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开花调』的音乐学分析

2019-05-13 02:01李雨轩
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武乡开花

李雨轩

摘 要:“开花调”是流行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本文针对武乡地区的“开花调”进行音乐学分析。第一,概述武乡“开花调”的形成及历史发展。第二,对武乡“开花调”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阐述武乡“开花调”的社会属性。

关键词:武乡“开花调” 《想和俺拉话招招手》《开花》

“开花调”是一种流传于太行山区的原生态民歌。因为在“开花调”的歌词创作中,常常是以上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方式进行起兴,下句“直抒胸臆、切中主题”的表达进行点题,因而,在当地劳动人民代代相承、口耳相传中逐渐形成了“开花调”的名称。例如:“胡麻开花一色蓝,打电话容易见面难”,“月亮开花来有圆缺,半夜里想你地下跌”等歌词,都可称作上句开花、下句点题。这样鲜活而生动的歌词既反映了太行山区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的生活状况,也表达了人民大众热爱生活、抒写生活的真情实感。下面笔者以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境内的“开花调”——武乡“开花调”为例进行阐述。

一、武乡“开花调”的形成及历史发展

武乡县,地处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西麓,因其境内有武山、乡水而得名。由于武乡县被东部的太行山、西部的太岳山以及中部的武山所环绕包围,形成了高低纵横、错落有致的天然盆地。据1972年石门村牛鼻湾出土的文物考证,武乡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7800年前,悠久的历史,以及受到上党地区(长治市古称)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使其形成了自古以来用乐舞祭天的民俗之风,“社火文化”由此产生。“东晋时期,公元319年,上党武乡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五胡南迁”的历史便已开始。”①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武乡这块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水土适宜的天然屏障再次成为人类活动密集的地区。在2011年的武乡县人口统计中,依然有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有相当比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迁徙、融合留下的痕迹。而武乡的音乐文化也在此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固定曲牌进行演唱的套曲大腔开始形成,并且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高亢激越的音乐唱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便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经过明清的发展,武乡民歌逐渐由套曲大腔演变为山歌,再由山歌形成小调。直至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武乡县白晋路,在八路军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时期,以当地的民歌进行组织与宣传“全民抗日”,才使武乡“开花调”最终形成。现如今,武乡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武乡“开花调”的形成也见证了抗日革命斗争的辉煌历史。武乡“开花调”歌曲《逃难歌》、《来了日本小熬胶》、《当不了英雄别登门》等,都是对抗战历史的真实写照。在经历过抗战时期的发展之后,武乡“开花调”备受冷落,几乎没有人公开演唱。直至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人民生活物质水平提高,思想文化进一步开放,武乡“开花调”才再次走入人民群众的视野,并更多地成为了当地群众在休暇时的娱乐方式,但其在发展及传播上却受到了时代变迁的局限,甚至在传承上也遇到了一定的难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深刻议题。

