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是目前我国各级医院重要科室组成之一,众所周知,医院肿瘤内科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实习生进入科室开始短期或长期的实习生涯[1]。而我国现阶段实习生缺乏肿瘤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护理技能,导致自身护理综合能力较低,无法应对肿瘤内科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因此相关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为使肿瘤内科实习生能够获得完整且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就要求我们相关专业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开展科学性、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并且教学结束后对其进行最终考核[2]。本文旨在研究在肿瘤内科教学中应用PBL与微信平台教学的效果,特抽取我院6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现做报道:
抽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6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模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女男比例为25∶5,年龄20~30岁,平均(27.22±1.36)岁;观察组:女男比例为28∶2,年龄21~30岁,平均(27.35±1.36)岁;对比分析60名实习生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严格按照本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流程开展教学,例如带领实习生巡视病房等。
观察组:开展PBL联合微信平台教学模式:(1)设置问题:带教老师依次将肿瘤内科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而后将理论知识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常见肿瘤结合,而后设置一系列实际问题,帮助实习生更快进入角色[3]。(2)微信平台教学:在微信平台上创建同一批次实习生班级,通过二维码添加实习生,然后完善姓名、编号等相关信息,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后期的成绩考核。提前将肿瘤内科实际理论知识内容PPT发送至微信平台端,添加重难点内容的讲解配音,将其以链接推送的方式设置在内容中,便于实习生预习,实习生在预习中可以将不懂的内容添加“不懂或疑问”标记,教师通过教师端可以看到实际标注,而后重点讲解该部分内容。每周五下午的统一授课过程中实习生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教学PPT,在PPT中查看教师讲述的相关内容,充分实现课堂线上线下充分互动。教师通过手机端控制PPT实际播放速度,实习生可以在自己的手机端查看不懂的内容,同时可实时发布弹幕,教师便可以重点讲解,便于学生掌握。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适时添加课堂习题,随时检测实习生对该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要求实习生在规定时间内答题并提交,便于随时掌握实习生动态。通过该方法,该可以完成课堂点名的目的,没有扫描进入课堂答题者则可视为旷课[4-5]。
1.3.1 实习生教学成绩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两组实习生教学成绩;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量表CCTST进行评分[6]:评价内容主要通过8方面:寻找肿瘤病因、开放传统思想观念、锻炼系统化归纳能力、分析疾病、批判性思维、自身求知欲、认知成熟、护患沟通;每项分值0~10分,评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1.3.2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教学后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表为本校自制,评定等级:优秀、良好、较差;(优秀+良好)/总例数×100%=总优良率。
1.3.3 基本操作技能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教学后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评价表为本校自制,评定等级:优秀、良好、较差;(优秀+良好)/总例数×100%=总优良率。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各观察数据中连续性定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对比,应用教学模式前两组实习生成绩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实施教学模式后两组实习生成绩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实习生各项成绩均较对照组高,两种模式下两组实习生教学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经对比,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度96.7%,对照组80.0%,观察组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经对比,观察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度93.3%,对照组73.3%,观察组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肿瘤内科涵盖了一般内科共性和其他学科的多种系统性综合知识,涉及面包括生理、病理、诊疗方法等,因此对临床实习生要求较高,要求实习生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以及丰富实践技能;加之肿瘤内科实践性很强,因此对于相关实习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极高;我院实施PBL与微信平台教学的宗旨是让实习生掌握更多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肿瘤内科患者实施护理工作[7-8]。
基于微信平台的方式教学,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微信,然后建立微信群,然后让学生在微信上进行相关的提问,并且针对问题进行相关的回答,微信平台这种方法比较新颖,能被广大的学生所接受,并且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8],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微信平台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能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9]。
表1 两种模式下两组实习生教学成绩对比(±s)
表1 两种模式下两组实习生教学成绩对比(±s)
对照组 应用前 5.221±0.332 4.332±0.221 4.443±1.115 3.222±0.413 3.225±1.114 5.334±1.003 4.226±1.227 4.103±1.226(n=30) 应用后 6.992±1.453 5.334±1.223 5.336±1.442 6.337±1.126 5.225±1.132 6.334±1.115 6.225±0.226 6.117±0.221 t值 6.519 2 4.418 2 2.6811 14.2822 6.9157 3.652 1 8.836 5 8.880 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观察组 应用前 5.333±0.367 4.554±0.335 4.336±1.114 3.117±0.446 3.332±1.222 5.114±1.224 4.337±1.223 4.336±1.331(n=30) 应用后 8.666±1.331 7.775±1.452 7.442±1.563 7.661±1.445 7.858±1.231 8.664±1.004 7.662±1.112 7.334±1.123 t值 13.237 3 11.859 9 8.896 9 16.551 1 14.290 4 12.326 2 11.058 1 9.450 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对比[例(%)]
表3 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对比[例(%)]
2012年8月20日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属于微信增加的一项功能,公众平台管理者可以在平台上发送提前设定好的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还可以设定消息自动回复。通过此次研究可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随时了解实习生对肿瘤内科护理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例如理论知识实际掌握内容、预习的具体内容等。实习生私下也可以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重点标注然后@带教老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利用PBL与微信平台教学教学,可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实习生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10]。
本组资料显示,经实施教学模式后两组实习生成绩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实习生各项成绩均较对照组高,两种模式下两组实习生教学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肿瘤内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BL与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助于提高肿瘤内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另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在肿瘤内科教学中应用PBL与微信平台教学效果显著,微信平台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实际运行效果均符合当代实习生特征,应用PBL与微信平台教学,可提高实习生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肿瘤内科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