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喜福会》中关于饮食的描写对华裔文化身份建构有重要作用。在女性的身份建构问题上,食物的意象暗示着第一代移民女性们的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食物的描写象征着华裔们在美国所建构的“第三空间”;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看,食物的背后暗含着土生的美国华裔在美国遇到的困境与希望。
关键词:《喜福会》;饮食;美国华裔;文化身份
作者简介:刘思彤(1995.3-),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02
食物之于人类的意义非比寻常。作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基本需求,食物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角色经历了从满足口腹之欲到显现文化内涵的转变。因此,在人类学研究中有研究者指出“到达一个文化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1]中华民族独具特色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国人的迁徙逐渐走向了世界不同的角落,中国特色的饮食习惯给华裔们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饮食既是华裔与故国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是在移民国进行新的文化身份建构的重要根基。由于常年生活在海外,华裔们也对移民国的饮食文化进行着主动融合或被动接受,渐而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属于华裔们的独特饮食文化。华裔美国文学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作品《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①作为美国华裔畅销书,其中对饮食的描写,在华裔文化身份建构的层面上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随着土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美国华裔的成长,文化身份成为华裔群体必须面临的问题。谭恩美擅长用母女关系来刻画这种文化身份的斗争,而在书中大量出现的关于烹饪、饮食的描写,则成为了表达文化身份困惑和走向的载体。因此,从文化身份建构的角度探究《喜福会》中饮食意象的重要作用,可以独辟蹊径地将饮食文化与文学文化联系起来,达到比较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目的。
一、华裔女性: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承者
中式烹饪永远是世界饮食文化中的瑰宝。中餐在烹饪中蕴含的阴阳调和、和谐共生等文化内涵,是其他文化中所不具备的特点。“‘五味调和的最佳境界是‘和”。[3]除了味道的和谐外,食材、烹饪方法也成为了中国哲学的代言人。《喜福会》中的母亲们,深谙烹饪之道,更懂得中式烹飪给予她们的精神上的恩赐。她们秉持中式传统烹饪文化的理念,给移民生活注入了新的中国文化内涵。喜福会创立的初衷,就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给生活一些新的希望,“像银锭子一样的饺子啦,寓意长寿的面条啦,比喻得贵子的花生啦,哦,当然了,还有好多象征着美满富裕生活的福橘。”搜罗一切能找到的食物,却不只是为了果腹,而是用食物和烹饪的智慧来传递希望,这不得不说是坚韧的中国女性在烹饪上独有的智慧。对普通的食物寄予如此丰富的内涵与寓意,这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在饮食上的体现。
《喜福会》中江林多以童养媳的身份来到了自己的丈夫家,为讨婆家欢心以及过上所谓的好生活,她习得一手好厨艺,但是却还是只能过着端茶递水、侍奉丈夫公婆的苦日子,成为厨艺高手在旧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只能是女人给自己套上的沉重枷锁。然而,也正是这一手好厨艺,带她过上了移民之后的好日子:她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唐人街上开了一家中国糕饼店,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养育了自己的孩子。烹饪曾经带给她低下的地位,而今也正是烹饪让她成为了崭新的独立女性。中国式的烹饪来到了大洋彼岸,虽然换了地域,但蒸煮炸炒间不变的是因一桌好饭而温暖的家庭,因一双巧手而崭新的生活:“烹饪是她表达爱、彰显尊严、展示权威的方式。”在华裔的世界里,女性对于烹饪的权威性不容置疑。而她们的烹饪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熟练,烹饪中蕴含的不再是简单的柴米油盐,而是人生的道理和生活经验。烹饪在过去也许是她们摆脱不掉的困境,但在现在则是她们创造新生活的一个契机。
二、家庭关系:由食物连接的华裔美国家庭
《喜福会》中描写的四对母女连接着四个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们在美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他们无论是嫁给华裔或是美国人,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传统家庭文化的重构。“饮食之于中国的社会伦理,实际上是以食物为介体的经验理性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4]-p8这种秩序维护着家庭的永续性发展,体现在食物的给予与喂养方式中。从第一代华裔到第二代的土生华裔的饮食变化中,我们得以窥见华裔美国家庭在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再造与发展。
薇弗利的家住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关于食物的记忆充斥着她的童年。对于薇弗利来说,在因练习下棋而取得的特权里,关于“食”的特权是最明显的。她获得的奖杯被陈列在家里的蛋糕橱窗里,彰显出在这个家里下棋神童的地位显然要高于全家赖以为生的蛋糕店;父母为了支持薇弗利练棋,允许她剩下饭菜,违背了“粒粒皆辛苦”的中国传统理念;甚至在发生家庭矛盾时,矛盾的爆发点也集中在饭桌上:“盘子里是一条吃剩的大鱼,鱼头上有点肉,还连在鱼骨上,似乎正徒劳地向上游着准备逃脱。”暗示薇弗利即使想挣脱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束缚,也似乎是徒劳无功。在新春的螃蟹宴中,喜福会中的几个家庭坐在一起分螃蟹,每个家庭的女主人都为自己的家人挑选了最好的螃蟹,而轮到吴精美的时候只剩下了一只缺了腿的,在美国文化中,螃蟹的完整没有任何寓意,吴精美对此毫不在意,而母亲坚持将坏掉的螃蟹留给了自己,是因不想女儿吃了坏螃蟹而沾了霉运。中国的母亲们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吴精美虽然觉得螃蟹无关紧要,但却感受到母亲的用心良苦。
