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评价研究

2019-05-09 03:35李陈
体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上海市密度

李陈

0 前言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正为向市民提供多元化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而努力。然而,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仍存在密度区域差异显著、软硬件发展不相协调、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上海市政府先后组织规划 《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健康上海 2030”规划纲要》,努力解决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问题,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健身苑点、健身步道常年免费开放,其他公共体育设施公益开放,市民享有公益健身技能指导,每千人配备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推进“全民健身365”、体育赛事、体育民生健身,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将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通过市政府公共体育设施体制机制与供给侧改革,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取得突出成绩。上海各区主要新建、改建和扩建公园、绿地、广场、道路等配套建设的健身步道、健身苑点、市民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提升。目前,上海市各类型公共体育设施数累计15 889个,其中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3 358个,市民球场460个,市民健身房169个,市民健身步道66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 240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市民健身中心)1个。

为鼓励多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承接了一部分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开展体育宣传、培训,组织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社区体育交流和研究,承担健身讲座、技能配送、社区赛事、青少年培训等业务。《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为基本目标,建设全市“30分钟体育生活圈”,实现2020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0.5 m2以上,形成市、区、社区三级空间布局,等级错落的空间分布态势。到2020年,上海市要形成“4+2+X”市级体育设施布局,一线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形成“两个基地四个点”的格局,二线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包括体操中心、射击射箭中心、水上中心、市级体校和市属体育场馆,三线体育训练设施包括区(县)体校、普通中小学、社会力量参与项目。从规划布局上看,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具有模式化运营、带动经济发展和满足居民、运动员训练要求等显著特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带动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凝聚人气,带动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效率。

从空间分布与调研情况看,当前上海市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存在功能相同、项目设置相对单一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公共体育设施运行的过程中,其管理方式还存在可改进的空间,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人口空间结构存在不匹配、与学校体育设施衔接不够等现象。上海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要根据“30分钟体育生活圈”要求,从整体的角度构建公共体育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效应进行研判。

1 理论述评

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吴良镛将希腊人居环境学家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的理论加以提炼,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启蒙时期,相关学说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城市问题的解决上,这时期思想家芒福德(Lewis Mumford)提出综合集成的研究思路,城市规划学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试验成为城市问题解决的经典范式之一,生物学家盖迪斯(Patrick Geddes)的城市进化论等经典理论都是早期的探索;第二阶段是发育时期,即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考虑到快速城镇化的发展特征,道萨迪亚斯特别将时间作为第四维因素进行考察,试图从整体的综合的方法,解决城市病问题;第三阶段是成熟时期,即吴良镛等学者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1]。

吴良镛出版的著作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正式奠定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基础[2]。吴良镛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一般原则,强调人居环境科学的跨学科性、交叉性与融贯性,提出人居环境的“三五结构”,该理论框架由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构成,涉及全球、区域、城市、村镇、建筑五大层次,坚持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五大原则。人居环境科学最鲜明的特征是融贯的综合集成研究,根据该理论,从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问题,要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基本的、有限的多学科交叉结合点。针对问题,牵着牛鼻子,螺旋式上升,再综合集成,提出优化路径。

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分析不能脱离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性,更不能“就公共体育设施问题论问题”。因此,需要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建设规律与市民需求,提出优化策略,为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供需匹配不平衡、综合利用效率低等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在宏观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规划》明确界定了公共体育设施的概念,它指由政府投资、筹集或引导社会资金兴建,向大众开放,满足大众体育锻炼、观赏赛事以及运动员训练竞技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体育活动场所。从规划中的概念界定可看出公共体育设施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由政府主导,大众和运动员训练使用。

1.2 体育公共服务理论

体育公共服务的上层概念是公共体育,体育公共服务概念由公共服务的概念体系内推演而来。根据公共服务的逻辑,肖林鹏认为公共组织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体育需要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发端和归宿,广大享有体育权利的公民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客体,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具有多样性、供给模式多元等特征[3]。公共体育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之一,需要通过公共体育服务理论指导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评估。

