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重建:慕课背景下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2019-05-13 01:58周萍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慕课翻转课堂

周萍

【摘要】本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理论,通过标准化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某高校187名大一学生在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动机和方法、课程内容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探讨在慕课等新教学资源和模式介入的语境下,如何融合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更准确地服务学习者的需求。调查表明融合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过程的交际性,同时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师和课堂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动机和策略。

【关键词】需求分析;慕课;翻转课堂

当前,全世界高校都在经历着一场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历史性变革。慕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典范,日益成为大数据时代典型的教育范式。然而这些大规模、开放性的资源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借力慕课,推动现有教学组织、内容和形态等改革,成为教育领域中诸多问题之一。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时间、空间所限,教师一人主导,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均受到限制,且随着近几年大学英语学分的压缩和课时减少,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利用更精准的教学资源、更高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学管理部门多从宏观自上而下制定计划,忽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切实了解学生外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融合慕课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探讨新型教学模式来重建传统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作为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外语教学需求分析是开展外语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外语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组织教学、选用教材、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依据,并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束定芳2009)。

需求分析的研究重点和分类方式不尽相同,取决于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者背景。国外外语需求分析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定义与分类、分析模型的构建和比较,涵盖针对学生将来目标职业或学业的目标情景分析,关注学生目前语言能力、水平与目标需求的距离的目前情景分析等。其中Dudley-Evans和St. John(1998)提出从学生作为自然人、语言的使用者及语言学习者等角度出发,进行最大量的语言、技能学习的分析,并最终得出目标情景和学习环境的相关信息的需求模型,成为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理念。国内目前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介绍、外语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的关系及社会需求对外语课程的影响等。余卫华(2002)具体介绍了目标情景分析和目前情景分析两种模型,提出了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需求分析来了解和改进教学及需求分析的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陈冰冰(2010)以国内外现有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型为基础,从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角度提出中国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論架构。

本研究在陈冰冰(2010)的学生个人需求分析模型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目标需求维度进行实证研究。从学习能力差距、学习者个体愿望、学习过程需求和学习环境需求四个维度,借助入学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工具采集学生的需求信息,分析利用慕课资源链接学习需求与教学过程的可行性,探讨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教学更好融合、实现“教-学”精准对应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 研究设计。为厘清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总体和分类需求,需要研究学习者在语言能力和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对课程环境和评价方式的期待;为使得需求分析结果能有效服务于教学过程,需要探讨在新教学资源和模式介入的语境下,如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融合,更准确地服务于学习者的需求。基于此研究思路,提出研究问题:(1)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愿望、能力差距、对学习过程与环境的需求有什么样的特点?(2)如何针对学生需求,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融合慕课资源探索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本研究选取某综合类高校2018级187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1人,女生76人。专业涵盖力学与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测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工与制药等五个专业。

学期初对全体学生进行入学水平测试,采用CET-4难度的标准化试卷,测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写作三项,187名研究对象全部参加测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统计分析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动机和方法、课程内容、课程环境、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需求。问卷内容由学习者基本学习情况、学习者个体愿望、学习过程需求及学习环境需求四个维度构成。本次调查采用在线问卷,发出问卷187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

2.结果分析。入学水平测试结果显示,157名学生得分率在60%以上,占比84%;175名学生得分率在50%以上,占比94%。说明大多数学生具备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利用SPSS 21.0在置信区间为95%的水平上对五个专业的入学水平考试成绩进行LSD多重比较分析(LSD Multiple Comparison),结果显示学生平均英语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工商管理、计算机、测绘、力学与土木、化工与制药,其中工商管理与其他四个专业之间均存在正向显著差异,平均水平最优;化工与制药专业平均水平最低,与工商管理、计算机和测绘三个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者个体愿望维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动机。在通过学习英语开阔视野、增强交流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及就业方面绝大多数同学表现了强烈的愿望,其中

