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专学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2019-05-13 10:25毛燕华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情感教育

毛燕华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使其合理应对学生生活中的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是在于对学生“情、意、行”的培养与习惯。所以在面对思想处于活跃期的高职高专学生采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就其中的一种—情感教育,在高专学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展开相关的论述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专学校;思政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任任何科目的教学中老师必须要看把学生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平等的,具有较强自我意思的个体,这一点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期的高专学生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在思政课堂上老师只有与学生相互之间平等尊重的相处,在此基础上实施真挚的情感教学才可以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他们身边的琐碎,这样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才可以形成一个积极互动良性沟通的理想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思政课程对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起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

一、情感教育概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过,大意是这样的借助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以保证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有效促进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学习结果更富有成效。良好教育的恒久内在性支柱就在于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由此可以看出在思政教育课程中实施良好的情感教育具有显著作用,简单理解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实际思政教学展开中利用多渠道多方法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的处理好教材认知性知识与深化情感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性因素,切实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认知的同时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最终实现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所以说情感教育它本身是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情感教育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3个。其一,兴趣性。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教育不是对所有学生的不同兴趣都要迎合,只有那些对学习有帮助,可以有效促进个体更为优秀以及有助于社会进步的兴趣才是情感教育应该尊重培养的;其二,成功性。情感教育为学生创设积极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的品质,从而构建起理性的自我评价;最后,创造性。因为情感教育在任何科目课堂上的实施没有其固定程序性的操作,是教师自身结合课程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上将情感教育引入高专思政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措施,打破原有思政教育困局,落实思政教育实处。

二、在高专学校学生思政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价值

(一)深入情感教育提升思想政治课信度

因为在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基于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情感教育具备的良好调节与情感催化最用,一般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以下三方面的表现。其一,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教师往往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同理性体验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很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使其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教育引导内容,帮助学生拨开迷雾理性看待问题,这种充满教育关爱情感地教学中,增强思政课魅力同时,并隐性地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地内心凝聚力。其二,高专思想政治教师都是专业的从事该领域研究人员,所以他们都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各种心理、情感有着非常专业清晰的认识,所以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展现出的不同思想情感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情感,这样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对于实施有助与学生健康成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显著效果;最后,心理学家曾做过相关的研究,如果学生处于积极的良好情感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更为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做好情感教育,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思想政治课课堂中,提升思政课信度。

(二)基于学生个性促进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

在当下的素质教育中,强调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思政课的实施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张张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情感以及兴趣、爱好等如何对他们实施更好的引导帮助,切实可以借助高专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促进学生的良好成长,一直是我们身处教育一线着重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高专院校学生普遍表现出的求知心切、热情大方以及崇尚科学等特点为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一些依据,但是面对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提出的个别性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实施恰当好处的教育,如何提供正是学生切实需要的教育,并使其彻底扭转学生以往对高校思政课的认识,一直是我们改善思政政治教学的问题困境之一。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问题解决突破的新方式,情感教学是基于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深入了解基础之上展开教学,因此可以为老师提供不同学生问题解决切入口,推进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纵深发展,实现学生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实现了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突破,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双赢结果局面,极大的提升了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有效性。

三、情感教育在高专学校学生思政教育中应用方法介紹

(一)情感的认同增强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

实施情感教学的最基础要求就是要确保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处于平等对话之上以同理心体验到彼此的理解认同,以此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可以舒心的展开交流对话。将情感的认同应用在高专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认同以及对所上的思政课的认同,对此这对老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青睐的好老师,仅仅依靠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教学技巧等显然不够,还需要教师适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避免出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想的陈旧落后,以此实现对学生全面的了解,更容易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老师情感认同的基数。并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其在课堂上更好的实现“听其言,信其道”的理想思政教育效果。其二,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认同,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与多渠道,以此可能会造成师生之间存在较大的知识、观念、思上的洪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流沟通上产生一定的隔阂,影响思政教育效果,所以需要教师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局限在授课上,还需要深入了解关心学生,使双方都相互增加情感认同。

(二)情感的互动促进思政课堂的和谐氛围

在以往高专院校的思政课堂上,往往由于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更多的关注教学理论性的授予,所以呈现出的基本状态是课堂偏理性而轻情感。所以最终呈现的教学结果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失衡状态,思政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为此如何让摆脱以往高专院校思政课堂困惑,实现理性知识与师生情感之间的齐头并进,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这需要我们师生之间可以在课堂实施积极愉悦的情感互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选取与学生、社会发展,以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交流互动环境,使其在不同思想火花碰撞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性透彻深刻认识能力。

(三)实现思政政治的情感共鸣以情导行

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开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教学渠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以指导自己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将其践行其中。在其思政课堂上情感共鸣的实现途径是多方法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只要确保达到了最终的教学目标,那它就是可行性好的方法,老师的诱导,内容的讲解,视音频的感触,学生之间关于统一事物不同认识的表达都是可以引起情感共鸣的良好方法。另一方面,以情促行需要老师身先士卒,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良好学习榜样,启发诱导学生从看似简单的小事儿做起,以实际情动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后,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专院校思政课中实施情感教学中要严中有情,因为那一年龄段的学生一般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较强的自我意思,一味的嚴格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更需要合理把握严格的尺度,严厉中又带有人情味的关怀是最恰当的,亦师亦友的良好情感可以是学生更好的落实思政教学理念的行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情感教育在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用价值的同时并详细介绍了具体应用的方法,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意义,以切实提高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并实现学生的健康良好成长。

参考文献

[1] 肖婧.新时期情感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2] 董文龙.情感教育在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6(3).

[3] 逯原.情感认同教育在思政课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情感教育
以提高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加强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思政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应用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