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张显彬 史吏
在国家大力倡导语文核心素养、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中华国学经典顺利走进校园,让中小学生尽早接触与学习,助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将之顺利纳入教学计划里,是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当我们将视线投向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诵读法,其倡导的熟读成诵引起了我们探索的热情,从2018年3月开始,在“国学经典进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创了“素读经典”栏目,由“金豆子”(陈宏)录音,由“心里没数”(张显彬)审稿,由“37度男”(史吏)管理平台。我们的思路是,借力现代化传媒手段传播国学经典,以期广大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方便接触国学经典,尽快熟读成诵。
一、“素读经典:《论语》”栏目设计思路
何谓素读。“素”,《说文解字》释为“白緻繒也”,本指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本色、质朴、朴素等意。读就是读书,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指出:“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我们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的“素读”指朴素的、不带其他装饰声音的、不带功利性的阅读,是一种读者直面文本,理解国学经典真实内涵,感悟作者深刻见解的阅读活动。我们认为,下笨功夫,去花架子,读整本书,此之谓素读。所谓下笨功夫,是从最基础的正音开始,将国学经典转化成现代人尤其是从小学习汉语拼音长大的学生容易接受的现代语音,同时保留古代汉语中常见的通假等现象。所谓去花架子,是将现在各种声音平台上常见的配乐朗诵、配画、配视频朗诵等外在装饰一概取消,将纯粹的汉语语音提供给听众。所谓读整本书,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将整本国学经典从头到尾读一遍。
素读书目的选定。我们认为,所谓国学经典,应是以儒道释为核心,以诸子百家为辅弼,以经史子集为范畴,是中华祖先遗留给民族子孙的传承精华。我们从中选择了最经典、最值得中小学生乃至于所有对经典感兴趣的中国人阅读的书籍,选择最为理论界认可的版本,将儒家“四书五经”,道家《道德经》《南华经》,佛家《六祖坛经》,乃至于《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近思录》《传习录》《史记》《资治通鉴》《世说新语》《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等等,列为我们要逐渐进行素读的国学经典。我们先读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论语》,然后依次完成其他。
二、“素读经典:《论语》”探索尝试历程
读书规律认知与读书方式的选择。清代学者石天基《课儿八法》之“熟读”中明确指出:
子弟读生书,须于清晨令其连读,自百遍至二百遍,熟如流水,乃及别事。盖今日之根本既深,嗣后永不遗忘,及理书时不烦多读,即通本一气滚下,何等省力。每见乡塾中不乘其朝气熟读生书,日午纠督,一句一格,先生挞之,而加怒子弟,愈久而气昏,究竟此书甫读,彼书又忘,及后竭力温理,徒苦难熟。
这样的理论告诉我们,对传统经典的熟读要建立在科学的听、读、背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微信公共平台形式,决定了听众主要利用短暂时间听播音,本着反复听读加深印象的原理,我们选择最为专家与读者认可的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版本,基本上做到每周发布一次,每次读十章,语音控制在5-10分钟。有一位小听众是初中孩子,她妈妈“一点浩然气”的留言反馈非常具有典型性:
豆子老师的素读很受女儿欢迎,放学路上打开公众号,女儿闭目享受。诵读《论语》的声音飘在车内,与窗外隔成两个世界!
孩子们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时间有限,他们的需求是一边听读书,一边短暂休息。这决定了我们的节目不需要太长时间,不需要在文字上过多补充,朱熹先生《理性精义》曾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将大部头的国学经典化整为零,有利于听众利用零散时间反复听取是很好的选择,也便于我们用一年左右读完整本书。牡丹市江林口第四中学通过校园广播每天定时反复播放“素读经典:《论语》”,每周播放同一内容,让学生在反复收听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響,不断强化学生的记忆。有学生反映说,每天在校园里听《论语》的素读,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
正音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传播国学经典的栏目,正确的读音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我们这个边远省份。南方有发达省份在高中已经多年开设《论语选读》选修课,也有从小学就进行系统国学教育的地区,而我们黑龙江省进行国学教育的时日尚短,根基尚浅,还停留在普及的初级阶段,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最基础的正音工作,林口四中的一线教师反馈:
陈老师的诵读字音准确,声音好听,尤其在广播中播出,效果好,并且老师录音的效果越来越好,在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多方面的影响下对于熟记《论语》还是有好处的。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也有“RR(朋友)”留言:
侄子侄女想要读《论语》,我想找一些范读以助其正音,皆因种种原因而未得。而金豆子老师的素读论语音正而准,语调适中;每章两遍,一次学,一次习,恰到好处;偶尔还能听出这位老师有些调皮,颇合孔老夫子之“趣”啊。
