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及培育路径

2019-05-12 02:09杜欢李华娟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心态来华留学生东盟

杜欢 李华娟

【摘 要】本文基于对东盟来桂留学生的调查研究,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倾向四个方面分析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期间的社会心态状况,提出培育来华留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路径:以完善政策和管理体制为核心夯实来华留学生管理基础,以校园管理为抓手提升来华留学生管理水平,以文化教育为重点增强来华留学生心态的引导和培育,以心理干预为保障提供来华留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关键词】社会心态  来华留学生   培育路径  东盟  广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29-0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教育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开展,我国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逾49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来华学习。广西是我国对接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重要窗口,是东盟国家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到广西学习的东盟留学生数量居我国各省区之最。留学生群体已然成为我国社会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社会历史文化差异给来华留学人员管理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来华留学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有所增加,给校园管理及社会治理增添了难度和风险。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及维护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来华留学生的社会心态,培育来华留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对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心相通,助推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分析

社会心态一般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来华留学生受双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跨文化影响,具有该群体独特的社会心态特征。结合王俊秀、马广海等学者的研究,以及来华留学生的特征可知,留学生社会心态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倾向四个方面。经实证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社会心态整体呈现良好、正面、积极的趋势,但个别指标得分中等,尚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一)来华留学生社会认知现状。在社会心态的四个内容中,社会认知的整体得分最高,留学生在华生活期间体验到的社会安全感、支持感、公正感和认同感最强。在社会安全感上,留学生认可当地的治安,能够放心生活、居住、出行、进行日常交往;在社会支持感上,留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学校、老师、同学等当地机构和人群的关心和帮助;在社会公正感上,留学生能够正常使用当地大部分的公共生活和学习设施,受到当地团体、组织公正、平等的对待;在社会认同感上,留学生能够适应、接受和认可当地的政策制度、生活方式、与当地人交往等。留学生在社会认知上的良好体验为他们在华顺利生活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基础,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为留学生在华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来华留学生社会情绪现状。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情绪相比其他三个内容整体得分略低,大部分留学生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体验,部分学生出现痛苦和恐慌的情绪体验。其中,以性别和国籍分类,呈现出男性的情绪得分低于女性,印度尼西亚籍学生的情绪得分低于其他东盟国家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男性在语言学习上不如女性更有优势,在情感排解上比女性更内敛,在专业选择上以工科居多,学习压力比女性大,因此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在国籍差异上,其他东盟国家无论是在地理环境还是语言文化上都与中国更为相近,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学生更难适应在华的生活,因此在社会情绪上更显负面。但究其根本,主要是跨文化适应带来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从母国来到留学国,受到两种社会制度、思维方式、语言文化等的冲击和影响,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难免在心理上出现暂时的适应障碍。可见,社会情绪成了来华留学生社会心态中最易变动和最不稳定的因素。

(三)来华留学生社会价值现状。社会价值包括文化观、人际观和消费观。来华留学生的社会价值整体得分较高,留学生普遍喜欢、认可中国的文化,包括中国的民俗、饮食、文学、戏剧、传统技能技艺等;留学生普遍认可和接受当地的人际交往和相处模式,能够主动与当地人交流往来,融入当地组织和群体;另外,留学生最喜欢中国的消费模式,对中国电商、“互联网+”等营销模式和支付模式表现出喜欢、认可的态度,中国物资丰富、物流便利、消费模式创新等提升了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幸福感。

(四)来华留学生社会行为倾向现状。社会行为倾向主要包括矛盾化解策略、公共参与行为倾向、公共道德行为倾向和就业发展行为倾向。结果显示,留学生在遇到苦难和矛盾时,大部分能够采取合理、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解决;主动融入集体和社会,愿意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在遇到涉及公共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事件时,愿意指出或制止不良行为;在就业问题上,部分留学生愿意继续留在中国发展,但是大部分选择回国就业。可见,留学生大部分能正确认知自己的状态和行为,采取合理的行为模式,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并且成为当地群体的一分子。

二、培育來华留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路径

(一)筑牢基础:以完善政策和管理体制为核心夯实来华留学生管理基础。筑牢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基础,能吸引众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使留学生认可我国的社会环境,肯定我国的留学政策和管理水平,相信我国的教育理念和实力,在留学生心中埋下良好的社会心态种子,并且培育种子生根发芽。因此,我们要完善有关来华留学工作的政策、制度、法规,以及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体制。一是制定优惠的留学政策,加大对来华留学生的资金投入,设立国家级到地方级奖学金,建设条件优越的留学生宿舍楼和教学楼,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等。二是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从留学生入学、教学和生活管理为留学生提供优越的留学体验。在政策和制度的导向和护航下,留学生在社会安全感、支持感、认同感、公正感体验上能够得到基本满足,进而拥有良好的社会情绪、社会价值,乐意参与我国社会活动。

(二)推动关键:以校园管理为抓手提升来华留学生管理水平。校园是培养和管理留学生的主要阵地,抓好抓实校园管理是引导和培育来华留学生社会心态的关键,教育和监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和制度,成立留学生工作领导小组,配备齐全的留学生管理队伍,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使留学生上课、考勤、住宿、请假、外出、社团活动、宗教活动等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学校是最直接接触留学生的主体,强有力的校园管理能为留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越的条件和保障,降低留学生问题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稳定和谐的社会治理。

(三)强化重点:以文化教育为重点增强来华留学生心态的引导和培育。跨文化影响带来的价值观差异是造成留学生社会心态,尤其是社会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文化教育是促进文化认同,缩小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文化教育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方面通过开设新生教育、必修课、选修课、系列讲座等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则形式多样,比如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成立留学生联合会、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等;组织留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体竞赛活动,比如汉语大赛、歌曲大赛、民族传统体育类赛项等;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与各高校联谊,深入农村、社区进行语言和文化实践;开展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周、美食周、民俗周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内核,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育留学生良好社会心态,从而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国际人才。

(四)建立保障:以心理干预为保障提供来华留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在来华留学生社会心态各项构成要素中,社会情绪状况最不稳定,反映的问题较明显突出,及时必要的心理干预对良好社会心态的引导和培育有着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社会情绪得分较低反映了留学生在华期间容易焦虑、抑郁和痛苦,严重的话将会引发心理危机,危害自身和他人健康和财产安全,必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预防干预、健康促进等措施能帮助留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适应多元文化冲击的影响,做好不良情绪的疏导,克服心理困扰。学校和社区医院针对来华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开设心理干预服务,能为留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献】

[1]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

[2]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3(2)

[3]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J].社会科学,2008(10)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社会心态来华留学生东盟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