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出血相关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

2019-05-09 01:01尹磊张元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4期

尹磊 张元

【摘要】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相关微创治疗的选择方案。方法:筛选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2018年10月的100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号码分为二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采取微创引流术。对比两组术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两组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两组手术后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术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3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手术后相关不良并发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采取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更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引流术;脑室出血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050-01

目前对于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脱水降颅压为主要方案,但是该方案疗效欠佳,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引流术,目前有关上述手术方案是研究的热点[1-3]。为此本文拟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脑室出血的患者,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引流术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2018年10月的100例脑室出血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29~72岁;疾病中: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冠心病25例,其中13人有心绞痛病史;19例患者合并有2型糖尿病。根据患者住院号码分为二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采取微创引流术。二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1.2 纳入标准 纳入的病例共同临床症状特点:患者家属愿意配合医生医嘱;属于原发性脑室出血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肥胖者;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造成脑室出血者。

1.4 手术方法

1.4.1 对照组 在手术前进入CT检查室中拍摄颅脑CT片,定位出血病灶、明确大小、范围,随后在全麻状态下切开进入脑室,施行常规血肿清除术,硬膜外引流,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常规生命体征观察,保证颅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抗感染,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CT 了解血肿清除情况。

1.4.2 研究组 下安装好定向框架行CT 定位扫描,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观察血肿形态后,以较多侧的侧脑室前角为靶点,核对坐标后将定位弓与导向器安装好穿刺,从穿刺点实施局麻,做小切口,插入颅钻,刺破脑膜,置入引流管,脑膜针穿刺慢慢刺入血肿腔,确认深度达到血肿腔中心后将针退出,固定引流管及引流器,注射尿激酶软化血肿块。术后治疗同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两组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两组手术后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 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 通过对比两组术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 两组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两组手术前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3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3 两组手术后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手术后相关不良并发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 讨论

脑室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颅脑血管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与外伤、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相关研究统计脑室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病例的2.6%-5.7%,发病部位多脉络丛、室管膜为主[4]。脑室出血一旦发病,出血量多,病情发展快,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文献相关报道,一般脑室出血的死亡率可以达到55%以上,可以看出脑室出血起病急骤、预后差[5]。

本次研究中重点分析两组不同手术方案对于脑室出血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发现两组术后3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相关不良并发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微创治疗方案更优,具体体现在①内镜辅助下手术可获得清晰视野,有利于清除更深部位血肿[6]。②内镜下照明充分、视野清晰,可无死角观察脑室系统的每一个侧壁[7]。③由于血肿清除彻底、更早地拔出脑室外引流管、使用更少的尿激酶,脑细胞损伤更少,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更佳[8]。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采取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更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小卫,王荣辉,冯钰珉,等.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及安全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32(12):129-132.

[2] 陈尚军,王海燕,左毅,等.微创大剂量UK双向注入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17(01):68-70.

[3] 郭强,李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颅骨钻孔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8):1211-1214.

[4] 李汉城,邱平华,谢乐辉.微创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07):1150-1152.

[5] 苟志勇,谭华,袁淼,等.小骨窗微创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室出血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05):440-441.

[6] 杨丽影.研究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应用于脑室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7):136-137.

[7] 刘聪林,孟秀娜,刘博,等.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对脑室出血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64.

[8] 杨平来,张源源,周立田,等.微创脑室外引流术治疗39例脑室出血体会[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12(05):378-380.

[9] 李震宇,徐荫,颜斌.微创清除术结合蛛网膜下腔置管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0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