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旭
竹韵前年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信心百倍地独闯北京。她是学外语的,很希望找一家有名气的文化单位。竹韵马不停蹄地应聘,可是,要她的单位她看不上,她看上的单位人家不要她。
这样挺了三个月,竹韵只得降低择业标准,在昌平一家外文公司谋了一份职。勉强工作了两个月,竹韵实在难以忍受老板蹩脚的管理水平,把老板炒了。一个月后,在朋友的介绍下,竹韵到一家生活類杂志社当编辑。一个月下来,竹韵的上稿量很低。尽管总编一再鼓励竹韵,可她还是感到难过。
竹韵无颜再在杂志社待下去,辞职后到延庆一家私立中学当英语老师。竹韵深信,在大学里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她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因此,竹韵向校长申请当班主任。校长是一个比较慈祥的中年人,早年也是只身闯北京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同意了竹韵的申请。然而,尽管竹韵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一个学期教下来,她所带的班级在全年级期末考试排名中倒数第三,竹韵彻底蔫了。
更令竹韵伤心的是:校长把竹韵叫去,一脸凝重地告诉她,她不能再担任班主任。竹韵问:“是不是因为这次考试失利?”校长说:“事情的起因的确是这次考试失利。”校长说着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竹韵的反应,见竹韵有些激动,他便改变语气说:“当然,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不能因为一次失利就全盘否定。可是,你得从学校的大局考虑。跟你直说了吧,上午十多个学生家长找到我,要求帮他们的孩子调到好班级。你知道,学期中途这么多学生调班肯定不行。可是,如果我不答应,他们则要求换班主任……”竹韵再也听不下去了,打断校长的话说:“校长,求求你,再给我一个机会吧。您是过来人,比谁都更了解‘北漂创业打拼的艰辛。请您相信我,我一定好好努力,我一定会干出好成绩的。”最后,校长一再鼓励竹韵,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从最底层干起,也许会让她成长得更快。
回到租住屋,竹韵放声大哭。不知过了多久,肚子的叫唤才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没吃饭。竹韵走到穿衣镜前,准备简单梳妆一下出去吃饭,陡然,她发现镜中的自己满脸憔悴。竹韵问自己:这是我吗?那个意气风发的女孩哪去了?那个踌躇满志的姑娘哪去了?也正是从这天起,竹韵常无事对镜自怜,看着看着她就不由自主地冷笑起来,似乎镜中人不是她自己,镜子外的人也不是她自己。竹韵感到对自己陌生起来。
竹韵工作的时候倒还能撑得住,可下班了之后,她就会不自觉地陷入“镜宫”中,总感到这个世界太没意思了。朋友们见竹韵这个样子,知道她是遭受了接二连三的失败打击,心里转不弯来。其实,竹韵也知道朋友们说得对,可她心里的那道弯就是转不过来。
竹韵初入社会,满怀激情和信心,却屡遭铩羽,从而挫伤了她的信心和锐气。人一旦受到某种打击和灾难,精神状态是非常糟的,恰在这时,她对镜梳妆,失败的痛苦感受与糟糕的面容成了她否认自己的“祸首”,所以她才会不断对镜自照,而越照越觉得不像自己。竹韵原本是一个要强又自信的女孩,因此她不愿接受失败的自己。可现实是,这失败的人不是她又是谁呢?于是,她在这种矛盾、迷茫中不仅否认镜中的自己,也否认现实中的自己,因而有了她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恐惧心理。其实,这是竹韵不敢面对现实,逃避残酷现实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出了问题,于是她把现实也虚化起来。像竹韵这样的心理反差,有个术语叫“人格解体”,也就是说,她把一个完整的人,分成主客两部分,主客对阵,她对自己不认同,对现实不认同,不过是心理矛盾得不到统一协调的表现。
现实中的竹韵们,勇敢面对现实吧。你们不过刚入职场,生活刚刚开始,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有的是时间让你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青山不因遇雪而苍老,湘水岂惧曲折而改道。只有屡败屡战的人,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逃避现实,回避失败,不是勇者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