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罗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的工程师通过4D打印创造了一种柔性轻质材料。基于3D打印的4D打印技术使用特殊材料和复杂设计来打印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在环境条件(如温度)发生变化时会随之改变。此次通过热量来调整特性的新“超材料”具有自然界中找不到的特性,能在被击打时保持刚性,该材料在22.8~90℃的温度区间内,刚性调节可以超过100倍,从而很好地控制减震。该材料还会像海绵一样变软以吸收震动。经4D打印后的材料可用于飞机和无人机的机翼、柔软机器人、微型植入式生物医疗装置等,能更好地实现减震和变形。
(图片来源:光明网)
日本东北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复合氢化物锂超离子导体。通过设计氢簇(复合阴离子)结构实现的这一新材料,对锂金属显示出了极高的稳定性,使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催生出迄今能量密度最高的全固态电池。该团队得到的新型固体电解质不仅拥有高离子导电性,且对锂金属也非常稳定,因此,对使用锂金属阳极的全固态电池来说是一个真正的突破。该突破不仅有助于未来找到基于复合氢化物的锂离子导体,还将开辟固体电解质材料领域的新趋势,得到的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有望促进高能量密度电化学装置的发展。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网)
韩国现代汽车美国公司(Hyundai Motor America)将推出其最新数字密钥(Digital Key)应用程序。该密钥是一款可下载的手机程序,可通过近场通信(NFC)检测经授权的手机,从而取代传统汽车钥匙。一旦经过授权,用户可在离汽车30m内锁定和解锁汽车、激活警报及启动发动机。其最多可供4位授权用户使用,用户可将首选设置存储在汽车中,当用户被车辆识别后,汽车会自动调整侧视镜、无线电预设、声音设置、座椅设置等。其还可让车主为共享用户设置功能权限及访问时间。未来,其还能实现车辆租赁、远程遥控自动停车等功能。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网)
德国保时捷(Porsche)公司决定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和收取停车费,实现停车费支付等微小交易的自动化。其将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车主可使用该卡进入停车场并进行出/入识别;传感器记录出/入时间并获取车主身份信息,从而生成准确的账单金额,并将其发送至用户指定的区块链钱包。此过程中,保时捷公司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定期向车主收取欠款,向停车场管理机构支付停车费。此外,保时捷公司的“You Owe Me”平台不仅可支付停车费及过路费,还可完成远程锁定和解锁车辆等任务,并用于支付电动汽车的充电费。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联合发布了世界首辆全尺寸自动驾驶电动公交车,其长12m,配备36个座位,最多可容纳近80名乘客。其在沃尔沃公司7900型电动公交车基础上增加了光探测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立体视觉相机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其配备的惯性管理单元可监测公交车转弯时或颠簸时的惯性力,助其在不平坦道路或急转弯时实现更平稳的行驶。此外,研制团队将开发一种基于OppCharge概念(用于车顶充电)的快速充电解决方案,车辆可在仓库和运行中自动充电,通过300kW的最大充电功率,在3~6min内即可充满电。
(图片来源:新华网)
由美国航天企业斯特拉托发射系统公司开发的世界最大飞机在美完成首次试飞。其采用双机身设计,拥有6台发动机,总重近230t,翼展约117m。飞机从莫哈韦航空航天港起飞,在莫哈韦沙漠上空飞行了2.5h,最高时速达304km/h,最高飞行海拔高度近5200m。任务团队进行了标准的飞行测试演练,执行了各种飞行控制操作以校准速度,并测试飞行控制系统。飞机在最高超过4500m的海拔高度进行了模拟着陆演练。据介绍,该飞机将来可携带不同类型的火箭从地面升空,作为一个移动发射平台,让火箭在高空点火、发射、脱离大气层,并将卫星送入轨道。
(图片来源:电子说)
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通过含氟自由基切割单壁碳纳米管,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制备出单层石墨烯纳米带,所申请的国际专利也于近日获得授权。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一步法获得单层石墨烯纳米带,其作为原电池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较进口产品可提升30%。这项技术颠覆了现有的基于石墨烯六元环结构的共价型氟碳结构,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兼具高电压和高容量的结构型氟化碳材料,能够在超大放电电流条件下稳定工作,且成本相比进口材料大幅度降低。目前,团队已经实现了新型氟化碳材料的稳定小批量生产。
