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静
摘要: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书面沟通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无一例外地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可见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但这门课程在开设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课时安排较少,课程教材内容与学生专业、实际生活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没有创新,评价体系单一等。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也面临改革,以适应学生就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故本人從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意义、现状,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应用文写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活动方式、课程媒介、课程评价多方面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 改革 教师素养
在当今社会,应用文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上至国家机关,下至团体、个人,几乎涉及各个领域、方方面面。比如:国家颁布相关法律、条令的时候需要用到命令,个人请假,借钱、借物会用到条据,所以应用文写作跟我们生活和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就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学生毕业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无论是谁,只要是社会中的一员,为了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能更好地用这种书面形式沟通,都必须具备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
在众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文写作课程这门公共基础课显得有些“鸡肋”。不是否认课程本身的意义,而是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展遇到诸多问题:课时少,想要讲透讲深入,把每一个文种都面面俱到,对于现有的课时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教材内容深浅不一,市面上能符合职业院校专业、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教材相对较少,部分教材内容是以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延展或删减,案例陈旧,没有职业院校的特色,教学内容存在的形式各有不一。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教师教学模式固化,评价体系单一。
二、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由德国著名教育家劳耐尔提出。传入我国,有学者结合国情将它延伸为项目课程模式。该模式是立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加强课程与教学必须与具体的职业活动过程相联系。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合理归并工作过程中比较接近的工作领域设置课程,具有综合性、完整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基于工作岗位的需求,开展教学工作,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把教学内容结合工作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展开。结合这种模式,应用文写作课程也能以工作情境为背景,以工作岗位任务为导向,重新设立。
三、以工作情境为背景,工作岗位任务为导向,重新设立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所以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是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基础,以工作过程、实践产生知识为核心。当然“过程导向的教学意味着不能只根据相对稳定的工作活动内容来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还要面向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职业过程来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结构、内容设置上要可持续发展,紧跟时代发展。
1.课程目标——以企业用人需求、岗位需求为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师知晓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习该门课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然而现实中学生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感到困惑,更不知道所学知识以后与工作有何联系,缺乏目标。所以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在了解职业岗位需求后,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工作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整体感知,促使学生对岗位需求和所学知识进行融合,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明确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不求全,但求精,学以致用
课程内容暨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要教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科领域里面选择、组织相应的内容。但内容一定要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在现有的课程内容中涉及的行政类文书较多,这些内容在学生工作中是极少涉及的,如命令、公告、批复等。所以在设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特点,将学校从职场这一阶段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出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情境呈现,把知识点细化成一个个任务。教材内容可以设置为校园篇和职业篇,校园篇即在校园活动中所涉及的应用文文种,职业篇则可以按照学生专业的需求拟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内容不求全,只求精,要贴合学生专业,贴合职场,学以致用让学生有实用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内在需求成为学习的动力。
3.课程活动——项目引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课程活动也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主要指学习者如何学习和引导,如何引导学习,怎样学习的问题”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属于理论化的教学,大多以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来开展。
这有别于实践教学,近年来实践教学有项目教学法,该方法是“在教学中选择一个核心课题,据此为学生设计一个项目,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产品)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理论文化课也可以借鉴实践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将要开展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项目,然后将知识点分散到一个个任务中,让学生借助工具资料,分组合作来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辅助学生完成任务,及时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4.课程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适当选择
课程媒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粉笔、黑板、教具等,现代媒体则包含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甚至时下流行的基于手机平台的蓝墨云。媒体很多,一堂课可采取多种媒体,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媒体。每个单元,章节的内容不一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媒体。如应用文条据类、求职信、简历的写作,我们可以模拟情境教学,设置适当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应用文真实的存在。
(2)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选择媒体。学生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媒体选择方面要根据学情进行分析选择。如遇到概念性的,抽象的事物,教师可以把内容具象化,选择图解、动画、影像媒体。
课程媒体的选择和实用的范围是广泛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媒体。
5.课程评价——打破单一传统评价,多元评价
现有的教学评价系统,“中央集权式”的评价方式,更多的还是以教师为主,没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所以评价不能单一地局限在教师,不能单一地局限在一支笔一张试卷的考核。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去拟定评价。立足于学生对过往知识的延续,立足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立足学生未来职业长期的发展,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估体系,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评价标准,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自我评价,不断改进,促进自己能力的发展。而现在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
(2)教师评价。虽然这是传统的评价主体,但是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应该做到公平公正,结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这种评价应该是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真正起到能夠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3)学生互评。在学生共同完成某一个任务的时候,大家互相交流和评价是对他人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自己认知的反思。评价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企业评价。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到企业进行锻炼,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更加客观和真实,对学生成长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的评价是教学成果最好的验证,也能反作用于教学,改进教学。
四、“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一所学院教学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还是由教师教学质量决定的。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更高。早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领域、实践领域的能力,同时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职业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会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能引导学生学习技能,也能指导实践。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国情不断地在改革创新。面对国家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内容方兴未艾。应用文写作课程虽只是职业院校一门文化基础课,但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思考和探索改进教学,为专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