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要】 李衡的创作 特点,在于用笔墨表达生活的诗意。李衡老师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所以他的作品里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诗意描摹。通过对他的部分代表作进行鉴赏和分析,得出他的作品以文人气息游弋于传统,画面的传统的笔墨呈现文人的家国情怀的同时,又以诗意的心景融入现代艺术的观念,所以他的工笔画在创新中继承传统,在传统中呈现新意。
【关键词】 李衡 创作特点 文人气息
李衡,1946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自幼酷爱画画,对传统中国画各科均有涉猎,后专攻工笔花鸟,师法工笔花鸟画名家于非闇、田世光、陈之佛等。对五代两宋院体画作了认真研究,坚持写生,师法自然。在河南省多届花鸟画展中获奖。
一、李衡的创作特点
首先,在于用笔墨表达生活的诗意。李衡老师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所以他的作品里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诗意描摹。昭节绿叶鲜俏,草木葳蕤;夏令植被苍密,生机盎然;秋景金风凛冽,草木萧瑟;冬日白雪皑皑,素白皎洁……天机有趣,正如宋代无门和尚的《颂》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的意象在李衡老师的作品下得到了呈现,作品其以形象的意境,对这首诗做了最生动完美的注解。
比如,作品《平生不借春风力》一反传统秋色的萧索之意,代之以勃勃生机,地上几丛野菊簇拥,枝头两朵黄菊一朵白菊构成重点,给人一种骄傲、奋发之意。石头作为衬托,以大斧劈皴法写出,粗粝刚劲,对比菊花更显虚实之分。篱笆上的麻雀精细入微,姿态生动,和白菊交相呼应。上面中间的小章独出机杼,既破开了画面上花和鸟的直线,又增添了生气,实属点睛之意。再如,《静观万物福寿长》其格调高超脱妙,色彩艳而不俗,人物刻画形象生动,超尘脱凡,尽显神韵,线条高古,简约精炼,法度严谨。一念而动为求心里的一方净土,源于不俗的心胸,潇洒清逸,直追元代赵孟頫的《红衣罗汉图》,不遑多让。
其次,他笔下的小鸟,飞鸣嬉戏,画鸟,何尝不是在画人,画的是画家内心精神的投射,是对美好生活的吟唱,对自然博大的深沉依恋。麻雀灵动自然,绶带昂扬挺立,喜鹊悄然报春……李衡老师抓住最典型的特征和神情而又富于变化,用笔带线,以线连形,婉转百变。从起势到收笔,起转承合,用书法之意写出,纤细的线条中骨力内蕴。为此,他曾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书法,其瘦金体法书达到了相当的境界。所以能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传统技法,兰叶描,铁线描……把握的驾轻就熟,再现了极尽描摹。表达物象之准确到位,笔墨集合完美和谐,达到了相当的境界。如作品《闹春图》,洋溢着浓浓的诗情,表现着瑰丽奇伟的意境之美,他用书法笔力把一株梅树画得苍老遒劲、古拙奇崛,百转回还,尽显生命不屈、力量充沛的刚健之美,对背景的处理,营造出深邃的意境之美。用褐色的岩石、潺潺的溪流作背景,使画面暗香浮动、情意缱绻,令人回味无穷。六只麻雀姿态各异,但皆神采奕奕,或聚或散,动静不一,交相呼应,灵动自然。