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2019-05-08 03:35王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西方比较研究

王丹

摘 要:中国和西方,由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艺术审美的差异,在造型观念、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审美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些许不同。即便如此,中外艺术依然发挥各自特色,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各国的土壤中开出了绚烂多姿的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怎样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使中外美术在相互学习借鉴的同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共葆生机与活力,是我国艺术工作者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西方;美术绘画;比较研究

一、中国美术绘画特点

中国和西方自古以来,由于地域环境、文化信仰、社会背景的不同,在绘画技法、艺术形式、审美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中国开始打开国门,吸收借鉴外来先进的文化,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从我国自身来说,我国的美术主要以笔墨和宣纸为载体,受古代书法的影响,注重线条的表现,以点为主,线面结合,重视气韵和传神,在笔墨的粗细、浓淡、虚实之间传达画家的思想感情,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国水墨画自唐代已经出现,在宋代得到发展,元代趋于成熟。与西方美术比较起来,水墨画不太受光线的影响,重视真实的体验和感悟,遵从作者的创作主观。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技法上湿笔披麻皴,侧锋中锋交互使用,湿披麻与干笔浑然一体,坡峰间近似米点笔法,浓墨山石,淡墨横苔,浓淡交替,若淡若疏,画面明净疏朗,秀润清爽,体现出中国画线条和墨色的审美价值,被誉为山水画的典范。与此同时,中国画家也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国画的表现技法,例如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强调“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将中国画的技法表现加以规范。中国的美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画的画面呈现的是一种恬静、淡泊、含蓄、朴素、柔和的神韵,整体营造出一种“ 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意境美。

二、西方美术绘画特点

西方绘画由于早前受建筑和雕塑的影响,才诞生出平面绘画的形式。西画以油画布和油画颜料为载体,讲究画面的体面、色彩、空间、量感、透视、明暗关系,重视光的变化,表现环境的真实面目,杜绝过分的感情流露。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注重光线的变化,他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的平涂式的轮廓线,该画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品之一。西方油画几乎看不到笔触,如同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画面比例讲求科学性,重理性,务求真。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主张艺术家要以自然为师,要做自然的儿子,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代表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画家运用金字塔构图法绘制而成的。另外,在西方油画中焦点透视学的运用较为广泛,作者姓名比较隐蔽,与中国画的落款大方不同,很难在画面中找到作者明显的签名。西方绘画的构图注重黄金比例的分割,构图主要以S 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梯形为主,方法主要用到透视学、明暗法。西方人信仰圣经,大多崇拜基督教,因此画面中也离不开宗教信仰的成分。西方的美学产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后来产生了一系列画派和艺术家,为西方美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影响。例如,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画派等都是西方油画画派的重要代表。西方油画家在用色上比较大胆,风格鲜明,具有无与伦比的不可替代性。提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性画家,他青年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的主导下,继承和发扬了威尼斯画派的绘画艺术,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画中所含的情感饱满而深刻,洋溢着欢欣的情调和旺盛的生命力,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他中年的画风细致,稳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则笔势豪放,色调单纯而富有变化,在油画技法上对后期欧洲油画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花神》《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就是典型代表。

三、中西方美术绘画异同

中国画较多会运用到线条,而西方则隐藏了线条的痕迹;中国画不太重视透视法的运用,而西方极其重视透视法、人体解剖学、光学和色彩学等科学知识的运用;中国画敢于突破物象本身的形状,注重表达内心,以山水画题材表现居多,西方则重视利用客观事物,强调对景写生,还原真实存在。此外,中国画注重画面的留白,不画背景,营造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为的是给观众留下最大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所谓“无中生有,此处无形胜有形”。西方画则必画背景,不留白,大多以历史题材的人物画为主。国画大多使用散点透视,同时“诗书画印”为一体,落款大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统的中国画大多寄物以情,尚意,重情感。古人云:人品即画品。故国画通常将道德规范、佛教、儒家思想等信仰融入作品之中。与西方油画比起来,国画以造化为师,讲究意境,下笔时已成竹在胸,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要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表现人物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做了深刻的概括。西方画造型相对更严谨细致,追求一种精工细作的艺术手法。中国画颜色较多以黑白为主,重视意境的表现,颜色忌太过花哨多彩,也被称之为中国版的写意油画,而西方则颜色丰富多彩,很少出现单一或者黑白的色调,整体画面饱满,附以故事情节的刻画。

中西美術各具特色,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很多方面已是高度的融合。因为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感动,画家经由社会生活来抒发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呈现在画面上的色彩、笔触、结构、空间可以不同,但是内心存在着不容置喙的共鸣,因为相同的精神共鸣,便会有相同的艺术感动,没有中西方之分。中西美术都是作为一种二维空间来表现和反映世界,直抒内心,不管运用哪种媒介,都非同于摄影艺术,具有主观创造性,能激起观众的审美情趣,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中西美术创作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观众的审美、欣赏角度却是不同的,因此整幅画面的情感输出也是不同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代著名画家何家英说过:“中西方绘画的本质是表现人性。”因此,不管怎样,艺术的关键是带给观众情感共鸣,通过画面传达出相同的意思。绘画最本质的要素是空间、感觉和节奏,只要传达的都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那么中西艺术就都有其价值。

四、中西方美术如何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画与西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由于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美学上的差异。虽然中西方美术存在差异,但是在人类真善美、对艺术的理解与认知、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还是相通的。中国美术应该学会自主表达,避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一味地学习西方的美术观,保持独特的艺术创作视角,在融合各国美术精华的同时,进行审美提升,辩证地接受美学原理,用多元化开放的心态学习,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审美水平的整体提升。从留学日欧,学习前苏联,到现在的现代艺术热,中国一直在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同时西方油画也可以从中国油画中提取到自身所需要的东西,通过理解与消化,将西方油画历史传统与中国绘画的写意性结合起来,从而使西方油画得到重生和发展,而中国画的写意性因汲取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美因素,增强了表达的感染力,在理念与趣味性上与西方绘画产生共鸣。例如,中西文化交融产生的美术画种有水彩画、素描画等,这些就是向西方学习的成果。作为21世纪的画家和读者,只有认识到这种差异,才能使世界绘画走向真正的繁荣,才能获得更丰富的艺术享受。因此,只有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才能有助于各国文化产业的兴旺,才能有助于推动我国美术事业的创新,才能使我国的精神文明整体建设更上一层楼。

五、结语

中西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虽然各国美术均存在差异,但是我们需要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使各国美术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不同文化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让祖国的美术事业得到发展,让观众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也使世界美术的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周清波.中西艺术精神的异质同构与传统美学的骤变:徐渭、梵?高的艺术风格[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朱贝.意到怀中 神游象外:试析中西绘画的写意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韩丽侠.试论中西绘画艺术的共性与差異[J].艺术论丛,2013,(12).

[4]王伟萍.试论中西绘画艺术的异同[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6).

[5]包晓光.试论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J].绥化师专学报,1997,(1).

[6]郭成效.中西美术的“新和谐”[J].问题分析,2007,(5).

[7]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8]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9]张心怡.从美术的表现对象探究中西方审美差异的文化根源[J].职业时空,2012,(9).

[10]洪波.中西绘画艺术比较[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指导教师:孙威

猜你喜欢
中西方比较研究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初中英语教学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