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健
摘 要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深刻变革,同时也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显著,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探究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切实可行的微信公众平台工作模式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4-0037-03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较大冲击。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改革应顺势而为,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开展工作。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手机网民达7.88亿,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最高,达到27.9%,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大为24.8%。微信朋友圈使用率在社交应用中排名第一,用户使用率为86.9%,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QQ和微博。微信是新媒体的活跃代表,微信公众平台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小程序等多种载体吸引受众,推送内容传播信息,是良好的传播渠道。
1 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
“无日不网,无网不在”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搭建了一个即时互动交流的开放平台,这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一方面,知识讯息传播更加便捷,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传导媒介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满足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学生通过平台互动表达观点、凸显个性化需求;平台搜集用户反馈留言分享用户观点,从而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反馈和留言。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地位,通过多种传媒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让用户自觉接受信息、挖掘信息、产生互动。平台交互的平等性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搭起了桥梁,学生借助虚拟网络更容易敞开心扉向教育者发起疑问,表露思想困惑,教师通过答疑解惑增强师生互信。微信公众平台能够起到宣传示范、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等作用,通过正面舆论引导契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舆论热点,发挥舆情主导功能。通过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微信公众平台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娱乐休闲进行软处理而不是硬宣传,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从而实现强化教育的效果。
2 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类微信公众平台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发挥理论传播功能。为了更好地拓展理论创新成果的传播方式,微信平台通过微视频、留言互动和图文并茂的理论学习文章,以及漫画、动画等便于理解的方式来缩短理论与学生的距离感。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意内容与方式的选用。微信公众号采取点对点的推送方式,如果推送内容不吸引人,或过于雷同,被取关的概率很高。如果推送内容不能够走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即便学生关注对所推送的内容并不浏览,也起不到教育作用。因此必须对所选主题进行深加工,确保传播信息的品质,即使是同类信息内容也要注重编辑方式,对选材进行二次创作,增加可读性。平台日常维护中要增加互动,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例如学生作品展示、留言互动、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也让学生获得更多被尊重和认可的机会。
3 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近年一直保持爆发式的增长趋势但多数公众号仍停留在“有”的层面没达到“优”的目标。如何更好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类微信公众平台需要持续探索。
3.1 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类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模式开展队伍建设,由负责教师进行日常管理,承担选材指导和推送内容审核工作;组建学生团队进行采编。负责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坚持党性原则确保政治正确;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熟悉,深入了解学情与学生需求。学生团队可以通过兴趣培养逐步使其具备较强的编辑能力,紧跟新媒体发展潮流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为保证公众号信息质量与素材来源的稳定性,既要支持内容原创,除内部创作外还应对外邀稿,择优推送;也鼓励学生团队对外采稿,挖掘身边起到积极影响作用的人和事,保证信息来源。
2)规范推送时间。合理的推送时间能够提升信息的浏览量,要充分考虑学生作息时间,符合学生生活节奏,以增加用户黏性。据思想政治教育类微信公众平台“政在思考”問卷调查显示,学生浏览公众号信息的时间集中在晚上和中午的休息时间(表1),因此公众号应尽量在中午和晚上安排定点推送。
3)优化栏目设置。不常用的栏目要撤并,栏目设置提倡简明,学生能在公众号内迅速找到所需信息。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数据调整平台建设,例如分析取消和订阅情况,历史文章查询次数,热门搜索关键词等。通过数据分析,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和行为习惯,改善微信推送方式和内容,摸索公众平台更为合理的运营模式。做好线下调研和分析,通过谈话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偏好调整栏目设置。
3.2 明确公众号定位,拓展德育内容
微信公众号的受众明确,能够实现精准推送。因此公众号必须定位清晰,突出平台特色,避免功能重复。思想政治教育类微信公众平台侧重于开展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引导,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该突出定位。内容选择的主要侧重点是通过信息传播不断坚定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及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点。内容涵盖历史事件回顾、当前社会热点剖析等,挖掘教材知识与现实社会新闻的交汇点,将国家大事、社会难事、感人故事等事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与价值澄清的基础上,而要进一步呈现观点较辨与价值选择,引发学生深层次共鸣,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中实现价值引领作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类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在关注政治性、教育性的同时聚焦学生实际需求,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从微信公众号用户数量变化看,增粉与掉粉同步存在。根据“政在思考”问卷调查学生微信订阅公众号数量一题显示(表2)学生面对众多微信公众号,会根据喜好变化公众号的选择,只有满足学生现实需求的公众号才能引起学生关注并建立长久联系。这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类公众号推送内容对于我们的学生必须存在价值,否则即便学生一时关注若不能发现其价值也会取消关注,或变为僵尸粉。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类公众号出现的关注量不少,阅读量不多的尴尬处境。我们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类公众号不同于商业号和营销号,不片面追求关注量和阅读量。根据问卷调查学生转发或点赞“政在思考”微信公众号原因分析一题显示(表3),排在前两位的原因是知识实用和内容有趣,公众号不能强制学生接受,还是应长期坚持、保证质量,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需求,挖掘学生兴趣,伴随学生成长,在获得学生关注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学生生活中形成话题,通过长期积累实现品牌固化,不因一段时间的掉粉就丧失做好公众号的信心。
中央16号文件指出,“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类公众号可利用重大节假日烘托气氛,拓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增加同学生线上线下的互动,调节推送内容与风格,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严肃呆板的刻板模样。
3.3 锁定课程,服务教学内容
线上内容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既可是知识观点的补充,也可是延伸阅读或问题讨论。对于课堂上不便于呈现或展示效果不理想或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补充内容可通过公众号传递给学生,给予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以满足,让公众号成为延伸到网络的第三课堂。如在讲授法律部分内容时,教师安排学生观看电影《全民目击》,并在微信公众号“政在思考”上进行内容推送,针对电影中反映的法律问题提出疑问并请同学们留言回答。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发表观点看法,教师在留言区点评,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统一做出回应,较好地实现了线上线下互通。在讲授改革开放部分内容时,教师布置学生以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制作PPT,将优秀作品在公众号上进行展播。学生线下通过自己制作PPT深入了解所学内容,线上优秀作品的示范又为学生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
3.4 多方合作形成联动体系
为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联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类公众号应与校园广播站、网站、贴吧、社团等学校宣传窗口建立长期合作,共同助力形成校园文化传播的完整体系。
此外,公众号运营团队要关注其他影响较大、传播效果好的微信公众号,比如“共青团中央”,学习规范的运营模式、先进的手段方式,既做出自己的特色有所侧重,也不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同等规模和类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公众号可相互推广,更大范围地提高公众号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6-347.
[2]王爽.新媒體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2018-07].www.cnnic.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