二、武乡“开花调”的音乐特征分析

对武乡“开花调”的音乐特征分析,笔者主要选取王买军、房素芬所演唱的“开花调”典型歌曲《想和俺拉话招招手》以及相关武乡“开花调”谱例为研究对象,以期从中分析总结出武乡“开花调”一些比较鲜明的音乐特征。武乡“开花调”按照题材可分为民俗生活、社会情感以及反映抗战爱国的主题三类。其中,民俗生活类歌曲有《游花园》、《割洋烟》、《摘蒜苔》、《卖扁食》等,歌曲旋律大致在2至4个乐句之间,歌词内容以表现劳动人民生活为主。社会情感类歌曲有《妇女四大恨》、《想情哥》、《苦相思》等,歌曲结构较简短但多出现全曲的反复,歌词内容也较民俗生活类歌曲显得丰富与复杂,表现出劳动人民鲜明的情感,同时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背景;还有一类是抗战爱国类歌曲,如《当不了英雄别登门》、《来了日本小熬胶》等,这类歌曲结构比较复杂,可以体现出“开花调”在抗战时期经过改良的变化,同时,主题也比较鲜明统一,表现了团结抗日的民族情怀。笔者所要分析的歌曲《想和俺拉话招招手》属社会情感类歌曲,是由原来的歌曲《开花》所改编而来,体现了武乡“开花调”不断发展的特性,具有一定研究價值。同时,这首《想和俺拉话招招手》是王买军、房素芬在“武乡县2016年春节元宵节民歌演唱会”、“2017年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晚会”等演出中所多次演唱的代表曲目,对于武乡“开花调”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以“武乡县2016年春节元宵节民歌演唱会”王买军、房素芬演唱的《想和俺拉话招招手》版本为文本,先进行了记谱整理工作(谱例1)。接着,再对《想和俺拉话招招手》谱例进行音乐特征上的具体分析。《想和俺拉话招招手》是一首男女对唱形式的典型民歌作品,G徵七声清乐调式,体现出十分浓郁的民族音乐色彩,多宫、角、徵、羽音的出现,清角音与变宫音作为旋律过渡音出现,体现了民歌小调的生动与巧妙。这首歌的歌曲名是以歌词中的一句“想和俺拉话招招手”命名,体现了武乡“开花调”即兴开花的自由特点。歌曲是由明清时《开花》这一曲牌所改编而来的,歌词也由劳动人民在长时间的生活劳动中创作产生。歌曲的演唱者王买军是通过比赛选拔出的草根原生态民歌手,房素芬则是武乡“开花调”现存为数不多的传承人。这首歌的节拍是四二拍,典型的“强弱”拍交替出现,律动明显,前奏表现得宽广自由,歌曲部分渐快,形成坚定而富有情感的特点。此外,这首歌的节奏型多为平整八分音符与单个四分音符整拍子,偶有后附点、十六分音符及装饰音的出现,抒情中表现出活泼生动的一面,是一首喜悦的歌曲。节奏速度上,这首歌的前奏部分(第1至22小节)大概为每分钟65拍,属行板速度,缓慢、稳定,体现了山歌嘹亮宽广的特点;歌曲部分(第23至39小节)大概为每分钟68拍,属小行板速度,稍慢,近似于步行的速度,显得活泼生动,营造出一种喜悦、欢快的气氛。在音域上,这首歌男声部分的跨度是g—d2纯十二度,音域宽广、跨度较大;女声部分则相对跨度较小,g—a1大九度,比较平稳。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比较简单、短小,可以分为前奏(7小节)、第一部分A(15小节)和第二部分B(17小节),其中B部分第23至34小节需要反复,整首歌曲属单二部曲式。体裁上这首歌属于流行在太行山区较为广泛的传统山歌,是典型的武乡“开花调”民歌曲目,题材是男女对唱表现的爱情主题。另外,这首歌曲在配器上主要在前奏部分使用了笛子伴奏引出主题,歌曲部分则主要以二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并以弦乐、底鼓等电子音乐铺垫主旋律,使歌曲整体上显得鲜活生动,富有时代感的色彩。这首歌曲在技法上也有十分鲜明的特色,例如在歌曲前奏部分的伴奏处的第3、5、6小节均使用了大二度的颤音作为装饰音,并使单音延长,从而给人以一种宽广自由的感觉;同时,歌唱部分的气口、换气比较明显,富于停顿,从而带来一种稳定而强烈的节奏感;歌曲中还多次使用到了滑音的技巧,如第13小节处由高音“dol”滑向了中音“mi”,第26小节“la”后面加入了上滑音的技巧,体现了武乡“开花调”活泼生动的特点。除此之外,武乡“开花调”的歌词也独具特色,在《想和俺拉话招招手》这首歌中,方言词汇“圪梁”“拉话”、叠词“东张张,西望望”等,都体现出了“开花调”鲜明的艺术特色;从对仗工整的歌词中,也可以看出武乡“开花调”基本为上下对偶句,一般上句叙事起兴,下句抒情达意。

通过对“开花调”歌曲《想和俺拉话招招手》的音乐分析,以及相关乐谱资料的整理,笔者初步总结出武乡“开花调”的整体音种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节拍多为四二拍,律动感强,坚定而富有情感,也有一些四三拍、八三拍的歌曲,常富有跳跃性色彩,短小而生动。第二,节奏型较为平整,多为平整八分音符或整拍四分音符,节奏速度较为缓慢抒情,常常由慢渐快,带有明显的山歌特点。第三,音域跨度基本在十度以上,并常以滑音技巧进行旋律间的跨度转换。第四,曲式结构相对短小整齐,基本为一部曲式或二部曲式,从而可以突出鲜明的主题色彩。第五,歌曲引子或开始部分常以笛子伴奏,歌曲演唱部分多用二胡、呼胡等弦乐类乐器伴奏,以体现歌曲的抒情性及延展性。