(图片来源:中国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红外上转换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长期从事结构光场的非线性频率转换相关研究,先后研究了涡旋光束的倍频、和频过程中的传输、演化和守恒特性,并且发展了单光子结构光场的频率上转换探测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在上转换成像过程引入涡旋泵浦光,利用准相位匹配PPKTP晶体作为螺旋滤波和频率上转换介质,成功实现了红外光照射下物体边缘增强的上转换探测。同时,通过调控非线性过程中的相位匹配,实现了最高2.1倍的视场增强。该项技术在生物成像、模式识别及红外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图片来源:深圳先进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联合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方面获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在透明云母衬底上开发出高度柔性、稳定且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其最佳光电转换效率(PCE)为18.0%;弯曲半径小至5mm,在5000次弯曲循环后保持原有效率的91.7%。该材料具备的优良性能主要是由于云母层间的范德华力降低了衬底对PSC器件的机械约束,使其具有更高的机械弯曲性能。该工作为柔性电池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图片来源:环球网)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最新发现了一种红外隐身材料。该新材料坚固、轻便、可折叠,可以在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情况下躲过红外探测仪的“法眼”。研究人员首先制造了一种坚固但柔软的纳米纤维气凝胶薄膜,这种薄膜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将这种薄膜用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浸泡并进行防水处理,就得到一种轻薄、坚固、柔韧,但红外隐身性能优异的复合新材料。该新材料不仅可以用于红外隐身,还可以用作电子隔热材料、电池隔膜材料等,应用前景广阔。
(图片来源:新能源网)
南京工业大学刘晓勤、孙林兵教授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智能吸附剂,实现了对CO2的低能耗、可控式捕集,有望大幅降低工业过程中气体分离的能耗。研究人员先构建了一种具备光响应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再引入可吸附CO2的活性位点,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活性位点进行调试,最终实现了对CO2的可控性捕集。这种协同机制相较于传统的变温、变压吸附大大降低了能耗。新型吸附剂将来可应用于充满CO2的工业烟道,助力节能减排。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报)
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噪声团队在FL–52声学风洞顺利完成国内首次涵道尾桨气动噪声风洞试验。直升机涵道尾桨噪声风洞试验项目旨在为新型涵道尾桨降噪设计提供试验验证数据,并以此为契机,形成先进的涵道尾桨噪声测量试验技术。此类试验属于国内首次,本期试验模型和支撑系统均为气动院自主设计与加工制造,经过多次改进、优化模型制造工艺,修整传动轴系部件,顺利完成试验。由于涵道尾桨的工作状态与直升机旋翼相似,该试验为气动院后续直升机旋翼试验能力建设和试验技术发展积累了工程经验。
(图片来源:火箭院)
我国首台中低速磁浮智能巡检车在长沙下线。该车两侧造型神似猫头鹰,车身长5.81m、宽2.6m、高2.97m,可搭载6人检修工班,最高运行时速25km。其利用线路夜间维修的有限天窗时间,以时速5km的检测速度,依靠搭载的近40个高精度传感器和布置在周身的数个高清工业摄像机,对中低速磁浮线路情况进行CT扫描式的精细检测。该车在研发中攻克了柔性解耦连接技术,可实现磁浮轨道、接触轨几何参数高精度智能检测,并且具备大数据管理、数据在线分析和显示功能,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运维数据管理。
(图片来源:中船集团)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大型航标船下水。该船为全球首艘采用三维体验平台实现全船大规模三维设计交付物(三维“图纸”)建造的大型钢质船舶。该平台能够模拟船员在船上的行走、操作、运维,充分反映人在船上的行为,从而能够帮助船企在船舶设计阶段充分发现问题,缩短造船周期,提高造船质量。该船满足我国远海航区要求,能够在轻度冰况区域正常航行,设双主机、双可调桨主推进系统、艏部侧推器和动力定位系统。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广核1200t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H6009)顺利完成海试。该平台是目前国内最新型高端风电安装平台,配有DP1动力定位系统,1200t绕桩吊,是国内第一座桁架式齿轮齿条升降的风电安装平台。该平台设计总长94.5m,型宽43.3m,型深7.6m,设计吃水4.7m,桩腿长91.5m,最大作业水深60m,入CCS级,用于7MW及以下海上风机的安装作业。该平台具有极强的抗风和抗海流冲击能力,将以安全、高效、舒适服务于清洁能源海上风机的打桩、安装、维护等。
(图片来源:国资委)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彩虹– 4无人机在西北某地圆满完成航空物探试验飞行。试验飞行结果表明,彩虹– 4无无人机速度快,效率高,使用劳力少,能在短期内取得大面积区域的探测资料;并能克服不利的地理、地形及气候条件的限制,了解地球物理场随高度的变化情况,为解释地质构造现象和找矿提供更多的信息。据介绍,此次飞行为彩虹– 4无首次物探飞行,是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磁场测量技术系统研制”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