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增值点,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对策

2019-05-10 10:18马洪稳
新课程·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

马洪稳

摘 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到脑子里有表象,思想中有意向,但缺少合适的语言表达的情况。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将课文的内容当作阅读教学的内容,不结合文本语言一味空谈感受,不运用文本语言练习说话的情况也常存在,这也是造成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的主要原因。认为教师应深度挖掘现有文本,善于找准读练联系的文本增值点,科学发挥儿童模仿的天性,进行有效借鉴与创新教学,这是有效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文本增值点;功用与对策;两个层次;五个标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到脑子里有表象,思想中有意向,但缺少合适的语言表达的情况。究其原因,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指出,此种情况是学生只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但不会运用语言,只能算得上为“消极语言”的反映,这与既理解又能运用的“积极语言”是有区别与差距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将课文的内容当作阅读教学的内容,不结合文本语言一味空谈感受,不运用文本语言练习训练的情况也常存在,这也是造成了学生“积极语言”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①

如何促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由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变,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这的确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探究。笔者认为文本增值点是一座有效架设阅读教学通往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彼岸的桥梁,若能善于挖掘并利用文本增值点,将有效地解决“肚子里有话倒不出来”的尴尬情况。

一、文本增值点的含义与功用

(一)文本增值点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文本,狭义上是指能集中體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教科书,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一般主要侧重在阅读材料;广义上则为一切可供阅读的材料。本文中的文本增值点指阅读文本中对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价值的训练结合点。

(二)文本增值点的功用

文本增值点是密切联系阅读教学,通往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彼岸的一座有效桥梁,它既能让学生掌握阅读需掌握的关注点,又能同时习得写话或习作的技巧。教师通过借助文本中有增值作用的活生生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读中悟练,读中仿练,练中借鉴与体会,使阅读和写话或习作之间互相渗透与促进,学生在语言训练中能做到有章法可依,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解决读与练相脱离的问题。教师如能捕捉文本增值点,也能进一步做到深度解读与挖掘文本,发挥文本的最大价值。

二、实施文本增值点的原则与对策

(一)选择原则

1.利于实现写话或习作目标的原则

时刻关注学年写话或习作训练目标,这是我们解读文本时捕捉文本增值点的前提。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在语言表达方式,还是在文章结构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如果我们面面俱到,不关注学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的总要求和阶段性要求,学生的写话或习作训练只会出现随意性,而忽略阶段性与系统性。

2.利于参照与提升的原则

文本增值点可以是文章的立意、写法或构思,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句式或典型片段。文本增值点应真正成为联系阅读与写话或习作双向沟通的桥梁,应起到有效地为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服务。在写话或习作训练过程中,它能成为活生生的参照例子或成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的源泉。

(二)实施对策

郭沫若老先生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于有法之后求变化。”从无法到得法,从得法到变化这两个阶段,是我们实施利用文本增值点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要求实现的两个层次。前一层次主要是通过发挥儿童模仿学习的手段来实现得法,后一层次则是以文本增值点为基础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实现求变化,求创新的目标。这两个层次中前者是语言文字表达的基础,是学生阅读后活学活用,在模仿中练习,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后者是对文本进一步地挖掘,促使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提升。这两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五个标高”循序渐进训练来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1.于无法之中求得法——二个标高

每一个有写作体验的人,回忆自己的写作成长史,可以发现自己写文章,无一不是从自己阅读过的大量文本中择优模仿出来的。学习写作的本质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写作技法的获取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模仿,来完成迁移和内化。②模仿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规律,是小学生从无法到得法的重要途径。文本增值点则是小学生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模仿的重要对象。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围绕以下两方面训练实现标高。

(1)模仿语言

语言要在运用中掌握。组织语言操练,就是为了把书本上精美的语言经过实际运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成为他们的财富。这是积累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主要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要捕捉句式和修辞运用方面的文本增值点进行模拟积累与内化。

在一、二年级的部编版文本中,我们可以用来训练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文本增值点其实也不少。如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描写葡萄结果多与色彩多的语句,采用分总的写法,这不失为让学生训练提升语言表达力的结合点,我们可以尝试作如下的语言训练提升练习:

文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仿说: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天上的云,有的像 , 。

而在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笔者也关注到文本用上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排比句式来描写喜鹊站在窝边的一系列活动:我看见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我把这定为语言训练的文本增值点让学生进行模仿拓展训练,引导他们想象当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了,放学后值日生忙起来了,体育课上一场球赛正激烈地进行着等等情景,尝试让学生练说该排比句式。在人教版教材中这类的文本增值点数不胜枚举。

(2)模仿技法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我们可在模仿句段的基础上组织加强语言的运用外,文章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也可为学生提供写话、习作的范本。模仿技法,是在模仿语言基础上的又一个标高,它可以包括模仿文章的结构、写法或者写作顺序。我们可在这三方面进行挖掘成为文本增值点,让学生有法可依,真正发挥文本的作用,达到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甚至会模仿自己喜欢的作家风格。

2.于有法之后求变化——三个标高

当学生通过借助文本增值点发挥模仿借鉴的魅力时了解到写话、习作的基本技法时,要想摆脱别人的思想而形成自己的想法,仍需在原来的模仿基础上求变化,求创新。正如郭老所说:“于有法之后求变化。”这方面要利用文本增值点进行挖掘设计新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补写、续写或改写,使能有机地运用并掌握积累的语言表达方式或习作技法。

(1)补写空白

补写空白要求我们捕捉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文中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作为文本增值点,让学生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尝试在以下文本中捕捉文本增值点进行训练,见下表。

(2)续写结局

续写结局前提要求学生必须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然后放飞想象,对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命运等的发展、结局进行大胆合理的续写。③比如五年级《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剧本,我们可以根据结局这个文本增值点要求,再根据剧本的特点进行续编:屋外的风渐渐小了,三个德国军官走远了,杰奎琳端着熄灭了的蜡烛从楼梯上下来。伯诺德一家这个时候又有什么精彩的对话呢?

契诃夫在《凡卡》一文设计了这样的结局: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我们可以将此作为文本增值点,想象凡卡梦醒之后的场景。

(3)改写情节或体裁

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习作训练。学习了《半截蜡烛》这剧本后,我们可以将《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成改编课本剧;我们可以把常识性说明文《鲸》设计为《鲸的自述》介绍鲸的生活习性;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改写《桥》情节,设计出现老汉离开了而孩子存活了下来等情节。

综上所述,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挖掘文本,捕捉挖掘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文本增值点,促进他们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将阅读与写话或习作之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地落实两个层次、五个标高的系统训练,实现学生在写话或习作训练中于无法中求得法,得法之中求变化的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侯溪萍.走进名师课堂.小学语文[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孙素英.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阮美好.語文教师的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注释:

①金感芳.小学语文精彩教学片断赏析[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②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可以这样教作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③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检测试题
巧借教材设点 活练说话训练
低年段的“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