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调查

2019-05-13 10:25李琦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农村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不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这一经济发展差距的背后,还存在着其他多方面的差距。比如,教育。教育于个体来说,能够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社会而言,可以影响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的教育得到不断发展并持续发展。然而,在当今社会,教育在不断改革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以农村为例并立足于英语基础教育,研究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农村英语基础教育水平的方法与途径,以促进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对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及现状的关注度。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英语基础教育;农村

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之后,隋朝的科举制度、唐朝对科举制度的延续与完善、19世纪末新式学校的兴起、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都证明了教育的正向发展会带动时代的进步。教育是一件大事情,教育质量的保证对学生、学校、国家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与此同时,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教育发展中,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实现配置的平均化,这就导致了中国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发展就大大受限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当城市的学生们在纠结自己该选择参加英语俱乐部中的哪一夏令营时,农村的孩子还在担心自己能不能拿到课本,城市的孩子在讨论哪一外教老师幽默风趣时,农村的孩子却只能接触到一位英语教师,所以,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是实现教育公平化的重要举措。在深入了解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切实情况后,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的流动,完善资源配置,为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血脉。将农村英语基础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新课改政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已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响应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作为口号,以构建21世纪符合素质基础教育的体系为目标实施开来。在关于课程的多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课程目标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课程结构更加均衡合理、课程内容要求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程评价更加多样化、课程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之后,原有的教育弊端明显突显出来:教育资源匮乏且分配不均匀,教育观念落后,政策要求与地区教育需求不能完全适应,偏远地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制约新课改的实施与教育的发展。所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与落实的过程。政策制定者要基于中国教育实情,与时俱进,面向世界,大胆创新,推动政策的实施,完善中国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针对本课题,采用线上线下调查问卷形式,总共对农村地区23名学生,12名家长,7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涉及“是否了解新课改”、“是否了解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所在学校英语教师的数量”、“所在学校英语课程开设年级”、“所在学校是否有英语图书资源”、“所在学校英语课堂教授方式”、“所在学校是否举行英语课外活动”等10个问题。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一大部分人谈及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可以表明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问题虽得到一定重视,但那些仍待解决的问题并未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据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显示,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经费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根据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所反映的结果,只有一小部分学校配有英语相关的读物,其中不乏读物单一的情况。另外,极少学校举行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环境的建设等等都需要经费,如若经费不足,那么学校在实施一些提高素质教育的活动或者在添配一些利于教学的资源设备时,难免显得被动。

(二)教育思想落后

农村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地理分散、信息传递不畅、社会服务不周等多方面原因,传统思想严重束缚着农民群众对子女的英语基础教育培养观念。且当地有关教育部门对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较高要求及国家英语基础教育政策及方针了解不多,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当地英语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仍以应试型人才为目标发展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影响了、限制了多少学生的创造力与发展潜力。现在国家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型,但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再具体实施中,课堂活动仍是很少,课外活动也很限制,只是一味地“啃书”。

(三)师资结构不合理,英语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部分农村地区较为偏远,交通不便,待遇也逊于城市学校,因城乡存在的差距使得农村教师的数量及教学水平较城市来说,显得有些逊色。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校英语教师的数量最多是三位。大多数都存在着一名教师负责多个班甚至是跨级担任教师。教师的数量过少会导致教师负责学生数量增加,若达到一定数值,则会影响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另外,农村教师的学历要求较城市教师学历要求来说略为宽松。教师能力的欠缺会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因此,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在师资力量这方面仍存在着欠缺。

三、促进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方法与策略

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指出,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从2002年秋季起,全国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至今,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得到发展,却仍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调查结果提现的问题及整理的浏览文献提出三条解决方法或策略。

(一)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落实资金的运用

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环境的建设,教育活动的开展等等都需要经费的支持,可以说,不知以上提及的这三个方面,教育各方面的开展进步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因此,国家需要多农村英语基础教育资金的投入投以更多的关注,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对教育资金后期使用的监管力度,保证投入的教育资金一分一文都用于教育,为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铲除资金方面的顾虑,帮助农村大胆进行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

(二)大胆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

时代已经变了,并且现在仍在发生着变化。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相关人员应及时发现自己欠缺之处,并及时改正。线管地区的教育负责人也应加大宣传,努力让城市优秀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念传播到农村地区去,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结合自己本地的教育实情,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向及教学方法,并得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积极放回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渴求,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教师努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三)补助政策出击师资结构与水平的问题

对于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先关从教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政府可修订相关农村英语基础教育教师的补助政策,提高教师去农村教学的欲望,其次,利用科技开发人工智能代替教师完成部分工作。同时,实施免费师范生的政策,为国家教育发展,尤其是农村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教师。针对农村英语基础教育教师教学水平较低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可举行免费的培训活动增强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本文站在新课改背景下,探寻并提出了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归纳了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万丈高樓平地起,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仍有尚未解决的问题,对于我国长期的教育事业而言,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必须面向世界,大胆革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实情,形成适合农村地区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方向与教学方法。推动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关于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思考[J].群言, 2002(9):36-37.

[2] 互联网论文库赵云飞-鄂嘉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5.

[3]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秦中学:谭启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之调查——以重庆市石柱县洗新乡为例-2015.

[4] 网页-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基金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课改背景下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调查”。

作者简介:李琦(1997-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6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