“家文化”是中国社会绵延几千年的基本文化,华裔的家庭文化一直是谭恩美注重刻画的主题,尤其是母女关系。在《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最终都从对立走向了融合,达到了和谐的状态。而这其中,食物的作用不可小觑,食物拉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将家庭关系统一起来。无论第几代华裔,都以中式家庭为出发点,逐渐与美式文化融合,以家庭为单位来寻求个人文化身份的认同。华裔文化正是作为一种“第三空间”而逐渐建构起来。
三、文化冲突:饮食背后的华裔美国文化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永远是移民生活和少数族裔生活的不可避免的问题。饮食文化的碰撞更是如此。中西饮食文化体系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哲学范围,“筷子文化”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理念与和平相处的叙事策略,对立于“刀叉文化”背后代表的个体性强硬叙事,“符合传统海洋品格的特点,形象上具有尖锐、锋芒、像刀叉那样决然果断、黑白分明,似有难以调和的意象。”[4]-p12
《喜福会》中关于餐桌宴会礼仪最经典的刻画必然是薇弗利·江带未婚夫里奇回家见父母的场景。在这场中国式的餐桌对话上,里奇以美国式的“刀叉文化”,戳向了中国式的“筷子文化”,让这场看似平常的家庭晚宴,成为了中美文化碰撞的第一线战场。里奇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薇弗利作为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华裔,虽然对传统餐桌礼仪有所了解,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她认为只要里奇猛烈夸赞母亲江林多的厨艺,就一定能更让父母接受她的美国丈夫。然而对中国餐桌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里奇,从一开始就犯下了错误,他认为使用筷子能显示他对于中国文化的尊重,却不想因使用不甚,打破了宴会庄重、严肃的氛围;他毫不吝惜自己对于虾仁雪豆的喜爱,却不知在以和为贵的中式餐桌上,对任何一道菜都不能有所偏袒;“刀叉文化”的直白型思维让里奇以为江林多对于自己厨艺的谦逊之辞是认真的,误将自谦当真,用酱油破坏了江林多引以为傲的梅菜蒸肉。这场家宴可谓是薇弗利和里奇在华裔家庭遭遇的一场“鸿门宴”。战战兢兢地迎战中国传统文化,毫无胜算的败下阵来。如果以传统的眼光去审视,里奇必定会因为宴会上糟糕的表现,不能“抱得美人归”,毕竟这个“洋女婿”太令人不快了。然而正是因为薇弗利家是移民家庭,对于中美文化冲突的包容性尤其明显。江林多最终理解并接受了里奇。以薇弗利江一家为代表的美国的华裔家庭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碰撞中前行,渐渐创造了属于华裔美国人的“华美文化”。“华美文化是一种具有双特征的文化,是一种介于‘两个世界之间的第三种文化。”[5]-p8
谭恩美在其作品中一直试图探寻一条属于华裔的独特文化道路。薇弗利与里奇的结合,预示着越来愈多的华裔即将走进美国主流文化圈,更全面的融入美国社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华裔身上带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永远是他们抹不掉的印记,也会因此而不断受到文化冲突的洗礼。认同这种属于自己群体的“第三种文化”,是华美在融入美国社会必然选择,只有建构起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才能在两种文化中找到合适的立足点。
四、结语
通过分析《喜福会》中的饮食描写,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从三个角度被刻画出来:烹饪文化、家庭关系、文化冲突。每个角度都与文化身份的建构具有深刻的联系。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作为华裔们的文化符号深深地影响着其在美国的文化身份,但美国华裔们追求的是建构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他们文化身份建构的一种手段。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烙印融入了每一个华裔女性的生命中,并成为了她们解放自我、追求新生活的一种权威性手段;而华裔家庭作为美国华裔群体的基础性单位,与美国主流家庭不同,华裔家庭在恪守着中国文化中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又开始为第二代华裔们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因此创造了独特的华裔家庭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文化冲突是华裔们走向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种冲突无处不在,而文化从来不是静止的独立体,而是随着时间和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虽然传统文化一时间不能为主流所认同,但华裔们通过“饮食”的可塑性,将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突破口,逐渐征服了美国社会,在美国社会为自己創造了一个独立的天地。为了建设好自己的“美国华裔文化”,华裔们不知不觉地将饮食作为一种渠道,构筑了沟通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桥梁。
注释:
①谭恩美.喜福会[M].李军,章力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
参考文献:
[1]张光直.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人类学与历史学的透视.郭于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薛玉凤.美国华裔文学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7.
[3]余世谦.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1.
[4]彭兆荣.饮食人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5]赵文书.和声与变奏——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历史嬗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8.
[6](美)维萨(Visser,M).饮食行为学: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