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炜 王 迪 尹清风 陈雪辉 徐 云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卫辉 453000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给患者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成为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3]。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糖尿病的发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又会加重糖尿病症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5-6]。本研究对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进行分析。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01—2016-01治疗的174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2例,女72例,年龄56~72岁,平均63.4岁。所有患者确诊为2型糖尿病和脑梗死,且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7],即空腹血糖7.0 mmol/L以上或任意时间血清葡萄糖水平11.1 mmol/L以上。统计饮酒、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18例(10.3%)有饮酒史,40例(23.0%)吸烟史。
1.2方法所有患者接受DSA检查,检查设备为德国西门子血管造影仪,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相关标准开展临床研究,分别接受头颈部两侧动脉检查,即颅外动脉和颅内动脉,颅外动脉狭窄情况评价标准:狭窄程度(%)=[(狭窄远端动脉直径-最狭窄处的直径)/狭窄远端的动脉直径]×100%。按照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等对于颅内动脉病变的相关诊断标准,评价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狭窄程度(%)=(1-狭窄段最窄处的直径/同处正常的直径)×100%。
1.3效果评价计算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率,血管狭窄的认定标准:100%为完全闭塞,70%以上为重度闭塞,50%~70%为中度闭塞,50%以下为轻度闭塞。
2.1脑血管闭塞和狭窄情况颈内动脉颅外段和大脑前动脉是受累较多的血管,且后循环血管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前循环,颅外血管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颅内血管,前后循环颅内血管闭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动脉狭窄特征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后循环脑血管病变分布明显少于前循环,前后循环血管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高血糖是诱发脑卒中神经功能恶化以及不良预后的一种高危因素[8-15]。缺血性脑卒中是糖尿病的常见血管并发症类型[16-28],能够加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加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心脑血管疾病又会加重糖尿病症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29-35]。脑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善有助于神经功能及脑灌注的维持,对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较为显著[36-44]。
表1 脑血管闭塞或狭窄情况 [n(%)]
表2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狭窄特征 [n(%)]
本研究对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动脉狭窄分布情况看,累及后循环32例,前循环92例,动脉同时累及前后循环50例,分析前后循环受累差异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发生小血管病变后,颅外静脉和颅内大动脉的障碍发生时间相对晚于颅内小动脉[45-60],同时患者通常缺少相应的侧支循环,一旦脑干和脑部白质发生深穿支动脉受累,则会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症状[61-70]。从前后循环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基本特征来看,重度狭窄、中度狭窄和轻度狭窄的发病率相对更高,且颈内动脉颅外段和大脑前动脉段等部位血管容易受累[71-80]。
研究报道,不同民族和种族人口的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15-16,81-84],非美种族、西班牙、日本和中国地区人群颅内血管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而高加索人群的颅外血管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一项针对亚洲人群开展的研究证实,颅内粥样硬化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诱发因素[17-18]。本研究也得出,颅内血管闭塞和血管狭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颅外血管。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多发动脉粥样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其中双侧颈内动脉床突段(C5)和海绵窦段(C4)是斑块发生率较高的部位,且以C4段发病率最高。同时,本研究还表明,eICAD和ACA是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相对较高的部位,从脑血管狭窄病变的位置分布情况来看,后循环的发病率相对低于前循环,这一结果也与以往报道相似,小血管脑卒中及小脑、脑干和PCA等后循环的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低于MCA和ACA等前循环血管[19-20]。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存在多发动脉粥样斑块和颈动脉狭窄[21],且主要出现在双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和海绵窦段[22-23]。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症状会对较小的血管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其颅内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受阻也通常早于颅外动脉以及颅内大动脉[24-25]。2型糖尿病患者的小血管病变常累及脑干的深穿支动脉以及大脑深部的白质[26],因缺少充分的侧支循环,一旦发生血管病变,则会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本研究中后循环颅内段血管闭塞的发生率最高[27-29]。
颈内动脉颅外段和大脑前动脉是受累较多的血管类型,且后循环血管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前循环,颅外血管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颅内血管,前后循环颅内血管闭塞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后循环脑血管病变分布明显少于前循环,前后循环血管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诱发因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