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与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也十分一致,既要注重小学生的培育与发展,又要兼顾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通过小学这一阶段的学习与生活,用教师的爱心与细心呵护学生这颗幼小的种子,逐渐将学生培养成思维能力强,可以从问题的核心处思考,妥善处理的参天大树。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教育实情出发,引用互动教学模式,加入更多场景化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模式探索
数学是初级教育中最为基本的学科,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与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小学生刚步入陌生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用耐心逐步引导学生如何在集体环境中学习与生活。小数数学的教育模式多种多样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的内容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拓展思维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对人逻辑思维的要求较强,学好数学必须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夸张的说,学好数学,能帮助改善并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但小学生刚步入校园,还没有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刚接触数学这门较为抽象的学习内容,小学生会倍感压力与不适。所以教师在面对这种特殊情况中,一定要用自身耐心去帮助学生摆脱这方面的困扰。通过不同的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建立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最终构建一套自身的解题思维去破解难题。当然,在当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中,也有些不容乐观的情况
(一)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要求不符。很多小学教师都是资历较深的,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惯用的教学方针就是题海战术。基于这种训练状态下的学生,面对习题,只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解答出来,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运算,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将数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学生了解的解题方式只是条件反射,遇见同类习题,就用同一办法去解答。纵观这种解题思想,短期是有效的,但长期的引用,定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设备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学设备是帮助教师将一些复杂、抽象的内容,借助教学设备可以展示更加详细化的工具。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便于教师工作有利的开展。小学数学的学习多以加法为开端,如:3+2=5,这个加法内容,学生刚接触数学,可能不能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备,用教具摆放三个小棍,再加上二个小棍,就能看到5个小棍。这样就能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化。而使用多媒体工具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更好展演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的魅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无法满足抽象的数学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学生注意力低影响教学进度。小学生刚步入集体教育环境,会出现不适应等情况,加之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好动、喜欢接话等情况,严重耽误教师的教学进度,尤其是数学教育,需要老师在严谨的情况的下,为小学生进行分析和指导,而学生的表现往往会令教师分心,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意义
(一)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小学的数学教育模式应该突破传统,改变传统课程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要将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使学生占据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利用以互动为主的新型教育理念,推翻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数学知识,高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再以教师教导式说教为主,而是以游戏、教具、课件等内容融入数学课堂的讲解中,以游戏为引,拉近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全面提高师生双方的互动。
(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应试教育让很多小学生,在小学已经失去了自由。每天都是背着一堆书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学生在课堂之上不用表现的那么拘谨,通过游戏的植入,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让他们了解学习也有乐趣,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调的,学生只是在课堂下看着老师的板书记着老师讲解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听课的兴趣。尤其数学内容本身就是抽象难懂的内容,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可以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引用情景问答、游戏教学等模式,利用学生天性好动、好奇的心理,增加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这样的内容,会让学生变得好奇,加大自身的注意力去听教师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讲解,没有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纳入其中。以至于学生只会根据教师的讲解的办法去解题,而不会根据自身的思维模式,去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解题,更不会引用多种解题办法。而新教改的教学模式内容中,更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内容中,学会反思,学会创造,不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还对有效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全面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合理备课制定教学计划。小学数学的教育内容,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以逻辑思维更加清晰的条例,去为学生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对所要讲述的课程内容用什么模式教学,才能更好的被学生理解。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合理选用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二)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是师生双方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十分重要。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双方的互动。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情景创设法、多媒体技术引用法、结合生活法等等,这些内容的核心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感受到学習是快乐的,是有趣的。教师所用的教学模式一定要与时俱进,比如,刚刚过完农历年,在讲解加减法时,可以设置情景问题,问学生,压岁钱都买了什么,还剩多少钱?通过这样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近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的内容中,进而实现由趣味性的问题向思维性的内容延伸。合理运用情景问答的模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心理。
(三)、善用教学资源,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教师引用的教学资源也应与时俱进。通过各种APP的媒介属性,促进与学生间的互动与沟通,让手机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绊脚石,而是连接教育的奠基石。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微信等工具,建立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还可以在微信中为学生分享学习资源。除微信外,还有许多APP可以尝试,如课程推送提醒,教师在上课之前将课件、内容测试等内容提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做好新课的预习,也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将学生的求知欲最大程度激发出来,调动课堂气氛。
(四)丰富课余生活,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数学虽然是较为抽象的知识,但它与生活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常见生活化内容更加了解数学知识。如:学习元角分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用10元钱,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几样东西,将钱不多不少的花光,通过这个作业的设立,不但增加学生对于元角分换算的深刻认知,还能在完成作业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内容,既能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又能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还能强化课堂所学内容。
四、结语
小数数学的教育不但要倚靠老师的讲解,更应该不断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不同模式的教学方法将书本中枯燥的知识变的更加生动形象。除此外,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有耐心帮助学生,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逻辑思维的培养,最终完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广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250.
[2] 王克祥.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3):107.
[3] 黄娟丽.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75.
作者简介:陆冠雄(1973.11- ),男,广东从化人,本科,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