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精准扶贫政策 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9-05-13 02:06申冲,张华永
青年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书记党组织

申冲,张华永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政策,为解决中国基层多样化、复杂化的贫困人口提供了解决思路,将有效的加快中国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以“精准扶贫”的思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更要改善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升组织力。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是针对中国基层贫困情况所提出的重要对策[1]。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是十九大以后我党的工作重点。

新时期下,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这要求高校必须要改善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升组织力,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的作用,将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高校自身的职能优势,以“精准扶贫”思想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机制,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高校作为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同时承担了科学研究的社会职能,理应在科研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但是目前关于高校基层党建的研究现状堪忧,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水平普遍不高,相关的水平高、影响深的学术论文发表较少。在众多关于高校党建的文章中,有很多是从事相关工作的领导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而形成的论文,其学术研究价值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党支部书记自身定位不准,业务水平不熟悉

一是党支部书记对自己职责的定位仍停留在上情下达、简单地完成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对于主动开展工作缺乏意识和能力;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教职工价值观呈多元化,这些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难度增大;三是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业务工作上,对党的政治理论和组织建设知识学习投入相对较少,不能对新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做出科学、有效的回答。

(三)教研室党支部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大多数设立在教研室上,一方面教研室成员之间相互联系较多,比较熟悉,方便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职工和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政治素养、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都对青年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这种模式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普通教工忙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教研室主任因忙于事务工作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兼任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所以党支部书记通常由青年教工党员担任,导致党支部的组织松散和活动开展鲜有成效。

(四)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仍有待加强

一是青年教师应聘进入高校后,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压力,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党组织活动,导致对入党难以提高积极性;二是青年教师中重业务轻政治的思想普遍存在,认为入党后学习活动和志愿活动较多,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每月还要缴纳党费;三是一些党支部在发展青年教师入党时,过于死扣文件,也挫伤了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入党积极性,例如党支部开展发展党员工作时往往要求支部成员必须全部到场,这就使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多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完全可以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四是高校制定职称评定、进修等相关方面的政策时,忽略思想政治条件的要求,没有形成有利的政策导向。

(五)学生党支部建设薄弱

高校党建工作一向注重党员的发展工作,尤其发展学生党员时通过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效果显著,不仅促进了高校团组织的建设,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健康发展。但是学生党支部建设中依旧存在党团共建不通畅、推优程序不规范、民主评议不实在等问题,导致学生党支部从共青团员到党员的培养发展缺乏连贯性,并且普遍存在学生党支部的工作重点大部分放在新党员的发展上,而对正式党员的后续教育出现严重忽略,导致学生党员自主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意识薄弱,政治素質和思想觉悟不高。

(六)组织生活模式固化、活动形式单一

支部活动往往还是“学习、讨论、交流”的老套路,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创新性、针对性、高效性和灵活性;个别支部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应付工作的居多,真正认真开展活动的居少,导致党的方针政策很难在基层党员中入脑、入心。

二、以“精准扶贫”的思路解决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抓好高校党员的理论学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作为党员,一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在学习内容上不仅做定量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采取邀请专家讲座、提供科研基金、职级晋升政策引导等方法,促进基层党员、积极、主动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二)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高校教工党支部开展工作时,应时刻坚定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切实发挥好政治核心的作用,结合学科建设开展工作,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向上发展;二是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上岗前必须深入学习并熟练掌握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详细程序和有效方法,并结合自己所在党支部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有技巧性、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经常性的培训提高工作;三是建立考核激励体制,每年定期开展述职考评工作,评定工作成绩的优劣,作为职务晋升和职称定级的重要参考,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对支部书记的工作予以量化并适当予以工作量补贴,不能“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吸引并留住更多能力强、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来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

(三)强化教师党支部建设

教师党支部建应完善组织保障體制,在体制上应建立党政一体的组织保障,教师党支部书记应明确行政职级,行政负责人也可担任党支部书记,各单位可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设置党政“双肩挑”的领导体制,如此可以确保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地位,使支部书记真正发挥工作核心的作用,与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学习型、科研型、服务型党支部。

(四)做好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

青年教师具有学历高、年纪轻、可塑性好、接受能力强等优势,很多高校出现了领导班子年龄老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僵化等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更加迫切。针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二是将发展青年教师培养入党作为党支部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务必要针对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三是因地制宜,不必拘泥于文件规定,灵活的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吸纳优秀的人才加入党组织。

(五)加强党团共建,做好学生党支部建设

团员培养室,党组织要参与,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为党的发展对象后,要和党组织共同对发展对象开展培养和教育工作。在团支部开展的“一学一做”活动,党支部要参与;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活动时,团支部也要参与,确保党、团组织对优秀团员培养考察的连续性。同时党、团支部在开展活动时,要结合所在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比如机电专业的学生开展义务维修家电活动、法学专业的学生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活动、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艺术下乡活动……既服务了社会,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六)灵活组织生活模式,丰富活动形式

积极开展基层调研工作,改进组织生活模式,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一是开展组织生活时要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把本单位目前的重点工作融入组织生活的主题,更有意义也更有实效;二是争取更多的党组织生活经费,有利于支部书记根据本支部的实际情况开展党组织生活;三是丰富组织生活的载体,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和场地,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手段开展组织生活;四是建立健全的党组织生活制度,将其纳入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建设考核指标。

三、总结

在新时期,高校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妥善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抓好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组织功能、提升教育功能、做好帮扶功能,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N].人民网,2014-10-17.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书记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读书记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集书记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