1)同意“学好英语能开阔视野,增强交流能力”的占44%,非常同意的占47%,共计91%;同意“学好英语能让我在专业上有更好的发展(读研读博等)”的人数占51%,非常同意的占40%,共计91%;同意“学习英语能帮助我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占47%,非常同意的占40%,共计87%。如图1所示:

2)在学习英语主要为了“考研或出国留学”、“通过四六级等考试”、“获得学分顺利毕业”问题上,数据出现显著两极化差异,同意的分别占35%,44%,36%,不同意的分布占21%,27%,36%。说明大一新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不局限于参加某些考试、获得学分、达到最低毕业标准等。如图1所示:

2. 学习过程需求维度包括学习策略、学习兴趣和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4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英语学习感兴趣,48%的学生认为课下自主学习,课堂答疑的翻转课堂模式会更有效率,41%的学生认为网络对英语学习有帮助。有关学生学习策略及学习方法的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尽管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但实际投入的学习时间很少,采用的方法大多是传统的背单词和词组、读课文等,以语言形式和语言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

3.学习环境需求维度包括学生对课内环境需求(教师授课方式、教学辅助设施、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等)与课外环境需求(课外学生对教材、学习资源、考核形式等的需求)。虽然81%的学生认为课下提前学习知识点可降低课上的焦虑感,但愿意课下观看课程的教学视频和提前学习教学资料的学生分别仅占45%与47%,此外超过30%的学生持不确定意见,说明一些学生不愿意尝试课下增加学习时间,更倾向课上听讲这一更轻松的方式;56%的学生希望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尽管76%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和老师有更多互动。

在考核方式和学习资源需求方面,59%的学生对目前考核方式满意,63%的学生认为目前教材符合学习要求,78%的学生希望老师补充更多的学习资源。调查整体显示学生更希望课堂与教师互动,也愿意接受更多的学习资源,但并没有做好课下自主学习的决心。

三、需求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调查显示学习者对大学英语的需求不再仅限于通过考试获得学分顺利毕业,更多的学生关注交际能力的提高、专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就业问题,反映出比较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但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记录同时显示,由于学生本身的语言水平以及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制约,表现出来对传统课堂内容和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依赖,希望在明确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量网络资源的出现以及学习者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增加,使学生对新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模式表现出较明显的认可和兴趣。在考核评价方面,暂未表现出对新的测试资源和形式的明显需求,但100%的学生认为“可以并愿意接受网上测验和评估”。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大学英语教学应调整传统的教学目标和结构,从语言知识和结构的教学转向交际性语言教学结构(Canale, M., Swain, M. 1980);在课堂教学环节,增加课堂活动、学生和课外学习资源三者的互动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过程的交际性,同时能提高教学效率,弥补课时减少带来的矛盾;以课堂任务为导向,以预先制定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慕课资源为范围,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可以使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更准确地对应,实现教师和课堂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动机和策略。

教师可在前期准备阶段筛选并制作教学视频,以单元主题为纲,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等内容,并布置思考问题。随后在线上分配学习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在线答疑与指导。中间课堂活动环节,针对大一新生依赖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教师可利用课堂首先对单元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和讲解。随后开展基于项目的探究式课堂,或基于问题的讨论式课堂,引导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根据在线学习情况,将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强化,将学生分组,以报告、辩论等形式展示探究式任务的成果,或组织学生讨论,或简单测评,监管学生学习状态。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評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差异内评价之间的结合。从前面的需求分析到最后的多元评价,形成一个闭合的教学流程。如图3:

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慕课助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的结合,更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学的互动性,并辅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是一种更符合个体需求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学习需求、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三者的准确对应关系中有效改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策略。

四、结语

在教育日益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新一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研究。只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制定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慕课瓦解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行为链,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体系。教师将课堂“翻转”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和协作者。慕课资源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必将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 Tony, Maggie Jo St John, and Maggie Jo Sain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9(2).

[3]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慕课翻转课堂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