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娜 苏婕 吴林 刘文韬 陈亚琳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各个地域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活态标本”,经过了长期的传承、积淀,是有着漫长历史的遗产,承载了当时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历史、信仰与审美。本课题以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采取个例分析法,以江西省赣南采茶戏为例,对其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传承模式与困境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发展建议,希望促进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现状;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3-0053-02
一、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家重视文化多样性与加强文化保护的决心我们有目共睹,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申报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得到了一定的制度认可与政策支持,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赣南采茶戏集客家文化之大成,是一种以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是赣南地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活态标本”,拥有着难以磨灭的历史价值和地域文化价值,是优秀的“表演艺术”方面的非遗代表,但其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在改变,曾经一度被赣南人民喜闻乐见的采茶戏,陷入发展低潮。我们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对采茶戏的接触较少,了解程度偏向于不了解,接触采茶戏的时间也不固定,没有集中性的去观看采茶戏的经历,且有兴趣学习与传承采茶戏艺术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存有专门的采茶戏戏班子,而且仅仅在重要传统节日时才会与广大民众见面。如今我国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采茶戏一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瓶颈,有的甚至逐渐走向无人继承的地步。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存在着“重申报,轻传承”的现象,保护意识不足,存在缺陷和漏洞,在当地开发时缺少对文化资源、非遗资源的保护。
放眼全球,有的国家将文化与现代生产相结合,发展大量衍生品,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发展。例如英格兰莫里斯舞蹈“Morris Dance”,作为传统的文化形式,将其本身属于日常活动和具有演出性质的特点结合,舞蹈与现代商业性演出和表演性质的活动吻合,从而高效地发展了该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家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韩国和日本的文化保护法都有明确规定,传承人有义务把自己的技艺授予他人。学习外国经验,了解自身发展,对于我国非遗文化发展和保护能够起到有效地助推作用,从而逐渐开创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的一套模式。
二、 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模式
(一)国家立法保护,政府政策扶持
我国早在2011年就通过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致力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赣州市地方政府在其发展传承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赣州市通过为赣南采茶戏制定科学规划和实施保护工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口授心传式的传承人培养模式
贛南采茶戏是赣南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演艺术,主要传承方式是传承人口授心传,受传者模仿学习。受者在教者亲身指导下学习,有利于受者及时、全面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教者也可以快速、准确得到学习的反馈,更容易保持赣南采茶戏的原生态。
(三)专业学术交流
2006年以来,赣南采茶戏曾先后4次赴台湾进行交流演出,进行赣南采茶戏艺术讲座,还派人出席过两岸客家文化高峰论坛,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2017年7月27日到7月29日,“绽放的山茶花——全国采茶戏艺术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举行,该活动突破单纯的“研讨”模式,在“研讨”中“对症下药”,“联手把脉”,开出剧种剧团“突围”良方。
三、 赣南采茶戏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下,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如何发挥其内在,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是促进其向现代化转型的重点。本次调研对象赣南采茶戏也不例外,它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它的保存与发展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矛盾与问题。
(一)缺乏理论指导,盲目实践和开发
当前赣南采茶戏已经在部分地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利用,这些实践和开发是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下产生的,但实际上缺乏在理论层面上给予强有力的指引。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赣南采茶戏就无法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资源来独立支撑一个地区的特色旅游,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发展。
(二)发展仍处于初期,活性保护不足
本次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赣南采茶戏面临农村文化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格局未形成,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赣南采茶戏,社会对其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不足。采茶戏是在茶区流传的采茶歌而逐渐形成的戏种,作为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业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鲜活的状态存在并服务于民间社会的,采茶戏的传承不能脱离其农业文化的根源。
