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长
【摘 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直接参与者,需要始终把工匠精神教育贯穿于日常班级管理中,本文基于班主任视角,分别在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观、帮助学生体认专业成就感、营造班级的工匠文化氛围等方面,阐述了技工院校班主任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主任;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U472-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8-015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8.066
【Abstract】Cultivating students spirit of craftsman is the new mission of educators in techn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As a direct participant in students'daily management,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always carry out the spiritual education of craftsmen in the daily class management.Based on the view of the head teacher,this paper guides students to set up the concept of skill accomplishment, to help students realize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and to create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craftsmen in the class,and so 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actical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craftsmanship spirit by head teachers in technical colleges.
【Key words】Technical college;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在技工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形势下,培养锻造出既具有一流专业技术,又具有工匠精神素养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当前技工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所生产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精神理念,是一种对职业充满敬畏,对工作执着专注、对产品精雕细琢、对服务极致完美的价值取向。当前技工院校的班主任需要思考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元素。
1 新形势下培育 “工匠精神”的意义
大国锻造重器,需要借力于“工匠精神”的驱动。培育“工匠精神”,最根本目的在于呼应国家经济转型的号召。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继续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功能,培育一批具备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精造、中国智造。
技工教育发展,需要依托于“工匠精神”的培养。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技工教育提出的新使命,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技工教育全过程中,有益于助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道德高尚、技艺精湛、博学多能的高技能人才。
学生职业生涯,需要得益于“工匠精神”的鞭策。工匠精神是技术工人职业生涯中的坚定理念与自我追求,也是新时代对技工院校学生个人素养提出的新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领头羊,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职业规范,对学生长期职业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2 班主任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2.1 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观
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是高考选拔制度下的落选者,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自卑心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成长阶段,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并急切渴望融入成人社会,班主任应抓住学生现阶段特点的关键时期,可通过主题班会课等德育场合,引导他们认识“技能造就人生”的重要观念,让学生能认识到技能也可以成就自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首先,在政策熏陶方面,作为技工院校班主任,有必要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要点,利用各种德育时机向学生传达党中央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激励政策和培养决心,从职业教育改革、农村(包括部分县城非农)户口免学费、技工人才待遇、军队士官招纳、人才落户政策等各方面展开形势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认识技能圆梦的现实可能。除了从政策层面激发学生内心对职业成长的渴望,班主任还可积极了解往届优秀的就业典型代表,通过邀请部分优秀毕业生參加主题班会课,与同学们座谈,交流自己的职场体验和职业观念,在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的分享与交流中,分析讲解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从而唤醒学生对技能成才的希望和憧憬,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激情,这是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的重要一步。
2.2 帮助学生体认专业成就感
然而,任何的成功的喜悦不可能建立在空中楼阁的解读认知上,学生只有在专业技能领域真正实现了个人技能的提升飞跃,才能真正从意识层面强化严谨的“工匠意识”。针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对学习缺少目标和规划,学习态度相对消极的现状,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上要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发现乐趣,愿意为之端正态度并付出努力。当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和个人努力下,逐步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喜悦,体认到掌握技能的成就感,能自然激发他们内心对成为“专业工匠”、“大国工匠”的追求,这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一步。
2.3 营造班级的工匠文化氛围
除了以上所述对学生个体意识观念及专业学习的引导,笔者认为,我们更应关注到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染,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它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感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班主任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营造和管理作用,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细化:
2.3.1 设施文化彰显工匠精神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也直。”环境对学生人格品性和专业素养的塑造作用不容小觑。因此,班主任可在学习区和休息区张贴专业工匠人才介绍或严谨求质的名言标语等,将工匠精神外显于物态设施的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所见皆是工匠文化,在学习生活中处处受工匠精神文化的熏陶,时刻浸润在良好的培育氛围中,从而实现培育工作“无为而治”的效果。
2.3.2 媒体文化传递工匠精神
在网络媒体发展迅猛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渠道也应随之更新适应,才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就今而言,新媒体的文化传递力量对工匠精神的传播也大有裨益。班主任可借助校刊、校报、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力,对匠心文化进行弘扬,或对互联网大国工匠风采进行定期推送,或对本校工匠级师生榜样进行宣扬,使学生在接触新媒体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
2.3.3 仪式文化营造匠心氛围
利用开学第一课或毕业典礼等重要仪式活动,引导学生立志做一名具有“敬、严、专、精”精神的现代工匠;在每年的国际劳动节中,对学生中优秀且具有工匠品质的先进个人或团队进行表彰,营造崇尚劳动、尊重技能的氛围,教育学生学习他们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甚至于继承传统拜师仪式,举行拜师典礼,都有助于营造班级的匠心氛围,从意识上培育学生忠诚敬畏的品质和精神。
3 结束语
技工学校是培养生产一线工人的摇篮,技工学校学生的素质决定我国未来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润物无声的长期工程,只有搭建起匠心培养的良好平台,建设好一支致力于匠心养成的班主任队伍,找准培育工匠精神的着力点,方能“厚植匠心,德育匠人”,才能把培育“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从而呼应时代对技工教育的期望和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总理提倡工匠精神[J].经济导刊,2016(4).
[2]夏保国,刘志鹏.工匠精神与广东制造[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3.
[3]张艺东.刍议当代工匠精神如何引入技工院校德育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7(47).
[4]王慧琰.创新德育载体,传承工匠精神[J].现代教育,2017,(5).
[5]李梦卿.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
[6]工匠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分析研究[J].朱玮.教育现代化.2018(02).
[7]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王丽媛.职教论坛.2014(22).
[8]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李梦卿,任寰.教育发展研究.2016(11).
[9]当代职業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邓成.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10]“工匠精神”内涵探析——兼谈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途径[J].胡小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11]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探析[J].虎智猛.机械职业教育.2016(08).
[12]高职院校培育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于洪波,马立权.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13]高职生职业素养养成中加强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J].李月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