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涛
我们应该跳出“暴力抑或怀柔”这种工具理性的狭隘,更应该做的是关注现代人、青少年和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关注时下物质的进步和丰富所掩盖的“生命理想的贫乏、精神创造力的贫乏、文化的贫乏”。
殴打、电击、药物、体罚等,在各种网戒学校“大显神通”的针对网瘾少年的戒瘾手法,将有望彻底消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不久前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
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不光是孩子,成年人也有不少是网瘾患者。当你走着路或在办公室就是默默的“低头族”,当你回到家就是抱著手机的“葛优躺”——无论你采用哪种姿势,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我们或多或少都是一个网瘾患者。
成人尚且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更理性、更克制、更人文地看待那些“网瘾少年”。而这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去暴力化”思维,也值得称道。而矫治网瘾纠结于到底是该暴力,还是该“怀柔”,也未触及问题根本。若要治疗网瘾,功夫其实在“瘾”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网瘾背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类自己所承担的压力便越大。在网络成瘾的背后,又承载了多少人——包括青少年,也包括成人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挫折、心理障碍、家庭变故等诸多现代人所不能承受之重?对于这些,我们的社会是否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是否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关爱和干预?
所以,在当下,我们应该跳出“暴力抑或怀柔”这种工具理性的狭隘,更应该做的是关注现代人、青少年和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关注时下物质的进步和丰富所掩盖的“生命理想的贫乏、精神创造力的贫乏、文化的贫乏”。否则,所谓的“瘾”只能越来越重,而我们在寻求“解药”的路上,也会背离初心、渐行渐远。
(选自《人民网》2018年10月9日)
荐读:
孩子的世界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学习真的仅仅是一方面而已。当孩子无法处理各种事务时,往往会退回到网络里。想把孩子从网络中领出来,需要父母用心去聆听、观察、揣摩和有效沟通。简单粗暴的断网只能增强孩子的无助感或逆反心理。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单个的努力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