针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式、内部存在必要的结构和张力,樊炳有提出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指出其分析框架包括4个维度,即体育公共服务的定位,体育公共服务模式、结构与政策,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体育公共服务管理,认为政府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和供给方,鼓励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指出体育公共服务模式与社会经济、历史传统有关,体育公共服务体制要逐步实现分权化、市场化、从单中心到多中心,体育公共服务规范、运行、监管等法律法规配套要逐步完善[4]。此外,针对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差异的实际问题,葛新指出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最终的一种社会结构状态[5]。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收集相关学科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提炼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比较最新研究中有关公共体育设施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公共体育设施五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2.1.2 空间分析法

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综合评价,深入分析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平台,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进行空间分析。

2.1.3 问卷访谈和田野调查法

发放《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的调查问卷》,问卷的有效率在85%以上。对上海虹口区、普陀区、松江区等地区居民就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情况进行访谈。

2.2 样本描述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8年5月至7月发放的《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的调查问卷》。结合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情况,抽取上海市宜川社区市民健身中心、长征市民健身中心、虹口足球场、松江大学城体育场以及部分小区健身点,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08份。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显示(表1),受调查对象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各占近50%,年龄结构中有20岁及以下居民占 27.90%,21~59岁的居民占59.10%,60岁及以上居民占13.00%。从学历结构上看,近3成受访者为中小学教育水平,近6成的受访者为大学层次教育水平,还有9.10%的受访者为研究生层次教育水平。从受访者居住地情况看,上海大部分区都有覆盖,家住在普陀、虹口、长宁、松江、奉贤、嘉定、宝山等地的受访者居多,其余各区都有所涉及。

3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依据《规划》,利用ArcGIS技术平台[6]对上海体育馆、“两个基地四个点”、市级体育中心和市级体育训练基地、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进行描述。叠置分析主要将缓冲区分析的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密度进行空间分布对比(图1)。

从缓冲区分析与人口密度的叠置分析中,对市级体育设施作5 km和10 km缓冲区分析,发现市级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的市区【注1】或郊区中心镇,这类体育设施具有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征,如东方体育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为市民提供各类球类项目、游泳项目,举办过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等,部分设施向市民开放,发挥了社会公益性,为市民健康服务发挥了作用。

对一级竞技体育训练设施进行5 km和10 km缓冲区分析发现,6个一级竞技体育训练设施中心布局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崇明区布局有崇明国家级训练基地,市区布局有上海棋院,上海西翼拥有东方绿舟训练基地,东南翼布置有临港帆板基地,南翼布置有上海马术运动场。这6个一级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布局与人口密度关联不大,更侧重布局的均衡性,并考虑原有设施的布局与区域特色。

表1 样本描述统计(N=308)Table I Sample Description Statistics(N=308)

图1 上海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缓冲区分析Figure 1 Analysis on Buffer Zone of Shanghai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Layout

对市级体育赛事设施作5 km缓冲区分析发现,全市分布相对均衡,即上海各区至少拥有一处市级体育赛事设施。多数体育设施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办公于一体,具有现代化的体育、休闲和办公等多中心功能,一些市级体育赛事设施具有一定特色,如上海国际赛车场主要承办F1世界锦标赛、MotoGP中国大奖赛、V8国际房车赛和全国场地锦标赛等国内外赛事。

上海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在空间布局上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的市中心地段,郊区相对稀少;空间分布上看,郊区除宝山具有相对密度较高的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外,多数郊区缺少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其中崇明、金山、松江、嘉定等郊区规划中缺少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从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3 km和5 km缓冲区分析看:绝大部分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仅能覆盖本区域街道活动半径;市区、宝山和闵行等区的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在可达性方面具有叠置效应,即居住在市区、郊区的宝山和闵行居民可拥有更多的选择,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进行体育活动。

总体上,上海市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示范基地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较高市区、近郊区布局;市级体育赛事设施和市级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市区、各区中心镇等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段;一级竞技体育训练设施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从缓冲区分析情况看,这类设施考虑人口密度的因素不大。缓冲区分析与人口密度的叠置分析结果显示,市级体育设施、市级体育赛事设施布局在市区、中心镇相对较合理,这类设施布局考虑到区域人口门槛因素,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示范基地布局则出现市区过密、郊区过疏的现象,人口与设施布局匹配度不高,郊区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示范基地不够充足。

