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元梅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谓的语文素养,就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可以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要结合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把语言知识比作食盐的话,那么教学情境就犹如含有食盐的美食。人们单吃食盐肯定是难以下咽,但是人们会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吃下很多食盐。学生单调地构建语言知识比较低效,但是学生会在教学情境中高效地构建语言知识,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北京的春节》,这节课讲述的是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特殊的分量。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认知能力,他们对春节肯定也有自己的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分享他们对春节的感知,分享他们过春节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的学生会分享他们在春节期间吃到的美食,有的学生会分享他们在春节期间到公园游玩的场景,有的学生会分享他们在春节期間与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有的学生会分享他们在春节期间走亲拜友的场景等。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均会得到提升。
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游戏活动对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学生总是能够轻易地被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所感染,学生会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情境扮演。即,引导学生将教材文本当作剧本,将自己当作演员,然后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直观地演绎出来。例如《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部分组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秦王、赵王、廉颇、蔺相如以及其他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直观地演绎出来。情境演绎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文理解能力、临时反应能力,均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你说我猜”的游戏活动。即,让学生分别解释词语和猜测词语。教师首先要在班级范围内选择一个解释词语的学生,然后教师随机出示词语,并且教师出示的词语只能由负责解释词语的学生看见。假设教师出示的词语是“同心协力”,那么学生可以解释道:四个字,比喻有共同的意愿和目标,在《将相和》一文中出现的,廉颇和蔺相如怎么样,赵国就会更加强盛……当学生解释到这里时,其他学生就会猜到答案。
三、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语文科目比作一个自行车,那么阅读和写作就像是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只有前轮和后轮协调运作,自行车才能平稳向前。相应地,阅读和写作同样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名篇佳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文本展开仿写。例如《白杨》,这篇文章主要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似之处。生活中很多动物或者植物的特点,都具备高尚之人拥有的品性。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的仿写。如学生可以借冬天的梅花,比喻越挫越勇,在困境中奋勇拼搏的人;如学生可以借莲花,比喻生长于恶劣环境,却洁身自好的人;如学生可以借冬青,比喻那些不畏艰难险阻的人等。当然,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知,选择不同的物体,展开写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读写结合等不同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丽华.感悟语言 传承文化: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国学教育研究[J].北方文学,2018(14).
[2]高玉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6(8).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