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

2019-05-12 15:11王学超
群文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村陕西

王学超

撒拉人家

撒拉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强悍、智慧的民族,现有10万多人,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黄河谷地。他们的先民是在元代中西交通大开的局面下由中亚撒马尔汗经丝绸之路迁来中国,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

相传在700多年前,一个名叫中亚细亚撒马尔汗的地方,居住着一个充满英雄业绩的部落,首领是阿合莽、尕勒莽兄弟。阿合莽兄弟俩率领族人出征作战,每次都能取胜;带领部落的人四处做生意,每次也都能发财。因此,部落人的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阿合莽、尕勒莽兄弟在众部落中的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可国王对他们兄弟二人却忌恨得把牙咬得格格响。国王和王公贵族们设下奸计,栽赃陷害,要把阿合莽兄弟置于死地。

兄弟二人得到先哲的启示,劝他们远走他乡,到东方寻找乐土。于是,阿合莽兄弟便率领族人进行了一次艰难、壮观的民族大迁徒。

他们牵上了一匹忠厚、善良的白骆驼,灌上了一罐清亮亮的故乡水,装上了一袋肥沃的故乡土,还带上了一部圣明的《古兰经》,这是因为撒拉尔人的信仰不能丢,要让先圣的智慧指引他们找到一片充满温暖和宁静的乐土。

涉过了二十九条恶水,穿过了二十九片密林,越过了二十九处大漠,终于到了循化境内黄河岸边乌土斯山上,这是他们将要翻越的第三十座大山了。

这时候天慢慢黑了下来,族人们忙碌着扎帐篷,生火做饭。突然有人发现驮经的骆驼不见了,大家赶忙点起松明火把,在山坡上四处寻找。寻到天亮,人们在街子河东面沙坡下,看见了一片绿色的芦苇,芦苇丛中有一池泉水。啊!那不是白骆驼吗?人们欣喜若狂地朝泉水跑去。可是跑到眼前一看,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洁白的石头。他们眺望这一带山水,五彩缤纷的霞光,把四周的红山紫岭涂染得神奇迷离,密林层层的群山上,紫气氤氲,金灿灿的黄河两岸,川道平坦,青山碧野中,鹿鸣雉啼,脚下碧浪滚滚,身上阳光融融。人们拿出故乡的水和泉水比试,两处泉水如出一源,一样的清亮亮,一样的甜醇。他们取出故乡的土和河边的土比试,两地的土壤竟一样重,一样肥沃。水脉相通,土脉相同!人们欢呼雀跃,哦,这就是千里寻找的乐土啊!

后来,撒拉族人向当地的藏族同胞求婚,实现了两个不同信仰的民族之间联姻,他们水乳交融的关系世代传为佳话。撒拉尔人根据藏族的要求,答应在庄廓围墙四角安放白色石头,并作为撒拉族的习俗一直传承。撒拉尔人每家每户自成一个院子,称为“庄廓”,传统房屋是篱笆楼,主要有木柱梁架,斜冒板梯,篱墙围体等。后来又发展成为土木结构为主的四合院,由堂屋、灶房、客房、围房四部组成。堂屋一般坐北朝南,撒拉尔人称为“撒日”,意即大房,還有一个意思就是“黄色”,所以撒拉尔人的雕梁画栋的现代房屋都是以黄色漆为主,金光灿灿,非常气派。

如今,走进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的撒拉人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木制的大房,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三合庭院式建筑,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南面正中建平顶大门。远远望去,房子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雕花层次分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房子挑檐椽子上又加了一道30公分的短椽子,称为“飞椽”,如一只栩栩如生的鸽子。相传,以前一个撒拉族大户人家盖房,房子落成之际,大户人家觉得伸出的椽子短了,与整座房子不协调,但又没办法处理,木工也很尴尬。这时,从远处飞来了一只鸽子落在了椽子头上,此时,木匠灵机一动,又做了30公分左右的短椽雕成鸽子的形象,续在挑檐椽子头,这样一来房子协调了很多,而且变得更气派了,大户人家看后十分满意。

眼前这栋木制的大房是从循化县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阿什江村按1:1的比例复制过来的。据现年80多岁的撒拉族韩学德老汉讲:“这栋大房是我爷爷在世时盖的,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韩学德老汉家,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载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历史。

1949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入驻循化县,时年8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二营160余名解放军战士,乘王福臣家的船在草滩坝渡黄河时遇险,被阿什江的撒拉族同胞解救;事后,解放军送了两面锦旗表示感谢!上面分别写着:“奋勇救船、全村光荣”,另一面锦旗上写着:“英雄救英雄”,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敬赠”。

走进这栋充满红色记忆的大房,由于受伊斯兰教文化、习俗的影响,其平面布局、建筑构造、装饰装修手法、建筑色彩等方面,无不烙有民族文化的痕迹,共八工(间),间架2.4米,内深3.3米,木制的门板和墙裙上雕刻着葡萄、百合、荷花、石榴、如意、白菜等象征美好寓意的花卉图案;木制的窗花由不同的横竖棂条组合出各种图案,最常见的设计成龟背纹、步步锦等图案,吸收了汉民族的文化,寓意长寿、步步高升、前途似锦,深受撒拉族人民的喜爱;窗下设炕,室外部分采用短屋檐,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从而使阳光射入整个室内,使室内始终保持明亮。

