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红
摘 要: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生活阅历缺乏,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常常词不达意,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因此不断优化和完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立足新课标的视角,提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教学;教学水平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来都是语文老师广泛关注度的热点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身心发育还不健全,再加上作文素材积累有限,因此要想完成一篇質量较好的作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另外,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结合教材中的作文知识进行课堂讲解,然后让学生课下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可以全面地将作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急需语文老师通过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实施现代化的作文教学策略来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前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小学生生活阅历匮乏,缺少写作的素材。而要想有效改善小学生的这种写作困境,首先,老师要多为他们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小学生将课堂写作学习拓展到社会实践中去,从而在拓展视野、见识的同时,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同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定期带领小学生去参观一些名胜古迹、艺术展览等,让小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心态,去发现生活中一些丰富多彩的写作元素,并将其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其次,老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多为小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通过拓展小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来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同时,还要教会小学生正确的素材积累方法,如记读书笔记、摘抄、写日记、写随感等方法。总之,要从多个层面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为今后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这些经典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对于教学来说,尤其对于语文写作教学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全面发展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老师也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施写作教学。
首先,老师要加强小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涉及的知识越多,小学生受到的文化熏陶程度就越深,那么语文写作功底也就越深厚。例如当我们学习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文章后,老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森林报·春夏秋冬》《80天环游世界》《会飞的伙伴》等优秀的课外读物。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重点以及难点的理解深度,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拟人、比喻等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具体应用,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老师还要教会学生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来积累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通过文本学习或者课外阅读发现一些好词好句,与学生一起探讨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拓写、改写练习等。模仿他们的写作结构、模仿他们的名言警句、模仿他们的遣词造句等,但不能抄写,告诉学生写作的灵感要依靠自己,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思维角度不同,那么感悟和写作角度也是不同的。
三、师生互动,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通过大量阅读小学生的作文我们可以发现,作文中情感的融入,会使得文章质量有很大的提升。文章中融入真情实感会使得文章朗朗上口、情境丰富、人物性格鲜明;而如果一篇文章只是应付了事地去写,就会非常生硬、死板,甚至整个结构布局都非常平淡或混乱。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也要充分认识到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老师要在作文修改中倾注情感,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发现其优点、指正其不足,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去进行评价。其次,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积极融入学生的群体活动中,用自己的行为情感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和学习的美好,进而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进行写作。另外,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多锻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其根据文本内涵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情感,去学习作者的情感表达方法,从而将这种情感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让自己的文章也有血有肉,情感充沛。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全面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基础,更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保障。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让每一名小学生的作文都写得精彩万分,每一节作文课堂都活力十足。
参考文献:
[1]刘冬梅.探寻作文教学新路径,构建作文高效新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9).
[2]张小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的探讨[J].课外语文,2018(28).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