3.2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空间分布

从街道/镇一级行政单元空间尺度上看,市民健身点、市民球场、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的密度呈现明显地理距离衰减规律,而农民健身工程密度呈现明显的逆向距离衰减规律[7]。前4个指标与人口密度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农民健身工程密度与人口密度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图2,图3,图 4)。

图2 市民健身点和健身房密度分析Figure 2 Analysis on the Density of Public Fitness Points and Gymnasiums

图3 市民球场与健身步道密度分析Figure 3 Analysis on the Density of Civic Playground and Fitness Walk

图4 农民健身工程与平均密度分析Figure 4 Analysis on Farmers'Fitness Project and Average Density

从上海市各街道公共体育设施密度空间分布上看,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呈现等级性,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空间尺度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基本符合中心地理理论。

市民健身点在市中心地段具有高密度的特征,越往郊区,市民健身点密度越低,市区市民健身点密度达到26~45个/平方公里,郊区多数街道的市民健身点密度仅在0~4个/平方公里之间。市民健身房密度同样是市区高、郊区低,市区密度在0.32~1.23个/平方公里之间,郊区密度在0~0.32个/平方公里之间,相对市民健身点密度的分布,市民健身房密度在郊区空间分布上有所倾斜。市民球场密度也是呈现地理距离衰减规律,市区密、郊区疏,但宝山区(上海北翼)、浦东新区(川沙地段)市民球场的密度较高,郊区的部分镇也有较高的密度。市民健身步道的空间分布上看,其密度特征与市民健身点的空间分布具有类似的特征,即市区高度密集,郊区相对稀疏,市区的市民健身步道密度主要集中在1.27~5.88个/平方公里,郊区则低于1.27个/平方公里。从农民健身工程空间分布上看,其分布都集中在郊区各镇上。测算公共体育设施平均密度,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平均密度依然远高于郊区,市区平均密度在3.76~9.4个/平方公里,郊区则低于3.76个/平方公里。

密度分析显示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SPSS软件对上海各街道的人口密度与公共体育设施的5个密度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这5组相关分析在Sig.=0.01的显著性水平上皆通过显著性检验。人口密度与市民健身点密度Pearson相关分析的系数为0.895,表现为极强的正相关性,与市民球场密度Pearson相关分析的系数为0.581,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与市民健身房密度、市民健身步道密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68、0.429,两者具有一般正相关关系,而与农民健身工程密度具有负相关性,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519[7]。

4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主观评价与制约因素

4.1 上海市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评价

4.1.1 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总体评价较好

从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总体评价较好,同时,也反映存在一些不便利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满意度进行描述,采用不同年龄层人群做交叉分析,揭示不同年龄组群居民的满意度评价(表2)。调查显示,上海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满意度(A)、安全性(B)和总体评价(C)较好,近50.00%的受访者对满意度、安全性和总体评价为满意(得分为4),近4成受访者评价为较满意(得分为3)。从分年龄组看,年龄越高,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满意度相对越低,其中,60岁以上年龄组中有15.00%的人群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安全性建设的总体评价为满意度一般。

表2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满意度调查Table II Survey on Satisfaction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n Shanghai

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便利性的调查显示,服务水平低、活动项目较少、缺少专业人员指导、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差、费用太高等是造成居民进行体育活动不便利的重要原因(表3)。从年龄分组看,20岁及以下年龄组人群认为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差、缺少专业人员指导、服务水平低和活动项目少是主要因素;21~59岁年龄组认为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差、服务水平低、路途遥远是主要因素;60岁及以上年龄组认为活动项目较少、服务水平低、缺少专业人员指导是主要因素。

表3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便利性调查Table IIIInvestigation on the Inconven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Shanghai

4.1.2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具有较强需求

本文分别从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锻炼目的、锻炼频次、锻炼时间、锻炼效果和体健信息等方面,反映上海市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情况。

调研显示,64.90%的居民认为参加体育锻炼非常重要,22.70%认为比较重要,说明上海市民对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重视程度较高;在体健信息方面,近5成居民从网络媒体了解公共体育设施相关信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社区宣传各占1成比例;从锻炼频次上看,27.30%的受访者几乎每天参加体育锻炼,20.10%的受访者一周参加两次锻炼,3次锻炼的占17.50%,偶尔锻炼的占22.10%,说明全民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从锻炼时间上看,59.10%的居民每次锻炼时间在 30~60 min,超过60 min的占11.00%。从锻炼效果上看,48.10%的居民认为参加锻炼后身体比以前健康多了,24.00%的居民认为比以前健康一点,25.30%的居民认为变化不大。

