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祥
摘 要:体育教学,顾名思义。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身体的,二是育人的。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只注重传授体育知识,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而忽略了体育的育人功能,这是大多数体育工作者不太注意的,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具体教学事例,把“体”与“育”的关系简单的剖析出来,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让学生的体育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 “育” 观念 目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88-01
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锻炼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需求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对体育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以锻炼身体为目的上了,他们觉得体育教学应更多的是“体”和“育”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合格更达标的体育人才,这个理念的形成无疑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理解体育中“体”和“育”的关系,而如何理解这层关系呢?
1 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要摒弃重“体”轻“育”的老套路线,“体”“育”结合
谈到体育,人们的的意识里就是锻炼身体,把体质提高上去,就达到体育的目的。就连天天教学的体育老师大多也这么认为,至于育人那是班主任或其它学科教师的事,跟体育无关,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体育,不但要育体,还要育人,只有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体育教师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就又回到了老套的体育教学路线上去了,每节课活动排的满满的,运动量与动动强度大,学生锻炼的大汗淋淋,按时的完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样下来的一节课看似是一节好课,其实不过是一节育体课,不是一节育人课。如何才能更好的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我们体育教学所要追求的,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不要一味在学生体质上下文件,要灌输他们一种理念,一种终身体育,天天体育的理念,我们不只是教会他们运动,更要教会他们想运动,只有他们自己去运动了,才达到了育人育体的目的。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觉得体育就是锻炼学生体质的教育,在课上安排了较多的跑、跳、投练习,认为只要把学生的体质增强了,就达了体育教学的目的。我就以学校的一节速度课为例:老师安排的内容是短距离200米跑,采用比赛的形式,同学们奋勇争先,兴致很高,很顺利的完成了,达到了很好的锻炼效果。可再进行第二个的时候,学生开始偃旗息鼓,无精打采,叫苦叫累,沒几个愿意的。这么老师进行的策略是强制进行,最后学生也完成了,但效果却大打折扣,课后与这位老师交流起来,他认为体育课就是这样上,很多体育项目就是累,学生就是不愿意做,我只能强制,要不然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了。我听了他的解释后,就说你这一节课就是完全的一节“育体”课,而且效果不好,学生在完成第一次练习后,你应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从优秀体育运动员的坚忍不拔的体育品质出发,简单的说几句,效果立即就会发生转变,但你这样强制,只会适得其反。再者第一个练习完成后,要作适时的总结,对跑步中违规违纪的同学要及时指正,不能任意孤行。没有指正,没有评判,没有鼓励,没有表扬,没有思想教育,根本就谈不上育人,就育体效果也不好。试想我们体育教师是什么?是四肢发达,只会打球跑步的四肢动物?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如果我们只增强学生体质,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又有什么人生价值呢?
2 “体”是手段,育是目的,要让 “育”来指导“体”的教学
一节的好的体育课就是“体”与“育”完美结合的课。课中要在身体锻炼的同时育人,在育人中加强身体锻炼,那才是我们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是我们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
我们可在上课开始安排好本节内容后,强化一下学生在体育精神、道德品质、安全、毅力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心中有了这些方面的意识,在课中自然而然的就起到了育人的作用。下课前做完放松活动后,给学生三分钟的反思时间,回想一下这节课自己的表现,然后作一下自我总结,自我检讨。老师不适时机的对本节课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对课中调皮违反纪律的学生适当教育,同时灌输他们注意安全、公平竞争,遵守体育道德的意识。再如在一些体育游戏或以接力这样的体育课,在游戏或接力开始时,我们最好对学生进行几分钟的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安全教育。比如,游戏《迎面接力》活动,在说完规则后,可以加上几点要求:一是让学生明白一支队伍就是一个团队,一定要配合;二是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三是在比赛中一定要多动脑,依据游戏规则来完成游戏,不能做违犯游戏规则的事;四是一定注意保护别人和自我保护,危险的动作不要做,危害到自己的动作要提前预判,做到安全第一。学生们听明白后,就开始游戏,这样游戏的效果会很突出,很规范。在游戏结束后,我们再适时总结:一要及时表扬一下优胜队伍,表扬他们在游戏中团结合作、积极拼搏的体育精神;二是鼓励一下失败的一方,让他们注意总结经验,不气馁、不放弃,知耻而后勇,找出不足,争取下次胜利;三是教育一下比赛双方,强者要不骄不躁,弱者要自强不息,并且要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争取更大进步。
总之,体育课堂要改革、要前进, 就应多考虑“体”与“育”的结合,多在“育”上下功夫,以“体”为手段,以“育”为目的。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把体育教学更好的服务到学校,服务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