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助力“拓展空间”教学

2019-05-13 01:44王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3期

王芳

【关键词】道德践行;多维度活动;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9-0055-02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带有明显综合性的课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拓展空间”栏目,位于教材每一框题内容的最后,更突显育人宗旨、更强调联系生活、更注重实践导向,其实质就是道德践行活动。然而,受教学时空等因素限制,道德践行活动很难在课堂直接开展,实践中,笔者尝试借助微视频助力“拓展空间”教学,开展了很多道德践行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制作新闻微视频,增加教学热度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要有热度。这里的热度,主要指教学素材要鲜活、多关注社会热点等。因此,教师要通过开展新颖的活动、选用新鲜的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优化,使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积极回应时代的热切召唤,勇担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使命。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完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感受社会生活”的内容后,设计了如下拓展活动——

活动名称:童眼看世界,要闻共分享

活动要求:1.收集近期你觉得重要的十大新闻;2.自己当新闻主播,用手机或录像机录制播报实况;3.给自己的新闻播报栏目起个名称,配片头、片尾及音乐。

活动过程:1.将学生的视频作品放到班级群里,请学生、家长、老师投票,评选出最佳播音、最佳新闻、最佳制作等奖项;2.在班级进行活动总结并颁奖。

这次拓展活动就是有热度的活动。首先,学生收集播报的新闻都是“新鲜出炉”的,都是近期发生的,通过这些新闻,让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鲜活多姿及时代的蓬勃豪迈;其次,学生自己主持并录制新闻节目,这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充分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学生、家长及教师三方共同策划、参与、组织活动,真正做到家校合力、师生共情、亲子同心,活动热烈且圆满。

二、借助微视频传递能量,拓展教学广度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涵盖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这势必要求教学活动要多方涉及、广开思路,使教学具有广度。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经历与体验中,触动兴趣的开关,发掘自身的潜能。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韻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情绪的了解更深刻,学会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笔者根据教材给出的“拓展空间”内容设计了拓展活动——

活动名称:传递情感正能量

活动要求:1.选择一项有意义的事情,用心去做,传递出你的美好情感和生命正能量;2.录制微视频留下活动的美好回忆;3.写下活动体验(不少于100字);4.课堂上全班交流。

活动过程:1.课代表提前收交学生的作品,拷贝到班级电脑里;2.课代表主持交流活动,学生分别进行作品展示、讲解,全班分享;3.教师点评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笔者给每一名学生以时间、机会,让他们走上讲台,进行对话与分享,这种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的过程使教学面向全体、兼顾全体,进而发展全体。从学生的讲述中能感受到,通过活动体验,他们更懂得体己察人,也学会了感同身受。这样的活动突破了课堂、家庭的时空限制,将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社会,学生在活动中舒展身心、释放个性,在不同的经历中领略世间美好、发掘自身潜能,从而延展生命的广度,在丰富深刻的体验中增加生命的厚度。

三、录制亲子朗诵微视频,提升教学温度

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开展温暖、温馨、温情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关爱、传递温暖、润泽生命。笔者对七年级下册教材第18页的“拓展空间”内容做了调整,设计了如下活动——

活动名称:共话青春

活动要求:1.邀请父母一起朗诵青春主题的诗歌、散文;2.录制视频,要有片头、片尾及配乐;3.朗诵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生动;4.鼓励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原创或改编作品。

活动过程:1.把学生的作品放到班级群里展示,组织老师、家长打分评比;2.选择优秀作品在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展播;3.召开主题班会时,邀请部分家长来校,与子女一起现场展示。

录制亲子朗诵微视频,学生和家长共同选择素材、相互交流切磋、携手打磨作品的过程,既是共话青春、畅想青春的过程,也是亲情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能加深双方对彼此的理解与信任。另外,在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研习、展示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温润学生的人文情怀,这些都将给学生的生命铺上温暖的底色。此外,展示、展播视频的过程就是在向更多的人传播情感正能量的过程,温馨的画面、温暖的情感、美好的作品影响感染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