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
20世纪30年代初期,夏丏尊、叶圣陶两位语文教育大师汇聚他们多年的国文教学经验,联手为中学生创作了一本“读写故事”。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两家的孩子喜结连理,两位大师也成了亲家。因此这本书又成了他们送给儿女们的礼物。这的确是极好的礼物。这本书中学生读自然受益匪浅,成年人读也受益良多。这本书就是《文心》。
《文心》一书构思极其巧妙,将当时中学生应知应会的語文知识、读写方法融在一个又一个故事里。故事以周乐华、张大文等处于动荡时期的少年们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这些少年们爱国、明理、自尊、自信、勤奋、进取,他们在课堂上探讨问题,各抒己见;他们互相切磋,撰写文章,呼吁民众抗日;他们到国文老师王仰之先生家里跟他摇头晃脑地学习朗诵;他们探讨中外戏剧的差异,探究汉字的演变;他们研究古体诗,又创作新诗……这些少年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困惑。乐华与大文起初对国文的学习有些迷茫,有些文言文诸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读不懂,有些白话文也读不懂,如鲁迅的《秋夜》。可贵的是他们不懂就问。乐华的父亲周枚叔这样解答:“你们尚是孩子,今后所读的文字却都是现成的东西,不是现代的大人做的,就是古代的大人做的。他们不但是大人而且都是文人,他们只写自己的内外经验,并不预计给你们读的。你们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习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你们不久就要成大人了,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我想今天的中学生读了这段话大概也能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一篇又一篇课文,阅读一本又一本好书了。
阅读这本书,我们还能获得很多包括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阅读这本书,除了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丰盈情感之外,还能跟文中的人物王仰之先生学做老师。书中的少年们不管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还是经验的丰富都离不开王先生的指导。王先生知识渊博,工作认真、态度恳切、作风民主。他的教学重在诱导,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鼓励和指点学生自己去讨论、去解决。
“文心”是为文之用心,也是为师之用心。试想还有哪些师者如夏丏尊、叶圣陶这两位先生一般对语文教育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有如此博大的胸怀,有如此可贵的担当?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这个小老师便以拙文以向大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