表达出了画家对于春天的渴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高秋图》,画面构图简洁,无一丝多余之处,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位置经营却极具匠心,九只飞鸟,按二、三、四分为三组,隐现藏露,聚散有序,起转承合,姿态各异,迎风翱翔,鸟虽少却能呈现出万千之疾的气势。顺风飘黄叶一枚,朱磦石黄渲染,打破色彩的统一,既增添了画面活泼的氛围,又体现了疾风之劲历,还兼带点题之意——秋高气爽,叶黄风急。画面境外之境深深邃,言在笔外,匠心独具。再如,《万玉争辉》,但见树间呈现俩只黄鹂,一飞一落,一动一静,生机勃勃,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玉兰老干枝干遒劲,主次分明,旁出斜倚。玉兰花不厌其烦,层层叠叠,用心经营,繁而不乱,井然有序,洁白、高雅、娇嫩、端庄,越发显得纯净和典雅。鸟与花黄白相间,相映相衬,自成情趣。构图以倾斜三角进行位置经营,线条变化多端,柔中见刚,设色清新秀丽。再现了春天的艳丽与妩媚,给人以无限的遐思。而《谷静流水远,山空鸟声幽》画面显著位置是一块坚硬瑰伟的岩石,用大斧劈皴出。远处是山岚淡淡,风清水白,溪流潺潺,宛转悠扬,仿佛沁人心脾。背景大面积晕染,更显得虚无缥缈,两只鸟一丝不苟,和背景之虚形成强烈对比,而且更以其生动的姿态,传神的描摩,使画面神采熠熠。题款“谷静流水远,山空鸟声幽”与画面相得益彰,让画更显诗意。整幅画面以其幽深静谧的意境、使人能感受到画家内心深处的诗情。
二、李衡的作品以文人气息游弋于传统
画面的传统的笔墨呈现文人的家国情怀的同时,又以诗意的心景融入现代艺术的观念,所以他的工笔画在创新中继承传统,在传统中呈现新意。如作品《相看两不艳》独出心裁,用暖灰的背景铺满画面,仿佛天空飘满雪花,静寂寥廓,使画面充满萧瑟之意,画决云;冬景惨淡如睡,此之谓也。墨线瘦劲华润,气息氤氲,刚柔并济。白色天鹅含情脉脉的看着一支白梅,破开了整幅画面的灰彩,使画面跳出单调;意境更是深远:天鹅独对白梅,相看两不艳,一个铁骨铮铮,一个含情脉脉,却都洗尽铅华,不饰粉彩,悠然淡远,画家心中的孤独之意,萧索之情,知音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却又意在画外,余韵无穷。又如,《晴空》兼工带写,意趣无穷,却又有意笔风范,挥毫之间气象万千,更显功力不凡。枝干交叉有序,聚散藏露,花朵离合隐现,各具姿态,每一朵都处理的细致入微。三只麻雀,神态不一,方向各异,却浑然一体,堪为点睛。在生活的困顿中诗意的生活,如拈花一笑,冷暖自知,追求者精神的灵动与自由,意在言外,岂是虚语?
三、李衡的创作位置经营讲究
李衡的每一幅画,都多次推敲,在对比中调和,在调和中对比——黑白,冷暖,藏露,虚实,浓淡,隐现,干湿,聚散,离合……所以,形式感极强。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李衡老师以自己的创作,做了恰到好处的做了极其准确的注解。比如,《紫藤挂云》以“S”形,这种本身就有美感的形态进行位置经营,最大程度的拓展画面空间,紫藤花绵密繁茂,灼灼其华,色泽华美,润含春雨,老杆刚劲清健,虬曲如龙,干裂秋风。两只黄莺,一只跃然飞起,一只深情矗立,巧妙结合,嘤嘤成韵,千转不穷。大面积的紫藤的紫色和两只黄鹂的黄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蕴含着神秘的高贵,为整个春天增添华美的气息。《相依》描绘出梨花亭亭玉立,合时合地。花开嫣然,浅笑东风,暖阳和煦,诗意浪漫。