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成为阳光乐园

2019-05-08 16:28陈文静吴秀娟
湖南教育·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验学校用餐寝室

陈文静 吴秀娟

走进泸溪思源实验学校,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一个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可容纳3000多人。教室外的走廊比普通走廊宽5米,一些不起眼的角落设有休闲区,摆放着各类书籍,学生可在此读书或聊天,还专门留出一大片空地,让学生嬉戏打闹……

校长杨志祥是这些有趣空间的设计者。“让学校成为学生的阳光乐园”,这是杨志祥深耕农村教育30年来的思考。正是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用短短5年时间,成为湘西州一所小有名气的优质学校。

让每个孩子找回自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上学期期末,一场“汉字听写大会暨中国诗词大会比赛”在思源实验学校拉开帷幕。比赛形式和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一样,采取淘汰制,每班选出5名选手轮流答题,最后一名留下的学生成为优胜者。

一个多小时过去,台上的学生越来越少。一位刚从台上下来的学生悄声对同伴说:“坐在台上答题和坐在教室里答题简直是两回事,我刚刚手都发抖了,一听题目大脑一片空白,其实这个字是会写的。如果有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

原来,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听写比赛,更是一场心理战。杨志祥告诉记者,泸溪县是一个国家贫困县,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展这样的活动,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给孩子们“练胆”,找回自信。

要让学生爱上学校,首先要让学生在学校找到快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自信是快乐的重要源泉。杨志祥毕业后,一直在全县最偏远、最贫困的农村学校任教。在与农村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孩子最大的特点是不自信。“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能够玩的,能够用的,能够看的东西太少。”执教语文时,为了让学生找到自信,讲《春天来了》,他就带着孩子到户外找春天;放假了,他一家一户地家访,给家长们布置的作业就是每个学期带孩子走出大山看世界……

2009年,杨志祥被调到泸溪县兴隆场小学担任校长。这是当时泸溪县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小学。那时的寝室,是用木板拼成的大通铺,20多个人挤在上面,洗脸没热水、厕所离宿舍有200米的路程,大冬天里一些胆小的孩子只能望而却步。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自信从何而来?”杨志祥着手改造住宿环境。他找到當时自己的同学—— 一个做校服的企业老板,为每个孩子资助了一套床上用品。同时,学校花大力气修建男女浴室,并安装热水设备。后来又挤出8万元统一添置被子、毛巾、牙膏、牙刷等日用品,并利用寒假把每间宿舍的墙壁粉刷了一遍,还在每间宿舍安装了一个音响。

“在学生宿舍里装音响,在泸溪县我是第一个。”杨志祥感到,农村学生不自信,不仅仅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更来源于精神的贫瘠。与其让学生在宿舍里无所事事,不如听听故事、音乐。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个挂在寝室墙壁上的小盒子。宿管人员也惊奇地发现,以前闹哄哄的寝室似乎被施了魔法,一到广播时间就鸦雀无声,直到睡觉铃响。

的确,教育者只要多花点心思,就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杨志祥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学校有大纲,有课程,有制度,有带着知识到学校教学的老师们,但还有一个东西——这就是教师的心灵,一个活的人的心灵。这个心灵就是像每一个父亲、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每走一步的理解、每一次神态变化的关注。”这段话一直激励着杨志祥把心灵献给孩子。

在思源实验学校,我们到处能感受到杨志祥这种情怀:和其他学校的半封闭洗手间不同,这所学校连洗手间都精细设计成独立的封闭的空间,还提供洗手液和卫生纸,洗手台前的墙壁上和窗户旁挂着绿色盆景。

“老师好!”“校长好!”跟着杨志祥在学校转了一圈,孩子们彬彬有礼的问候让我们如沐春风。从孩子们自信的笑容上,我们读懂了杨志祥对教育的执着与爱。

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中午12点,是学校食堂开餐的时间。

8人一组,以班级为单位,分区域自主取菜。用餐完毕,学生放好碗筷,鱼贯而出……

虽然是自助用餐,但在学生用过的餐具中,几乎没有人剩下饭菜。整个用餐过程中,也很少有人大声说话。

自2014年以来,学校推行自助用餐制度。在制度推行之初,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学生年岁尚小,自制能力弱,让他们自助用餐,岂不是一放就乱?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学校就应该给他们一个习惯养成的空间。”尽管如此,杨志祥还是力排众议,坚持使用自助用餐制度。他说:“一开始,学生就餐时还显得有些忙乱,经过老师的规范、引导,慢慢地有了章法。”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照章办事之外,有时还需要‘各个击破。”杨志祥接着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学校里有个身形肥胖的男孩,被大家戏称之为“小胖墩”。每次午餐盛饭菜时,他打的菜远远超出一个人的份额。由于每个班级的菜量都是因人数而定,如此一来,排在后边的同学时望“菜”兴叹。

杨志祥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上。他找到这名男孩,和他谈起了心:“你每次吃饭时都这样大快朵颐,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同学?如果太过肥胖,也对身体不好,你要多参加运动。”

“原来,我只顾着吃,忘了替其他的小伙伴考虑,真是不应该……”这位学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抱歉。此后的日子里,他开始克制自己,学会更多地为他人着想,在取用午餐时坚持按需用餐。

