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娟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其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利用问题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是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利用数学问题创设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为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数学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教学
成功的教学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非常低下。数学的学习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进步,有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数学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对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的意义,相反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与解決数学问题的能力水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主要教学目标。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就会增强,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拓展学习思维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数学与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因素,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隐藏的问题。比如在小学数学“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出示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请同学说一说,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古代数学问题入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小学数学“可能性”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生活问题入手,首先,教师要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校艺术节活动”节目表演入手,这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然后教师进行问题的预设: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有哪些可能性?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探究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新课程改革背景所要求的,教师应利用生活化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探究性的问题练习,提升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学生思维的拓展需要打破常规,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对提升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设计探究性的问题练习,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选择求变求异的思维。比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的探究性练习题目: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将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充分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比如学生通过画辅助线,将不规则的四边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学生也可以通过割补的方式,将不规则四边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结语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模式,积极运用问题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一莲.如何通过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7(10).
[2]刘莉莉.自主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展[J].新课程(小学),2015(12).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