两只小鸟在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似有所思。清风吹过,萧然有声。笔触高古,立意清雅,尽显君子之道。右下方一方闲章“平常心”,破开了“Y”字型奇险的构图,位置经营之得当,显示出了画家深厚之功力。再如,《野兴长》先生画草虫,是详细观察草虫动态之后,烂熟于心之后才描绘出来的,其功夫细到纤毫毕现的程度,是细笔中形神兼备的表现。草虫触须虽然极细却挺立以长,用笔灵动自然,一气呵成,仿佛呼吸即能触动的感觉。细入毫微的将谷子成熟时饱满的籽粒和蟋蟀的丝丝纹脉刻画的淋漓尽致,与朴拙中见真性情,生动传神。来自造化,超越自然,经由繁入简的概括简洁处理,妙笔生花,得以传神。直追 白石老人的《可惜无声》,有“似与不似之间”的妙趣。《惠风和畅》属兼工带写的作品,此作品构图大胆,别立奇峰,以国画罕见的倒三角形,又叫“V”字形进行位置经营,稳定画面,只如石破天惊,令人咋舌。背景用写意笔墨向右撇出,似有微风浮动,写出春天万物复苏,嫩芽初生,两只燕子,形态各异,迎风而翔,让人悠然产生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对鹰的新形象的再创造,他作品中鹰的形象超越了前辈的蕃篱,来自生活,高于生活。他重视自然,重视观察,重视造化,重视写生。在对鹰的无数写生稿中陷入深深的沉思,虽然忠实于生活的写实,却难以找到鹰的神韵,尤其是心中鹰的神韵,或者说是士大夫心中的神韵。齐白石强调国画创作:“介于似与不似之间,过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日夜苦思中,先生在“意”中如蒙天啟,从猛兽中得到灵感,借鉴猛兽的神韵,形象与技法。所以他笔下的鹰千姿百态,形神各异,却都栩栩如生,透着骄傲、伟岸、孤高与自信。山林溪涧,苍岩古树的背景下,既有老虎的雍容高贵王者之气,狮子的雄壮威武勇者之像,猎豹的刚烈挺立猛士之姿……有着强留的天下意识与宏伟志向,这些在艺术规律中的探寻综合起来,综合起来,形成了他笔下的独到的鹰的形象与自己对鹰的艺术语言。例如,作品《立足千秋》苍松峥嵘,残阳如血,壁立千仞,云海茫茫。雄鹰睥睨,顾盼神飞,一声长啸,振翅欲翔。似要咆哮而上,却又盘旋鸟瞰,欲进还退,欲扬先抑。目光凌厉,直击人心,钢喙利爪,可破山岩,翱翔于万里长空,搏击于云海之间,有笑傲天下之气势,又有吞吐河山之壮志。这种对自然的感悟和意境的渲染,以大笔墨的构架,浑然进入了艺术的自由之境。笔者有吟鹰之作,浮云蔽日远,空山清角寒。我欲乘风去,振翅冲霄汉。竟与此画画意暗合,与先生心灵相通,岂是虚言?《雄视千里江山》刻画精到,做到了既有气势又堪玩味。画面中两只雄鹰一只敛翅屹立与苍松之上,一只俯首悬壁之间,虽姿态各异而风采如一,不怒自威,气度非凡。古松老干虬曲,似飞龙在天,绕云盘旋,松针藏润含秀,有笔墨趣味又质感强烈。岩石方正磊落,刚健笃实。整幅画构图严谨,墨色深沉,给人以胸生壮志,笑傲天下之感。作品《大风歌》另成气派,雄鹰屹立山岩,长喙利爪,有划破长空之心,吞吐宇宙之志。山岩大笔挥洒,以块带面,坚硬劲历,如刀砍斧劈。整幅画雄浑却落索,孤寂又气贯长虹。既有传统的强调笔墨,又增添了耐人寻味得韵味,且鉴戒了现代的构成因素——平面与色彩的构成手法。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实中带虚,工笔画的谨细中却画出雄阔之意,实属难得的佳作。
喜欢李衡老师的画,他的作品思维灵活,表现丰富,情韵生动,构图讲究,色彩和谐,典雅清丽不流于娇媚,生动传神又富有文人情怀,堪称清而不寒,秀而不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