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撒拉人家的掌门人是韩进军,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循化撒拉人,在北京、循化、西宁从事撒拉餐饮已有数十年了。2018年,他应邀来到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具体经营撒拉人家。他说:“撒拉宴有其严格的上菜顺序,依次为:干果类(包括各色干果及盖碗茶);油炸类(包括馓子、油饼、鸡蛋糕、油搅团、油枣、软饼等);糖包类(包括糖包、油炸糖包、蜂窝包子等);菜包类(包括萝卜包子、洋芋包子、木塞尔包子等);肉食类(包括手抓、羊背子、羊里物、牛腩,白斩鸡等);菜汤类(包括碗菜、家常火锅、高香汤等);面食类(包括雀舌头、搓搓饭、搅团、尕面片、拉条等)”。在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撒拉人家,游客除了大快朵颐地品一品地地道道的撒拉宴,还能欣赏到反映撒拉族人民生产生活和民族历史的舞蹈《骆驼舞》《婚礼赞词》《哭嫁歌》《伐木号子》《打猎》《抛石舞》《摘花椒》《碰镯》等。

走出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撒拉人家,关上那扇木质大门,门头上方雕着缠缠绕绕的花与叶,轻轻闭上眼睛,能嗅到撒拉人家特有的香味,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再次走进这个撒拉人家。

粉汤羊血

到过陕西的人都知道:陕西有“三泡”,即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粉汤羊血泡馍,三泡即这三个名小吃。2018年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去陕西袁家村招商,粉汤羊血经营户董援朝听完招商介绍后立即报名,并于2018年10月来到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董援朝跟随姐姐董芳梅在陕西袁家村经营“粉汤羊血”多年,有丰富的烹饪技艺和经营经验。

据董援朝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百姓将粉汤羊血戏称为‘穷人乐,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老百姓自己饲养的羊为贴补家用,舍不得吃,屠宰后卖了,变几个钱,全家老少眼巴巴看着羊肉被卖走,嘴里吃不到一点腥味,无奈,家里的大人便想着法儿做一些羊杂烩,将羊血加工后,做成‘粉汤羊血让全家老小沾沾腥味,解解馋;因而在陕西有个顺口溜,吃了‘粉汤羊血,味道‘麻辣鲜,感觉‘玄又玄”。如今,这成了人们苦涩的回忆,也成了陕西一道名吃。

在陕西袁家村,董援朝和姐姐董芳梅开着一个面积约二十平米的店面,专门经营“粉汤羊血”,店面不大,经济效益非常好,平均每天卖1000碗左右,每碗1.5元,每天营业额高达1万余元,遇到節假日,营业额达到3万余元;这么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得益于董芳梅的公公经营着一家陕西名吃“水盆羊肉”,董芳梅嫁到丈夫家后,一边帮助丈夫、公公打理饭店生意,一边潜心学习、研究烹饪技艺,在丈夫一家人的支持下,打造出了“粉汤羊血”这道陕西名吃。

董援朝到了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后,凭着吃苦耐劳和精明能干的头脑,很快将“粉汤羊血”这道陕西名吃引入当地人的味蕾,成功打造了“粉汤养血”的品牌,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董援朝讲:“羊血性平,味咸,入脾经;主要有止血、祛瘀,解毒的功效,适宜各种人群食用;粉条里富含淀粉,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粉汤里饱满的味道,随味不破坏其他食材的味道。”

在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农民捍卫食品安全”不仅是一句口号,每天清晨,董援朝都亲自到屠宰场购买新鲜羊血,严格捍卫食品安全。

好的味道来源于好的原料和手艺。董援朝对调料、粉条的选择更是精益求精,针对当地人喜欢吃羊血和海东市平安区是“硒都”的优势,萌发了改进粉汤羊血的念头。2010年,青海省地质勘查局首次在平安———乐都一带,发现了84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其中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小峡、洪水泉富硒地区的硒含量一般在0.23- 0.44mg/kg,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水平。硒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是该组织目前唯一认定的防癌抗癌元素。海东市平安区成为“硒都”,农民养殖的羊和种植的马铃薯属于足硒产品,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粉汤羊血”的配制做了改进和创新,发挥在姐姐那儿学到的烹饪技艺,将红薯粉条改换成富硒洋芋粉条,并每碗加二两富硒羊肉片,这一创新受到青海食客的好评!如今,董援朝开的“粉汤羊血”店回头客逐步增多,相信不远的将来会与陕西袁家村的“粉汤羊血”相媲美。

猜你喜欢
家村陕西
美丽乡村背景下江西高安范家村改造提升设计
美丽的向家村
Research on Practical English Rhetoric Education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一个高等学府与一个村庄的碰撞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袁家村密码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LIFE IN THE CITY By Hatty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