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郴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致张学良命令其对日不抵抗的电文,称“铣”电: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致蒋介石的电报,声明其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史称“艳”电。为什么把这些电报称为“铣”电、“艳”电?这缘于我国早期电报韵目代日的日期特殊表示法。铣代表16日,艳代表29日。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电报技术传到中国。汉字不是字母文字,不便于收发电文,就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码。考虑到1万个汉字足夠日常使用,于是便设置四码电报来进行相关业务,从0000到9999,刚好代表1万个汉字。由于传送速率有限,早期电报只能传送文字,并且都是靠人手拍发,对报务员的技术要求也高。这使得拍发电报的成本非常高。高到什么地步?马伯庸、阎乃川《触电的帝国》一书有过统计。引征如下:清末的中文电报房每一份电报的费用是按照七字一算。七字之内都按照七个字收费,七字以外另外结算。往往一个字就得数两白银。书中提到,驻英法大臣郭嵩焘向光绪帝上折子,参奏驻德大臣刘锡鸿“滥用经费”“挥霍巨糜”。光绪派人查实刘锡鸿所在的驻德使馆4个月内拍发了七八份无关紧要的电报后,将其撤职,电报费用之昂贵可窥一斑。
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省资费,大家都尽量精简电文字数。内容的字数缩减到不能再缩减,于是又在“月、日”上做文章——用约定的某字分别代表电报的月日。月份好办,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是最佳选择: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表示1至12月。至于究竟谁最先用某字代某天,说法不一,但影响最大的是苏州人洪钧说。洪钧,清咸丰朝状元。自隋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朝廷就颁行官修的韵书供考生们使用。到金代,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刘渊把前代206个韵部合并成107个韵(后又减至106韵),世称《平水韵》。用上平声的15个韵部分别代表1至15日:用上声和去声中的15个韵部分别代表16至30日。因代表30日的“陷”字不吉祥,后改用“卅”。民国以后采用公元纪年,出现了31日,遂选“世”或“引”字代表31日,“世”是卅加一笔,暗合31,“引”形似阿拉伯的31。“卅”“世”“引”都不是《平水韵》的韵部。
1904年废科举,渐渐地读书人不熟悉韵部了。但即便后来电报资费下降了,这种以韵代日的习惯却得以沿袭至共和国成立初期,前后使用了大约7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