(三)难以突破语言、时间的局限性
赣南采茶戏是由客家方言传唱的,与广大民众见面也仅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其鲜明的语言地域性和时间性直接造成了其较大的局限性,这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同时增大了推广难度。
(四)缺乏专业的传承人和创新者
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存有专门的采茶戏戏班子,专业传承采茶戏的戏曲演员十分少,大多数是地方临时演员,通过临时的学习而进行表演,不具有专业性。再加上技艺传承者目前的生存现状不佳、采茶戏当前的经济市场局限、实际性收益不稳定等问题,直接劝退了一大批可能对采茶戏感兴趣的年轻人。其市井表演形式也导致一部分人忽略了其蕴含的艺术性,将之视为难登大雅的职业。上述原因造成了采茶戏缺乏投身于其中的专业传承人,使其精髓逐渐被忽略,缺少新一代青年的加入也使其难以与时代潮流相融合。
(五)专业学术研究匮乏,缺少学术交流
采茶戏作为一个专业的戏曲种类,其进行的学术研究很少,从事于赣南采茶戏的研究者和相关学术成果匮乏。采茶戏作为这一地区的文化代表,参与的文化、学术交流也寥寥无几,这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赣南采茶戏的知名度不足等相关问题。
四、 赣南采茶戏可行性发展建议
基于对本次调研结果的分析,研究小组通过文献资料、问卷数据等,结合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知识,提出以下对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有利的可行性方向,希望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创新发展,转化审美资本,融入当今时代
作为审美主体的现代人,改变了生活条件、思维方式等,人们的欣赏趣味日趋多元化、综合化,审美需求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作为审美客体的戏曲艺术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停留在模仿前辈们所创造的成果上,在继承宝贵遗产的同时,应该不断探索、創造出一整套新的程式来。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转化审美资本,并与当今时代相融合,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二)旅游开发,打造品牌力,提升知名度
在赣南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以赣南茶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为基础,以赣南采茶戏为吸引力因素,大力提升赣南旅游产品的品质。赣南采茶戏可以挖掘自己的相对优势,利用其丰富的红色剧目和客家特色乡土剧目实现与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客家文化旅游的结合。把赣南采茶戏主动展现给游客,适应现代旅游者对文化的追求,推动采茶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进行外向型拓展。
(三)产业化发展,延长产业链,转化为经济价值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是国际社会的大趋势,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直接竞争的利器。赣南采茶戏要想重新获得认可和支持,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戏曲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因势利导的开发,逐步形成赣南采茶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和经验,并利用多种渠道营销赣南采茶戏,将赣南采茶戏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延长赣南采茶戏的艺术产业链。
(四)融入地方教育,促进校园教育传承
文化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社会通过教育将前人所累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和人文知识等传递给下一代。要大力弘扬赣南采茶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校园教育中融入传承精髓十分必要。在地方校园内,开展与采茶戏相关的活动、比赛等,让学生接受乡土乡情教育,零距离感受采茶戏的底蕴与魅力,将采茶戏文化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特色,赋予采茶戏文化崭新的内涵。
总而言之,想要使赣南采茶戏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就需要创新发展、扬优成势、打造品牌以及人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从而更好地将之重新激活,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好地丰富文化多元性,增强文化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研究现状及启示[J].民间文化,2012(2):158-160.
[2]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5):3-7.
[3]廖军.赣南采茶戏探究[J].南方文物,2001(4):23-28.
[4]郭玉军,司文.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及其启示[J].文化遗产,2015(4):1-12,157.
[5]高燕.国外保护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与启示[J].艺术百家,2016,32(5):60-64.
[6]万小毛,李姿丽.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分析[J].老区建设,2014(2):47-48.
[7]钟俊昆,魏丽英.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J].特区经济,2007,224(9):181-183.
[8]王伟,杨豪中,李岚,石晋京.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4):636-640.
[9]王亚菲,朱俊林.论赣南采茶戏的创新[J].农业考古,2013(2):160-167.
[10]钟俊昆,毕剑.从戏曲旅游看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以赣南客家采茶戏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188-190,194.
[11]张佩莺,钟海林.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7(2):42-44.
[12]吴璨,陈星.赣南采茶戏纳入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1):39-40.
作者简介:
桂美娜,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苏婕,女,江西赣州人,江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吴林,男,江西赣州人,江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刘文韬,男,新疆塔城人,江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陈亚琳,女,海南三亚人,江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