三、武乡“开花调”的社会属性分析

通过将《想和俺拉话招招手》的谱例与原来的《开花》的谱例(见谱例2)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除歌曲结构上有所变化外,歌曲主要演唱的旋律也有所改变,但改变仍然是在原曲牌的旋律基础上进行的装饰性变化,或旋律丰富上的变化,其主要音没有变化。例如:在《想和俺拉话招招手》的第27、28小节处加入了过渡音,同时,也使得节奏型有了丰富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在歌曲中有很多,说明了当代在进行原生态经典曲目的翻唱、改编过程中求新求变,追求个性化的变化趋势。相反,也反映出以前的武乡“开花调”可能在唱腔、旋律上的特点是较为直接、简短、硬朗。另外,从歌词上也可以看出,以前的“开花调”表达比较含蓄,而现在的歌词则更为直接。例如,在《想和俺拉话招招手》中的一句歌词“俺在圪梁你在沟,有了那心事,妹妹呀,俺难开口”,对比《开花》原来的一句歌词“樱桃好吃树难栽,心中有事,妹妹呀,口难开”,可以发现主要变化的上句歌词由托物言志的“樱桃好吃树难栽”变为了“俺在圪梁你在沟”的直抒胸臆、客观描写,这时的情感变化由含蓄转为了直接。从中体现了民歌艺术在由封建闭塞的旧社会环境向开放现代化的新型社会过渡的过程中,艺术的内容形式也随人类表达的诉求改变而发展。正如我国音乐学家曾遂今教授所指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②武乡“开花调”正是在不断适应当地人民群众对于艺术的表达与诉求的需要中被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发展。所以,它是属于人民的艺术,是人民与历史的产物,这也体现了武乡“开花调”的时代性与社会性的本质属性。

而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与社会性的社会文化及艺术形式,武乡“开花调”也被自然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当中,并且在长治市政府及当地文化馆等社会机构中得到了大力维护。今天,我们在谈到武乡“开花调”的传承及发展时,依然应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角度进行思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定义,我们又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括的种类分为五个方面:口头传统及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然社会的实践认知、传统手工艺。我们所研究的武乡“开花调”属第二类“表演艺术”,而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下的表演艺术,其价值正在于对原生态民间音乐的传承及音乐形态的保护,所以,把握武乡“开花调”民歌的原生态音乐特征及特色至关重要。另外,在传统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歌的现代化传播中,音乐艺术的电子媒介复制现象取代了早期的单一表演复制现象,这使得民歌艺术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的风格,不同的形态。武乡“开花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同时,也与周边地区的左权“开花调”、和顺民歌等有着共同的原始基因。正因如此,笔者在分析武乡“开花调”的社会属性时用了将原始歌曲與现代歌曲进行比较的方法。在未来的更多武乡“开花调”的研究中,也可将这种方法拓展到同左权“开花调”、和顺民歌等周边地区的民歌艺术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更丰富详实的研究成果。

最后,笔者通过对武乡“开花调”的传承路径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武乡“开花调”的传承提供一些思路。武乡“开花调”的传承路径可分为原生地传承与离散地衍生传承。在原生地传承中,首先要注重“开花调”的原生地原生传承,通过当地的社会习俗、抗战文化的重塑,使当地群众的群体认知、历史记忆得以焕发,从而使与这些习俗文化相关的“开花调”艺术得以在内部传承,培养坚实稳定的内部传承机制。其次,我们也要注重原生地衍生传承,武乡作为抗战革命圣地,其革命精神与文化早已铸为艺术的灵魂,与“开花调”相生相息。通过革命旅游与文化展馆的形式,可以将“开花调”进行文化上的再开发,从而实现其文化价值的次生传承。在离散地衍生传承中,需要实现对“开花调”脱离原生地的远距离传播,这时应鼓励更多的武乡“开花调”传承人与学者进行全国、甚至国外的交流演出,借助现代媒体高效强化的传播力,对武乡县当地的更多群众进行文化反哺,从而使当地群众对武乡“开花调”进行价值重估,形成新的理解认知,并更加注重本地区的原生文化传统。这样的认知也将使更多人参与到武乡“开花调”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

结语

武乡“开花调”是生长于武乡县地区原生态的民歌艺术,其传承与发展脱离不开这片原生的土地。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充分重视对“开花调”原生态的音乐性进行保护,这样才能使其传承价值最大化;其次,我们更要重视对武乡“开花调”原生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以此形成“开花调”传承保护的内在机制;再者,我们可以依托坚实强大的传承基础来对外进行文化输出,从而达到一种对原生地文化反哺的效果,使“开花调”艺术得到持续的保护与传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武乡“开花调”因其生动的旋律、朴实的歌词、真挚的感情而成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其千百年来的传承中,已经形成了当地群众的共同认知,拥有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基因。对于武乡“开花调”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而言,我们不仅要从传承路径入手进行实践,更要从理论入手进行研究,以此来保证“开花调”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更有力、全面地进行。希望未来的武乡“开花调”艺术可以“花开满园,传承不息”。

注释:

①薛首中.山西音乐史 [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

②曾遂今.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注: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科研培育项目,项目名称:音乐传播学教学体系研究,编号:CUC16A47;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科研培育项目,项目名称:流行音乐学学科设置的综合研究,编号:CUC17B39。

猜你喜欢
武乡开花
舌尖上的武乡 记忆中的美味
五指开花
《一棵开花的树》
情系太行革命老区 武乡砖壁红色之旅
雨开花
抹布开花
新媒体背景下武乡顶灯舞的发展途径*
武乡鼓书名称考证
依托红色文化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