跟建房一样隆重。迷信说法,房子是生人住,称阳宅;棺材是预备亡人住,称阴宅;得同样慎重,不允许有半点马虎和随意。要选吉日吉时开工,称之为“架马”,须请师傅喝“架马酒”,开工那天师傅也就用锯象征性地锯两段木头,主要是接受东家的款待。“架马”要放鞭炮,表示喜庆。
喝了“架马酒”,杨师傅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前期的斫料是辛苦活,手持斧头,撑起五尺长的杉木段.是需要很大劲力的,非一般人力所能及。别看杨师傅个子不高,斜撑着木段斫得有板有眼,有条不紊。越是粗大的木段越难做,而越是粗大木段做的寿材越显眼,越气派,本钱也越大。
家乡的寿材有十割、十二割、十四割的区别。这是根据杉木段的粗细而分的。十割的寿材四面只用十棵木段,以此类推,割数越多,杉木段的腰围越小。十割的寿材很少见,十二割的也不多。我们为父母做的就是十二割的,这在当时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割寿材属大木,虽然不像小木做家具那样精雕细琢,但杨师傅也做得非常过细。寿材的盖、两壁和前后的门面部位都用特殊的圆刨刨得很光滑。每刨一处他都要用手摸摸,以手感来检查质量。杨师傅还特别在寿材头上费了工夫,两边的辕门柱略呈八字形,寿材盖头的纱帽高高挺起,显示出门楣高大雄伟的派头,父母看到都非常满意。
割寿材同建房一样讲究竣工,称之为“圆材”,也有吉时。这一天清早,杨师傅就开了工。他让我用红纸写了两个大“寿”字,分别贴在两副寿材的门面上,再写上“长命百岁”和“吉祥如意”的条幅贴到寿材的左右两壁。他还剪了两个红“寿”字图案贴在寿材尾上。一切准备就绪,亲戚和乡邻们拿着鞭炮都来了。吉时一到,鞭炮齐鸣,好不热闹;加上圆材的酒宴一闹,整个山村都充满了喜庆气氛。这时的杨师傅坐在主席位上,接受大家的敬酒,满面红光,十分开心。
(责任编辑: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