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

2019-05-09 11:48钟林春张铃宝王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糖尿病

钟林春 张铃宝 王琼

[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该次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102例,分研究组(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51例,评估两组血糖改善度、并发症率与有效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血糖改善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PG(6.62±1.34)mmol/L、2 hPG(8.23±1.46)mmol/L与HbAlc(6.29±0.37)%均低对照组(8.15±1.07)mmol/L、(9.27±1.51)mmol/L与(7.43±0.56),研究组有效率(96.07%)高于对照组(84.31%),研究组并发症率(5.88%)低于对照组(19.6%)(P<0.05)。结论 对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将其血糖控制于合理范围,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结石性胆囊炎;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116-02

临床常见消化胆道系统疾病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胆囊颈部或内部发生病变,往往表现为腹痛腹胀等症状,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则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均下降,其血糖长时间处高状态极易造成胆道感染,若不能对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则极易造成病情恶化,严重者可能威胁生命健康。临床对该疾病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围术期其与家属极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切实采用有效干预措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重要意义[1]。为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该次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102例,研究组(n=51):男29例,女22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9.83±8.67)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为(6.34±2.51)年;对照组(n=51):男30例,女21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为(48.61±8.5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为(6.15±2.36)年。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切实做好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与饮食指导等常规措施。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点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入院详细向患者与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与规章制度,评估其病情后制定针对性护方案,定期开展健康宣教纾解患者负性情绪,加强其与家属对该疾病与手术流程认识,将以往手术成功案例详解介绍给患者,帮助其树立疾病康复信心,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提高治疗依从性[2]。

②术中护理:首先为患者营造舒适手术室环境,合理调节温度与湿度,手术时需保护患者隐私部位,适当按摩其下肢促进局部血液流畅,同时整个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采用无菌加盖巾对患者手术切口加以保护,避免产生交叉感染情况。其次,术中需严格遵医嘱对患者输液,将液体输量控制于合理范围,详细记录其输入量,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③术后护理:术后采用加温生理盐水清洗患者皮肤表面血迹或消毒液,促进其麻醉意识能早期恢复,待麻醉清醒则需告知患者手术成功消息,实时监测其血糖改善情况,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术口纱布,避免患者发生感染。其次,嘱咐患者保持营养均衡,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禁忌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同时以其病情康复为基点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适当增减运动量,加强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3]。

1.3  观察指标

两组血糖改善度、并发症率与有效率对比血糖改善度: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并发症率:术后发生感染、胆瘘与出血[4]。

有效率:以患者病情實际情况为基点,显效:各症状基本消失,经X片检查发现,无结石,空腹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伤口愈合良好;有效:各症状好转,空腹血糖值比正常值稍高;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病情加重[5]。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血糖改善度(x±s)表示,t检验。并发症率与有效率[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改善度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有效率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率

研究组(n=51)发生感染有1例,胆瘘有1例,出血有1例,发生率为5.88%;对照组(n=51)发生感染有5例,胆瘘有2例,出血有3例,发生率为19.60%,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并发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 8,P=0.037 6)。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消化胆道系统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细菌入侵或胆囊管堵塞导致胆囊炎感染,该疾病患者往往表现为腹胀、腹部放射性疼痛或绞痛,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则对患者生命健康极易产生直接影响。随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手术为主,但围术期间存在护理风险导致切口极易发生感染,影响手术效果。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对该疾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将其血糖控制于合理范围,该项护理措施属于精细化或系统性手术护理模式,其以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为基点切实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术前全面评估其生理与心理状态,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加强其与家属对该疾病与治疗流程認识,讲解以往治疗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疾病康复信心,同时纾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6]。

其次,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展开手术,做好患者隐私部位保护工作,同时合理指导患者体位,使其具有舒适感,详细记录液体输入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异常及时处理。另外,术后需实时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待麻醉清醒告知其手术成功消息,嘱咐患者保持营养均衡,增加维生素与高蛋白摄入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同时严格按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其术口纱布,避免发生切口感染情况,并且告知患者及时调整心态,根据病情康复情况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加强自身免疫力,促进病情早期康复。

除此之外,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详细记录患者基础资料,告知其定期回医院复诊,有异常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同时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作息规律,遵循循序渐进适当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影响病情康复。陈维纯,梁爱群,阮思美等研究中明确指出[7],对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稳定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

在该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血糖控制合理,研究组有效率(96.07%)高于对照组(84.31%),研究组并发症率(5.88%)低于对照组(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结石性胆囊炎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将其血糖控制于合理范围,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方毅.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5):111-112.

[2]  代丽丽,耿娟.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0):185-186.

[3]  何秀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6):50-51.

[4]  刘曦.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128-129.

[5]  邵智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0):142-143.

[6]  刘艳,苏君,苏玉英,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6):121-122.

[7]  陈维纯,梁爱群,阮思美,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86-87.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探析45例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