如今,安静有序地就餐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内化为一种成长的自觉。在这里,小餐桌也是育人的大舞台。学生们不仅吃得好、吃得饱,还懂得了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和文明用餐。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仅在一粥一饭之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还有更多的体现——

在思源实验学校,每晚就寝前,校园广播系统都会播放一段睡前故事,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随后还有舒缓的入眠音乐。这是学校为200多名寄宿学生专门定制的。

教导处副主任印有洪坦言,听睡前故事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既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又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在寝室管理过程中,学生轮流值日,负责寝室的日常卫生打扫。洗漱用品、鞋子等物件的摆放呈一条直线,被褥叠放整齐,生活垃圾一律倒入垃圾桶内,最终实现寝室卫生360度无死角。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行为习惯养成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这些“规定动作”之外,学校还组织寝室文化展演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己动手布置寝室,装点校园里的这个“家”。

“学校的招生范围主要是乡镇学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丝毫不能马虎。寝室是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也是教学生懂礼仪、守规范的地方。我们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让好的习惯成就他们的一生。”杨志祥说。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学校在奖惩制度的设计上,也时刻与养成教育相呼应。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发言人会点名表扬本周的“文明之星”“节约之星”“纪律之星”等表现突出者,他们的名字与照片也在光荣榜上予以公布。上榜者不仅仅凭分数,而是综合考虑习惯养成、思想品行等方面。只要能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每个人都有机会赢得一席之地,大家无不铆足了劲向前冲。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这是思源实验学校倡导的处世准则,也是全体师生时刻践行的行为规范。这样的理念已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

给学生提供更多可能

每周二、周四下午,是孩子们翘首以待的快乐时光——自2015年以来,学校开设葫芦丝、唢呐、竹竿舞等65个兴趣社团,涵盖器乐、声乐、舞蹈、书画、竞技体育等领域。每学年初,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报1至2个社团。这些社团就像孩子们生命历程中的一块“涂色版”,引导乡村少年用本真的姿态去体验,去经历,去收获成长的喜悦。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终身受益的爱好,不是为了日后成名成家,而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让他们感受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在杨志祥看来,出身于乡村不能成为人生的一种桎梏,为学生提供未来生活的多种可能,学校责无旁贷。

兴趣社团从无到有,从独树一帜到遍地开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目前,全校共有在职教师150名,其中112名教师兼任兴趣社团的执教工作,是绝对的‘主力军。”教导主任糜毓清掰着指头算了起来。老师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申报,再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配。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老师们有了新的舞台。

音乐教师杨宏燕,民族美声科班出身,在执教兴趣社团的过程中实现了“跨界”的华丽转身。原来,她从去年起接手辰河高腔社团。如何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进校园,走到孩子们身边,成了杨宏燕心中常念之事。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杨宏燕选择在课余时间走下讲台,走到民间戏曲的“第一现场”。趁着县里辰河高腔传习所送戏下乡的机会,她来到乡间,看舞台上民间艺人唱念做打的模样,反复揣摩招式、唱腔和眉宇间的那股精气神。回到课堂,杨宏燕又将“求学”所得传授给孩子们。那古老的唱腔穿过时间隧道,一次次在课堂里响起,仿佛咿咿呀呀地讲述着久远的历史。

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缺陷,学校还将“橄榄枝”抛向社会,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艺术特长专家共27人担任兼职教师。专攻传统手工艺踏虎凿花的民间艺人来了,唱得了地方戏曲辰河高腔的剧团演员来了,绘得出富有民间色彩的蜡染装饰画艺人来了……每次上课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群英会”。

在社团开设之初,不少家长对学校如此大张旗鼓的举动并不热心。“山里娃,一门心思把成绩搞好才是正道”“净弄些花把势,还不如高分来得实在”……类似这样的话听多了,杨志祥陷入了沉思:在泸溪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不少人仍然“视分数为命根”。如何触动家长的内心,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呢?

2017年,杨志祥将家长们请到学校,办了一场展演活动。器乐演奏、书画创作、体育竞赛,孩子们的“十八般武艺”一一登臺亮相。看着自家孩子乐在其中的模样,不少家长由衷地感叹:原来除了学习之外,孩子们还可以站上更宽广的舞台。

如果说兴趣社团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设了更多的可能,那么阅读推广活动则让他们从书香中传承文化,积淀人生智慧,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在思源实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记者都能闻到那淡雅的书香味。教室里的图书角,求索馆里的休闲书吧,走廊里的开心聊吧,每到阅读课或课间时分,孩子们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或独自品味,或三五好友结伴阅读,沐浴在书香之中,早已是校园里的寻常景致。

课前10分钟阅读、“诵读中华诗文”主题征文活动、大型诗歌朗诵会、主题演讲会……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铺展开来,缕缕书香蕴含其中,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

“阅读不仅穿插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也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学生、改变了家长。”谈及阅读带来的益处,语文教师文瑞云说。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一批批孩子送上人生的跑道;而教育者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孩子快速冲到前面,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未来怎么跑,朝什么方向跑!”杨志祥期望,每一个从泸溪实验学校毕业的孩子,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猜你喜欢
实验学校用餐寝室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用餐时间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喜事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学生作品选登
金坛市明珍实验学校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