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兵
【摘要】 为了更好 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针对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改革评价体系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 课程建设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学校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颁布实施,许多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现象。我院是一所在中职办学基础上于2016年3月刚组建不久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学院提出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院发展目标,把课程改革列为学院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我院必须重视思政课课程建设和创新工作。
一、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1.组织机构还未完善,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
按照中央和省教工委文件要求,各高校要设置独立的、由学校直接领导的二级机构。但我院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不完善、设置独立的二级机构不尽如人意现象。存在职责不清,人员配备不足情况,思想政治理论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育理念落后于形势发展
一是师资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断层等不合理现象。我院德育教研室专职教师9名,非思政及相关专业的老师比重过大且年龄老化,他们承担着全校中高职的大思政课程教学。二是教育理念落后形势的发展。一些教师因为长期受到中职教育体系影响,没有更新教育理念,還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和管理学生,不太了解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最新成果。三是科研水平薄弱,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学校没有明确的科研任务,教师也无瑕进行科研工作,学科整体科研水平不高。
3.生源层次复杂,素质偏低,学习兴趣不足
从生源状况来看,我院的学生有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我院生源包括就读中专三年制、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初中毕业生,也有就读三年制大专的高中毕业生等。对这些中职和高职学生来说,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相比较,其知识面明显不足,心理压力大、敏感自卑,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较差,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厌学情况。对于学习非专业课程之外的的思政课,他们更有一种逆反和抵触心理,认为学校开设思政课可有可无,来职业院校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思政课的学习不能解决他们的升学和就业等实际问题。
4.教材缺乏亮点和创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必须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教材内容为了追求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因而就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个学校专业的特殊性问题。作为一所刚刚转型的高职院校,学院多数教师还没有完成从中职教师到高职教师的角色转换工作,多数教师熟悉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中职教材,不太熟悉理论性强、知识面广而深的学科教学。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部分老师还是因循守旧,甚至教学中有照本宣科现象,把思政课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简单说教课程,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
5.忽视实践教学,学院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
思政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校在课程教学计划中除了安排理论教学外,也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由于受课时、经费、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并未很好的落到实处。思政课的老师由于课务繁重等原因,没有兼任班主任工作,缺乏与学校团委、学工、辅导员等学管部门的沟通与配合,产生理论偏离了实践的现象。
6.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知行不一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笔试分加平时分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分占90%,平时分只占10%。由于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能力、情感和素质的评价,产生了这样一种怪象:部分学生心态浮躁、自私自利、责任意识淡薄,但在思政课理论考试成绩 上获得了良好或优秀。
二、对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此,我院思政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机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保证
首先,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健全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改变重专业轻德育状况。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树立“大教育”的新理念,全体教职员工应形成共识,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同学校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各系部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最后,必须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各高校应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年度预算中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经费单独列出,不能随意挪用,专款专用,从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人才保障
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思政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首先,党委必须把思政教师队伍培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改变当下忽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在职称评审、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其次,实行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机制。新任思政课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备思政及相关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位,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才能进行思政课教学。建立退出机制。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一律不得从事思政课教学。最后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的培训,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逐步形成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
3.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思政”课程体系设置
针对高职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以及接受水平等因素,我院增设具有本院专业特色的人文选修课,完善学院大“思政”课程建设体系。比如,开设了《人际沟通》《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就业与创业指导》等选修课程,以帮助学 生了解行业特点、增强人际交往与沟通、完善人格,实现身心和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
開发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目前许多高校创新思政课程建设行之有效的做法。我院地处革命老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将其渗透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同时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的不同,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工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和采用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讨论法、主题演讲法等,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
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我院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思政课常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教学、校内课外实践教学和校外社会实践。教师要精心准备并有所侧重。课内实践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主题辩论、专题演讲、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情”主动参与教学;校内课外实践教学就是把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到校内各种活动当中,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军事训练、社团组织、公益活动和参观校史馆等;校外社会实践是组织学生前往特定场所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参观或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目标。
6.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考核
单纯考核理论知识这种传统单一的考试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变化,因此应该根据“过程性、多元性、实践性”的新型思路,对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考试方式可以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成绩、平时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把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平时成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占一定的比例进行考核,把课堂考勤、课堂讨论、调研报告和专业技能测试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理论素养、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考察学生知、信、行是否相统一等综合素质的考核。走出“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最终通过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来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
[2]程馨莹,卢黎歌.谈思政课以理论内化为主的教改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1,(06).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