4.1.3 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需求多元、形式多样

本文进一步从上海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类别、活动场所、主要形式三方面反映居民的多元体育需求。调查显示,在给出选项项目类别中,跑步类、散步类、球类和水冰类(如游泳项目)等体育活动颇受居民青睐,舞蹈类、武术类、体操类运动受欢迎程度次之(图 5)。

图5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类别Figure 5 Categories of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ed by Residents

从锻炼场所看,健身点、公园、收费体育场馆等公共体育场所颇受欢迎,而家里、学校体育场地受欢迎程度较低(图6)。工作之余,到室外场地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中小学体育场地还没能有效衔接好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封闭式管理,也许是限制居民到学校体育场地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此外,从体育锻炼主要形式看,60.20%的居民倾向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而选择社区组织体育锻炼的居民仅占11.30%,反映社区未能充分发挥公共体育活动的组织作用。以上表明,居民对体育场所选择与公共体育项目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图6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场所Figure 6 Places where Resi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4.1.4 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尚不能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通过对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分析,发现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设施的完备性尚未能充分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有37.00%的受访者认为公共体育设施的条件较差,33.80%的受访者认为服务水平差,31.80%的受访者认为活动项目较少,27.30%的受访者认为路途遥远,20.10%的受访者认为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场馆收费太高。在公共体育设施是否有专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中,本文还发现47.40%的受访者认为缺少专业体育指导员,27.90%的受访者认为不缺体育指导员,但不够专业,仅24.70%的受访者认为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图7)。

图7 专业体育指导员比重Figure 7 Proportion of Professional Sports Instructors

4.1.5 上海市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情况的态度

面对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本文通过质性访谈进一步反映了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需求。

4.1.5.1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情况

受访者对社区公用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情况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3种:还可以,一般,较差。

回答“还可以”的人群认为,本社区公共体育设施 “很好”“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我区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所接收到的信息针对性的进行了改进,基本做到了有效供给”“对供给情况满意”。访谈反映这部分群体对上海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效供给总体满意,体育设施的项目能够满足多数需求。

回答“一般”的人群认为,“一般般吧”“我认为还可以”“一般般,没人维修老旧设备”“能够满足需求,基本上每块区域都有”“本区的有待提高,因为一些设备坏掉了,还没更换,但总体来说还不错吧”“用的人不多,只有儿童会去玩儿”。这部分受访者认为社区健身点的公共体育设施无人看管,设施老化,缺少及时维修。

回答“较差”的人群认为,“条件差,水平低”“本社区居民较多,场地、器材等公用设施较少,在有效供给上不是十分充分”。这部分受访者认为健身点的公共体育设施难以满足体育健身需求,体育健身设施均量不足。

4.1.5.2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情况

受访者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3种:利用率高,利用率低,不了解。

回答“利用率高”的人群认为,“利用率低,尤其是老年人群里”“高,人太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对中老年人(来说)利用率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平时都是中老年人(在使用)”。受访者认为中老年人比较青睐社区健身设施,利用率比较高。

回答“利用率低”的人群认为,“利用率低,设施陈旧、简陋、一般都去健身房”“利用率不怎么样,宣传度低,也不知道安全性”“利用率不高,设施太过陈旧,安全性低”“不是很高,基本上都是老人 (在使用),现在年轻人大多数都去健身房吧”。访谈表明受访者平时不大愿意去简易的健身点锻炼,而是去比较专业的健身房。

回答“不了解”的人群认为,“应该高吧,不太清楚”。这部分受访者平时不大参与到社区体育锻炼中,对公共体育设施情况不熟悉。

4.1.5.3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情况

访谈者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情况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发展较快,没有太大变化。

