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民族解放:《荒原蚁丘》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寻

2019-05-13 10:25兰静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摘 要:《荒原蚁丘》揭示了民族文化与民族解放的密切关系,民族文化的重构是实现真正解放的基础之一。卡根独立后,国家总统萨姆被西方文化“同化”,忽视民族文化和人民的利益;以伊科姆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致力于民族文化的重构,并实现了民族意识向社会意识的转变,致力于探索一条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国家发展道路。

关键词:《荒原蚁丘》;民族文化;民族解放

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是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荒原蚁丘》是他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阿契贝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名为卡根的西非国家,展现出国家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及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寻。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从女性主义、后殖民等方面讨论该小说。申绳林讨论了自我殖民现象和“属下”声音的“发声”问题。张丽芳进一步论证“本土精英们和从属阶层团结一致的必要性。”然而,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要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仅需要听见“属下”的声音,还需要重构民族文化。后殖民理论家法侬认为,在独立后,先前的被殖民国家需进行再革命,而民族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讨论小说中卡根民族解放与发展的道路,揭示民族文化与民族解放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缺失

法侬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精神分析学密切相关。他曾对黑人精神病者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法侬发现“黑人之所以会出现思维混乱、胡言乱语等症状是由于白人与黑人文化的冲突导致黑人之前精神基础的瓦解,”黑人的自我认知与主体身份出现断裂,产生身份的混乱。面对文化冲突,黑人有不同的反应,其中一种就是被欧洲文化“同化”,从而对欧洲文明盲目崇拜,忽视本土的民族文化。在小說中,一方面,虽然卡根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但卡根便没有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彻底摆脱西方国家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西方殖民者的统治之下,本土民族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压迫和侵蚀。在国家独立初期,民族文化没有得到重建,民族文化和民族自我意识都处于缺失状态。国家总统萨姆就是处于这种缺失状态的典型。他接受过西方教育,而且被西方文化所“同化”,这不仅表现在他的个人行为习惯中,而且表现在他对国家的管理中。作为个人,他盲目崇拜英国人。萨姆“以前总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情,尤其是英国人希望他做的事情。他对英国人的崇拜有时真是到了愚蠢的地步。”在英国时,当听到参军应该作为男人的理想职业,他就决定放弃学医,决参军。另外,作为国家总统,萨姆依然处于对英国的模仿中,没有探索到适合国家的管理机制,卡根的独立就意味着“再一次被殖民文化建构的

一个帝国主义的诞生,”而且总统萨姆对成为终身总统的渴望开始于他第一次参加非洲联盟会议之后,为了实现对国家的独裁统治和成为终身总统,萨姆决定用文官取代内阁中的军人,还私自任命了军队参谋长以及国家调查委员会主任。作为独裁者,萨姆没有重新审视殖民历史,没有重新认识本土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没有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民族解放,他始终沉浸在他自己的政治欲望中。因此,他忽视了人民的存在,对来自人民的声音和反抗感到恐惧。卡根的阿巴宗人民没有投票赞成萨姆的终身统治,那里的挖井取水工程就被迫停止,人民长期忍受着旱灾的折磨。萨姆对阿巴宗人民要水的请求充耳不闻,相反,到巴萨拜访萨姆的阿巴宗人民代表却被视为“没有按法律要求经过警察的允许在总统府进行的非法游行,”六名代表全部被捕。同时,与人民站在一起的《国家卫报》主编伊科姆也被视为阿巴宗“煽动分子”的一员,惨遭停职、谋杀。

因此,面对本土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萨姆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成为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者,从而失去自我意识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知。萨姆统治下的卡根成为变相的殖民统治的载体,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解放,萨姆政权注定失败。

二、民族文化的重构

法侬认为民族解放并不意味着民族革命的完成。在殖民统治时期,殖民者不断地向殖民地人民灌输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理念,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需要重新认识这些理念,消解殖民统治的影响,获得真正的民族解放。文化一直是法侬最重视的部分。西方文化对殖民地有着潜在且长期的影响,“所以民族解放之后只有从文化上消解殖民统治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解放。”因此,民族解放与民族文化有着互动关系。他认为民族独立后需要继续革命,而继续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重构民族文化。为了避免新的殖民主义的产生,民族文化的重构需重视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意识,将民族革命时期的民族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从而减少社会的分化对立。在小说中,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民族意识转换的失败,萨姆领导的政权产生了一种新的殖民主义。然而,小说也表明了一条文化救国之路。《国家卫报》主编伊科姆、新闻部长克里斯以及知识女性比阿特丽斯成为文化救国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伊科姆和克里斯都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学成回国参与新国家的建设,与萨姆不同,他们没有被西方文化所“同化”,并清楚地意识到国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伊科姆敢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识到富人对穷人的压迫类似于殖民时期白人对黑人的压迫,他勇于直接反抗萨姆的独裁统治,经常发表评论性文章揭露社会问题。同时,他实现了民族意识向社会意识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他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对卡根人民的关注,也意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建设中的强大力量。当饱受旱灾的阿巴宗人民长者代表团到巴萨向萨姆请愿时,萨姆选择躲避和忽视,但伊科姆选择自己与代表团见面,听见人民群众的声音。同时,伊科姆意识到大部分被压迫人民的对于独裁统治的沉默,对于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容忍,他认为“这是种病态的容忍,”他体会到唤醒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对于卡根政府的不足之处,他意识到“主要的不足在于我们的统治者没有跟这个国家的穷人和压迫者建立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被萨姆停职后,伊科姆选择引导群众勇于发声。

其次,在伊科姆被谋杀后,克里斯的社会意识也得到激发,并在前往阿巴宗的途中不断被强化。最后,同样受过西方教育的比阿特丽斯民族文化重构过程中的重要成员代表,她善于重新审视西方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面对霸权文化的压迫,她敢于反抗。在参加萨姆的私人晚宴时,面对美国女记者的挑衅,她并没有像萨姆一样屈服。同时,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她敢于反抗父权制的压迫和男性中心主义。在伊乐娃孩子的命名仪式上,她大胆地挑战了男性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将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想带入传统文化,形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态度。

三、结语

在小说《荒原蚁丘》中,阿契贝揭示了民族文化在民族实现真正解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民族文化的忽视,以萨姆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统治中迷失自我,最终导致国家暴乱。然而,以伊科姆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开拓了一条文化救国之路,实现了民族意识向社会意识的转变,表明了重构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殖民理论家萨义德曾指出,“帝国主义像过去一样,在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也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中继续存在。”因此,小说所体现的文化观也有着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申绳林.“属下”的声音——《荒原蚁丘》的救国之道[J].文山学院学报,2014,27(04):56-58+70.

[2] 张丽芳.长夜漫漫路迢迢——《荒原蚁丘》中本土精英们的治国与救国之路[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65-67.

[3] 杨自强.文化、阶级与民族解放:弗朗兹·法侬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 [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荒原蚁丘[M].马群英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5.

[5]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作者简介:兰静(1996- ),女,云南保山人,云南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