这说明整个素读《论语》音频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一切以读者尤其是小读者的收听习惯、学习目标为出发点,也符合小孩子的学习规律,相当于反复唱诵。
关于正音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的字古今异义、异音,如“曾”,有的字查不到准确的读音,比如莒父的“父”。我们的选择方法是首先依从商务印书馆第2版《古代汉语字典》的明确读音,依然模糊的情况下遵从杨伯峻先生的注释读音,还不清晰的遵从商务印书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读音。
录音软件的重要性。因为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要以音频条加文字的形式出现,对音频的质量要求很高,很多常用的手机录音方式不能采用,尝试过的一些免费软件对录音环境与耳机的要求很高,操作上有许多限制,而且不稳定,有时需要反复录制,非常考验耐心和细致。最终,我们选择了当下比较流行、相对专业且功能强大的Adobe Audition CS6作为录音软件,对声音进行剪切、降噪、重排,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审稿的重要性。每次录制音频完成后,都严格执行审稿制度,由于个人的精力有限,文字部分和音频部分都可能出现问题,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平台,文责自负的道理我们是懂的。负责审稿的张老师要对文字内容、声音内容进行校对,责任重大又考验细心与耐心。
微信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尤为重要。管理平台、发布文件是一件特别考验人细致程度的活计,尤其开始的时候,对音量高低、文字排列、版面设置等都需要格外用心,并不断接受听众的反馈。考虑到文本的体量要符合人们在移动设备的阅读习惯,多次对排版进行调整,其中包括:栏目设置、字号字体的选择、插图的筛选编排、留言和打赏功能的开通。在平台上与听众交流,也是一项非常繁琐而辛苦的工作。至今收到平台留言150余条,大部分都给予了及时的回复。负责管理平台的史老师耐心细致,为平台的良好运行默默奉献着。现在已经有超过550人关注平台,关注人群遍及全国27个省份69个城市。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多个省市教育机构的讲学邀请,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在这半年多的尝试中,我们曾邀请了一位小学一年级小朋友祺祺来跟我一起读书,收到非常奇妙的效果,打破了我们的一些惯性认知。祺祺妈妈给我们留言说:
我家小豆包跟豆子老师读了两次《论语》,虽不达意,但他沁润在经典中,我从开始的担心到放心。初接触到国学,在豆子老师的引导下,他乐学,吾甚慰!
祺祺由于年纪小,学习时间短,每次录音从他接触文字到最后录制完成,不超过2小时,他虽然不喜欢单独读书,但很喜欢跟着我一起读,最后呈现的是跟着老师读书的课堂效果,对其他小朋友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与示范。
三、存在的问题、反思与调整
前言与结尾。一开始的素读播出是没有前言与结尾的,直接就是读《论语》原文,后来不断与团队、听众交流,不断调整,加入1分钟左右的前言导语,其内容从最开始的谈天气,到后来讲儒家思想的相关话题,现在基本固定为提炼出本期内容的核心词,加以简单评论以引导听众,增强吸引力。在前言拟稿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恰当的度,既要有亲和力,让听到音频的听众朋友,尤其是学生朋友喜欢听,同时还要避免扰乱思路的概念加入,又要避免过于强硬,失去对当代人收听心理的认同。后来又加上结尾部分的两句话祝福和再见,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尾,首尾一气,完整浑融。
现在的前言和结束语是这样的:
(前言)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金豆子,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今天读的这十章内容,主要是孔夫子对治理国家的看法,比如冉有在卫国做官,他问孔夫子,我们卫国人口多起来了,那现在统治者要干嘛?孔夫子说,要让人民富起来。冉有問,人民富起来之后呢?孔夫子说,那就好好教育他们。这就是儒家思想中“先富后教”的治国主张。让我们翻开论语,读一读孔夫子的原话,继续读书吧。今天读的是13.7-13.16。
(结束)好,今天的论语就读到这里,祈愿天下太平,我们下次读书再见。
原文与译文。在音频文件发布的过程中,反馈最多的是有听众希望正文里面加上译文,但我们迟迟没有加上,原因有二:一、译文涉及版权问题,同时听众很容易就能直接买到或借到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二、精力有限,团队里的教师都有繁重的工作压力,如果加上译文的话,搜集、整理、校对、审核等工作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这要留待将来慢慢解决。
错误与纠正。音频发布后,我们一边接收听众的反馈,一边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不断继续研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比如《论语》2.8“曾是以为孝乎”,2.9“回也不愚”断句失误,3.6“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的“曾”字,由于不同版本《古代汉语词典》出现不同读音,都需要尽快重新确定与录制,以免误人子弟。
我们进行的“素读经典:《论语》”尝试,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中 “文化传承与理解”密切相关,借助现代传媒,讲述传统故事,肩负文化传承,从点滴做起,是我们语文人的使命与责任。中小学生将国学经典熟读成诵,将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语文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