回答“发展较快”的人群认为,“活动项目变多了,工作人员专业了”“硬件和软件提高了,同时人们对公共体育设备的需求增加”“有的,像场地的数量,设施种类都有增加”“有吧,活动项目明显变多”“还好,与时俱进吧,设备多了一点”。受访者认为近年来上海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有了很大提升,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多数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回答“没有太大变化”的人群认为,“一般,跟以前差不多”“我觉得并没有,跟以前差不多一样”“无,只是针对场地,器材进行了维护与更换,但数量少这一大问题还没解决”“发展程度缓慢,设施依旧陈旧”“建成之后,并没有进行发展”。这部分受访者认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陈旧,缺乏更新与维护,难以满足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4.1.5.4 公共体育设施便捷性情况

访谈者对公共体育设施便捷性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便捷,不便捷。

回答“便捷”的人群认为,“步行十分钟”“步行或者骑车,十分钟之内能到”“不远,十几分的车程吧”“步行,也就五六百米,不远”。这部分受访者认为家附近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可及性强,步行或乘车过去比较方便。

回答“不便捷”的人群认为,“不太方便,挤公交大概要20分钟左右吧”“我家离体育中心还是比较远的,不过每次来健身时,来回路上听听歌啊,散散步什么的,也算是一种锻炼”。这部分受访者认为家离附近的公共体育设施场所比较远,公共体育设施可及性较差。

4.1.5.5 公共体育设施总体满意度情况

多数受访者认为,公共体育设施能满足基本需求,“能满足,反馈情况良好,对本区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满足”“还可以,如果更多就更好了”。这部分受访者认为公共体育设施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

也有部分居民认为有待提高,“从反馈来看,还是场地太有限,本区居民有不少都去健身房或者高校运动”“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设施配套方面还有待增加,还可以”“能够基本满足,但是希望进一步更新设施条件”“一般般,种类都差不多,锻炼来锻炼去,基本都是一样的方式,花样不多”。这部分受访者认为公共体育设施还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一些个性化的体育健身项目仍需提升、加强供给。

4.2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制约因素

4.2.1 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分布匹配不佳

根据空间分析,除健身点外,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匹配度不高。虽然上海市增加了农民健身工程布点,但市区和郊区公共体育设施密度之间的不均衡性并没有显著改观。尽管中心地理论认为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具有等级性,不同等级的公共体育设施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与门槛人口,但若从均衡发展的角度讲,郊区的公共体育设施仍有很大改善和提升的空间。从公共体育设施均量区域差异的分析上看,本文发现近年来郊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在数量和均量上有了很大发展,但若从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范围与项目的种类、类型看,郊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发展与市区仍有较大的距离。一定程度上与郊区不够便利的公共交通水平有关,还与郊区行政区面积、体量相对庞大有一定关联。

4.2.2 公共体育设施软硬件发展不相协调

根据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发展度的分析发现,2010年以来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无论从密度、总量,还是均量上看,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建设都有了较大提升。但若从公共体育设施的软件上看,上海体育界职工人数变化却相对缓慢,多数指标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共体育设施硬件发展与软件(人员、服务)的配套不同步、不相协调,即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较快,而对应的服务未能较好地跟进[7]。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除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外,还要为运动队员提供竞技、训练场地,上海科技人员、体育界医务人员的流失,势必影响到专业运动员训练能否提供优良的后勤保障。对于社区级的公共体育设施,专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将影响到居民健身效果和健身质量,导致公共体育设施硬件与软件的发展不相协调。

4.2.3 公共体育设施维护与品质有待提高

从不同等级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与布局情况看,当前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质量提升上仍不够充分。调查过程中,居民反映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成之后长期缺乏必要的维护,部分公共体育设施零部件损坏也没能得到有效管理。品质较高的体育设施,如健身房一般采取收费的形式而社区健身点缺少有效的维护与看管,由于其公用性和共享性,一定程度上导致 “公地悲剧”效应。上海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市区地段,而多数郊区缺少市民健身活动示范基地,表明具有示范性的公共体育设施基地在空间分布上仍不平衡,公共体育设施在品质建设和质量提升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2.4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整体人居性缺位

2018年5月上海开始实施《上海市体育设施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或设置的标准,明确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用地、旧改配套、体育建设设施配套要求,但当前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忽视了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尤其是城市人居环境整体的一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学校文体设施运作机制相互割裂。基于管理便利和空间有限的需求,多数公共体育设施为封闭性空间设置,影响了市民运动的参与积极性,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参与。

