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一贯煎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05-13 01:44孙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疗效

孙艳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加味一贯煎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一贯煎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 在临床缓解率方面,对照组为53.3%,观察组为80.0%,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原发性肝癌实施一贯煎加味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一贯煎;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4-0056-02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肝癌致死率在全部疾病致死率中位居第二。对于早期原发性肝癌而言,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逐渐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但一旦疾病进展到中晚期,则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临床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研究比较关注,已有的研究认为治疗使得关键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研究表明[2],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中,起到良好的治疗缓解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采用一贯煎加减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均为相同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51岁,平均年龄(65.53±1.25)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4.09±0.24)年;Ⅱ期8例,Ⅲ期10例,Ⅳ1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46岁,平均年龄(65.69±1.38)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4.12±0.24)年;Ⅱ期7例,Ⅲ期11例,Ⅳ12例。2组在上述各项基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①符合晚期肝癌及其分期诊断标准[2];②KPS评分在60分以上;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腎等器质性病变;②1个月内接受放化疗及生物治疗;③神经系统性疾病;④存在认知障碍;⑤化疗禁忌症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相同的基础性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甲磺酸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5)治疗,口服用药,每次服用起始剂量为500 mg,服用时间为晚餐后半个小时,使用温水送服。在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三级以上的毒副作用,必须要第一时间停止用药治疗,给予对症治疗,并以患者的病情为准,逐渐调整用量,用量下调至每次250 mg,直至患者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观察组除了实施对照组的治疗措施之外,将中医治疗理念融入其中,采用加味一贯煎治疗。中药加工并制成汤剂,使用复合薄膜灌装成2小袋(120 mL/袋)。中药组加味一贯煎,每天服用2小袋,分早晚两次服用。

1.4 疗效标准 判定标准[3]:完全缓解表示肿瘤消失,消失持续时间>4周;部分缓解表示肿瘤体积缩小(大于50.0%),持续时间>4周;稳定表示肿瘤体积缩小(25.0%~50.0%范围内);恶化表示肿瘤体积并无缩小,甚至增大(小于25.0%)。总缓解率为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之和。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包括四个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情感功能,每个维度0~7分,分数越高表示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以下则说明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临床缓解16例,缓解率为53.3%;观察组临床缓解24例,缓解率为80.0%。2组临床缓解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比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并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比较高,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我国是肝癌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肝癌患者的数量占到了总数的55.0%左右,而死亡率也位居全球第二[4]。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富血管肿瘤,会对周围血管的新生起到抑制作用,破坏肿瘤的转移、增生以及代谢[5]。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比较隐秘,多数患者经诊断并确诊后,疾病往往处于中晚期阶段,此时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性也非常差。从当前临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以放化疗为主,但是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该恶性肿瘤对传统细胞毒类化疗药物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常规性的化疗药物效果一般不够理想,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临床针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加大了力度,甲磺酸阿帕替尼出现并应用在了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在胃癌的治疗中,已被证实有效。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作用机制非常典型,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抑制作用极强,通过对该受体-2的抑制阻断其与酪氨酸激酶ATP的结合,致使酪氨酸激酶激活失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起到抑制肿瘤血管的效果[6]。但是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集中表现在远期效果不够理想和毒副作用较强等方面。针对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不足,需配合相应的弥补性措施,以此提升治疗的效果。中医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是一个不错且可行的选择,逐渐受到了临床的认可。中医学认为,肝癌的发生是由人体正气虚弱、饮食所伤、情志郁结所致形成气滞、血瘀、毒结,日久而成癌瘤[7]。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时,中医认为以气虚阴亏液固为主要病机,本研究采用一贯煎加味,包括原方中生地15 g,枸杞子15 g,北沙参15 g,麦冬15 g,当归10 g,川楝子10 g,其中生地可以滋陰壮水,枸杞子可以补肝养肝;沙参能够育阴涵阳,麦冬能够清肺益胃;当归补血活血,川楝子理气止痛[8]。同时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考虑癌瘤多夹瘀,予加味土鳖虫5 g,桃仁10 g,龙葵5 g,盐蛇干5 g以共奏逐瘀消癥散结之功效,因此,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加味一贯煎治疗,能够互相弥补,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味一贯煎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要比单一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更理想,对患者疾病的缓解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作用更佳。

综上所述,加味一贯煎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作用明显,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黄赞松,仇仪英,周喜汉.原发性肝癌现代医学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18(24):4169-4172.

[2]郎丰平,赵毓毅,范鹏.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6):996-998.

[3]卢义琼,李华波.加味一贯煎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42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5,12(5):405-408.

[4]廖景升,刘琦,黎焕君,等.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5):714-716.

[5]张宁刚,王育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1例报道[J].肿瘤防治研究,2016,43(10):913-915.

[6]宋慧娴,乔飞,邵铭.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10(1):174-177.

[7]杨云柯,仇冬则,王国骅,等.中药加味一贯煎提高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生存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5,18(6):818-820.

[8]郑艳,林鑫.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5(6):326-327.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