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善伟 孙丽娜
【摘 要】目的:探究将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小儿癫痫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数据库时间段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所有癫痫患儿的一般资料,按照实验要求录入其中74例患儿开展研究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实验组(n=37)。对照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应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评价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86.49%(32/37),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64.86%(24/37),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时,应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会对患儿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乙拉西坦;癫痫;丙戊酸钠;治疗方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dium valproate and levetiracetam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general data of all children with epilepsy from April 2018 to October 2018 in our database were selected. 74 children were enroll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s (n= 37)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37).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odium valproate. The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evetiracetam.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6.49% (32/37), whil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4.86% (24/37).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treatment with levetiraceta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does not cause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to children, and has high therapeutic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levetiracetam; epilepsy; sodium valproate; treatment regimen
【中圖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0-01
小儿癫痫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疾病,属于一种儿童癫痫[1]。这种病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并且男性患儿的发病率较女性儿童来说明显更高,同时这种病症与患者的年龄也与有一定的相关性,在8-9岁的男童中发病较高[2]。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病症在16岁以后会逐渐缓解或消退,多数患儿预后良好。而癫痫属于一种临床上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儿童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全身痉挛以及短暂意识障碍为主。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小儿的脑组织往往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频繁受到癫痫影响,则会导致儿童的脑组织受损,进一步引起患儿出现神经元受损的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同时也有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面部偏侧运动发作状况,主要以强直阵挛为主,所以在临床上需要进行及时治疗,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3]。探究将左乙拉西坦剂应用于治疗癫痫中的不良反应,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数据库时间段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所有癫痫患儿的一般资料,按照实验要求录入其中74例患儿开展研究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实验组(n=37)。对照组中患儿的性别信息为(男:18例;女:19例),患儿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6-13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9.4±1.6);实验组中患儿的性别信息为(男:20例;女:17例),患儿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5-13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10.2±1.5);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经临床体检确认为癫痫症状;患儿不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遗传疾病患儿;在本次研究开展前三个月未接受过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患儿无法接受治疗后随访调查;患儿家属不同意本次研究;患儿具有正常认知功能或存在相关遗传疾病。
所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表示支持,患儿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其个体资料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良好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患儿的首次用药剂量数据设置为15mg/kg,每日分2次服用,患儿的用药剂量不可超过20-30mg/kg。实验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患儿的首次剂量控制为10mg/kg,每日分两次用药,总剂量不可超过30mg/kg。
治疗完成后,对患儿的各项功能状况进行复查评价,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1.4 评价标准 痊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见癫痫再次发作状况。有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控制,癫痫发作频率减少3/4以上。无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其癫痫发作频率未见减少或减少量不足1/4。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86.49%(32/37),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64.86%(24/37),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患者大脑发生突发性以及短暂性的功能障碍的疾病,而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还尚不成熟,所以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更容易发生癫痫症状,进而导致癫痫,成为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疾病[4]。在相关临床研究中显示,癫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还尚不明确,并且学术界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就目前以神经元电生理学说为主。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人员认为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患者体内的新型胶质细胞和大脑皮质发育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并且患者的神经细胞营养因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癫痫的发病状况,借此为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而在其阳关临床研究中显示[5],遗传病症与癫痫发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癫痫在临床上但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神经破坏性,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以及认知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儿童处于发育期,大脑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依旧处于稚嫩状态所以在发生癫痫时还应当积极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患儿的机体发育,以提高治疗效果。
丙戊酸钠属于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这种药物不含有氮元素,主要通过促进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浓度升高,来抑制患者的神经元异常放电状况[6]。同时这种药物能够较为轻易的通过血脑屏障,进一步增加患者脑内的GABA合成,并减少其降解,通过激活谷氨酸脱氢酶的方式使其脑中浓度升高,进一步降低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性而起到抗惊厥的效果。这种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主要为主动饱和机制,其最大穿透浓度为75mg/L,而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mg/L,所以根据其数据来看,这种药物能在保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基础上,穿透血脑屏障以达到治疗的效果[7]。而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当积极监测患者的肝功能,避免对患儿造成肝损害的状况。
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这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主要是通过与患者大脑囊泡蛋白sv2a进行结合,而起到良好的痫性电位抑制效果,其高亲和性能能够保证抑制效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这种药物还能够有效解除患者体内的甘氨酸能神经元抑制,增强神经中枢的抑制作用,将其与丙戊酸钠进行联合应用,有助于两种药物的功能配合,进一步抑制患者的神经中枢异常兴奋和放电状况,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除此之外,这种药物还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大脑皮层GABA进行阻断,使受体下调滞留于患者海马区,增强其抑制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左乙拉西坦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并且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将其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患儿的癫痫症状,同时不会对儿童造成明显的不良用药反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积极的互相促进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86.49%(32/37),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64.86%(24/37)。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基础上,患者的神经系统改善状况较单一用药来说更为有效,并且两种药物均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所以并未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用药不良反应。而在刘丕松,幸鸿宇[8]研究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2.80%,而单纯用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0%左右,所以可见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其研究结果从侧面证明了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应用价值。但两次研究均存在纳入患者例数较少的状况,两次研究例数纳入均为70例左右,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从病例数的角度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采取更大样本的实验来明确两种药物的应用价值,已获得最为准确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实验中,应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五例患者出现了治疗无效的状况。部分研究中显示,将这两种药物应用于治疗强直性和全面性强制阵挛效果较差。所以对于部分患者应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依旧无法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实际应用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儿童癫痫类型进行病症分析,根据儿童的具体病症发展和癫痫类型,选择相应的癫痫治疗方案,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时,应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会对患儿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王加朋,梁彩艳.丙戊酸钠、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分别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05):687-690.
林岚,王晓燕,杨淑,唐浩,梅茸.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3):4634-4637.
李学超,王建忠,张冬艳,王淼,张芳,高宇.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或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9):4106-4109.
麦少珍,何敬成,杜斌.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07):908-910.
李淑芸,张鹏.丙戊酸钠注射液与左乙拉西坦联合对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影响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01):107-109.
李龍宽,谢娟,张玲敏,张家兴,钱鑫,吴斯,王清忱.左乙拉西坦及奥卡西平对癫痫患儿丙戊酸钠及其代谢产物2-丙基-2-戊烯酸血药浓度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01):41-45.
孙贵玉.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治疗BECTS的疗效及对患儿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4):1189-1193.
刘丕松,幸鸿宇.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70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