5 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优化路径

5.1 结合常住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

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分析其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匹配度,而且需要分析人口结构。研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空间分布,可使人口结构空间分布与多元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结合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动态势,应在郊区适当开发、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减轻市区的管理压力和城市空间压力。上海市16个区人口结构差异较大,人口结构的差异势必影响到各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数据显示,上海各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在数量上有了很大改观,但高质量的公共体育设施与多元化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足,这势必会影响公共体育设施的效用。组织好政府、社区、地方媒体,发挥各自的监督作用,提升公共体育设施质量是上海市未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着力点之一。

5.2 努力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品质和利用效率,协调公共体育设施软硬环境

目前,上海市一些露天的公共体育设施缺乏防雨、防晒、防风、防寒措施,公共健身设施老化严重,缺少一定的保养、维修和看护,导致公共体育设施的品质受到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健身点的管理,加强公共体育场所器材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指导。在优化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过程中,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小区的健身点的建设与维护,努力做到“一区一点,一苑一长”。通过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优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结合,协调好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软硬件环境。加强政府、社会、公众3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共同维护维持公共体育设施的可持续运行。

5.3 有效衔接学校体育设施,平衡公共体育设施的公益性与和效益性

考虑到各类学校寒暑假文体设施利用率不高的特点,这类体育设施可向社会开放,有偿使用,构筑更广泛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复合体。校园体育设施的开发对当地居民而言,是最大的利好之一,这意味着以中小学为圆心的缓冲区半径15 min内,增加了小区居民公共体育健身与运动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开放后的学校体育设施可能存在隐患,各类人群拥入校园,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压力。在此,还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分割教学区和开放的体育场地。同时,体育局应将校园体育设施的开放时间公之于众,为市民到学校参加体育运动提供相应的服务。此外,一些公共体育设施对公众开放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以维持其基本运行、保养与管理,而另一些公共体育设施需要向公众免费开放,这就需要平衡好公共体育设施的公益性和效益性。

5.4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作为整体城市人居要素考虑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是人居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原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要考虑中心地理理论中设施功能的等级性规律,还要考虑作为整体城市人居要素,协调好公共体育设施的软硬环境建设,平衡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的公益性和效益性。例如,调查显示部分受访者认为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决定是否有意愿前往体育馆内进行体育锻炼。当公共交通便捷时,人们更愿意前往体育馆内进行体育锻炼,而当存在交通不便、停车难等一系列交通问题时,人们会选择放弃。所以便捷的交通会影响人们体育锻炼的欲望,这意味着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仅与自身功能的完备性有关,还要综合平衡人居要素,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交通的便利性、设施可达性、人口结构的匹配程度、城市战略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地形地势、自然环境等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有效结合起来。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文综合利用问卷调查、质性访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区域差异等研究方法,依据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体育公共服务理论,从现状分析、综合评价与调查分析三方面,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展开评价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上海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在总量和均量上都有显著提升,并将要形成“4+2+X”市级体育设施布局,建成各类型公共体育设施数15 889个,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承接部分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上海市在公共体育建设上有了明显的投入,增加了居民享有公共体育设施健身的机会。

(2)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呈现等级性,空间上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空间尺度的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基本符合中心地理理论;市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半径基本满足多数居民需求;市区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半径、辐射范围广,具有门槛人口效应;郊区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多,但服务半径较小。

(3)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关系。健身点密度、市民球场、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健身工程与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4)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密度区域差异显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正处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的过渡阶段,上海市正在建设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公共体育设施与配套服务。

(5)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总体评价较好,但存在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的问题。调查显示,居民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评价较好,满意度评价较高,但未能满足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在软件环境建设上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6.2 研究展望

本文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效应的评价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时空演化机理揭示不够深入。具体而言,应从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第一,对不同居民的公共体育健身需求差异的分析。通过对住房区位、职业分类、收入差异的划分,进行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差异化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测量依据。第二,对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利用地理时空差异研究方法,揭示街道不同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的时空差异。第三,揭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空间布局的演化机理与动力机制。利用计量经济学、空间经济学、时空地理模型进行解释或模拟,以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历史政策、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为自变量,以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密度、数量或规模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计量分析,深入揭示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演化机理与动力机制。

注释:

【注1】本文中所指的市区,除特别解释之外,均指黄浦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和杨浦区等中心城区。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上海市密度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5月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