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者弘毅》 潘维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
将近1/4个世纪以前,1982年春末,我21岁,考上北大国际政治系的硕士生。管教务的老师通知我:派给你的导师是本系外聘的教授陈翰笙。
听说陈翰笙曾与李大钊和蔡元培共过事,85岁了,脾气倔,要学生去他家面试,面试后才决定收不收。天哪,85岁的人当老师,还是李大钊和蔡元培的同事?
开学了,正式去陈翰笙家上课,他已迁居复兴门外24号楼——那时俗称“部长楼”,今天称为“高层板楼”。从此,陈翰笙成为我的启蒙恩师。两年里,我每周去他“106室”的家中上一次课。每次两小时,单兵教练。
“106室”的主人于2004年3月13日仙逝,享高壽107岁有余。20年后去他家吊唁,我所熟悉的“106室”全然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从未“装修”过,一件新家具没有,均为旧物,连书桌摆放的位置都没变。
先师去也,师情犹浓,遗像如生,教诲不敢忘。睹旧物,思故人,满心的惆怅,更有满怀的感动。兹忆当年师生事,纪念翰老,为自己余生鉴,亦为那精神薪火相传。
先师无子女,夫人在“文革”时去世,起居由其九妹照看。先师父母生九子,仅存首末两子女,长子先师,另一即九妹。
先生的小妹慈眉善目,迄今健在,高寿91岁了。每次去上课,到家落座,她便端来一杯清茶。谈历史时,她有时取椅坐于先生身旁,偶尔取笑先生眼疾,拍着他的手,说他瞎眼不辨人。她给师生关系带来一份轻松,带来了家一般的气氛和爱意。
陈翰笙对指导研究生是非常认真的。师生就是师生,每周必定要上课的,唯“课堂气氛”轻松愉快。陈翰笙上课按部就班,1小时教授英文,1小时谈历史、社会、时政和硕士论文。先生有高朋来访,亦不得逃课,命我移座去听他们的高论。
翰老还教我写文章。要点大多忘记了,但有一条是一辈子不会忘的,就是通俗易懂,写短句,不用生涩的词。他告诉我:没学问的人,才用怪词。凡使用老百姓不懂的词,要么是想吓唬读者,要么就是没读懂外文原文。
多年以后,我在美国写博士论文,导师认为我的英文句子太长,让我去读韩丁写的《翻身》,说那是最好的英文。老师解释说,社会科学作品与自然科学不同,是要给大众读的。大众读得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大众读着明白顺畅的文章,是最好的文章。
老师告诉我:博士论文,应当让你没念过政治学的老妈也能流利地阅读。我这才恍然大悟,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没有一个长句,没用一个“大词”,所以是文笔最好的书。
先师是学历史出身。他要我认真读历史,什么历史都读,古今中外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非常幸运,老师的传奇经历本身就是部丰富的历史书。他的历史感如此之强,经历如此有趣,那时的我虽无法理解,却留下深刻印象。
翰老讲他当年在美国做学生,当过激进学生的代表。顾维钧去美国谈判,陈翰笙代表学生闯入会议室闹事,踢着顾维钧坐的椅子,警告他不许卖国。先师告我,顾虽西学出身,老婆却一大堆。我那时在读《顾维钧回忆录》,津津有味,正在做外交家的梦。翰老三言两语,把我对顾的向往和对外交的神秘感一扫而空。
与先师谈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政治经济史。他写过关于巴黎和会的博士论文,不讲,却讲了他去德国的缘由。从芝加哥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先师去哈佛学习,一年多以后就没钱继续了,于是带着仅余的一点钱同夫人顾淑型去了德国。战后的德国经济已经彻底崩溃,那点美国钱值了许多,够坐火车的豪华包厢,还够雇个德国佣人。
我在美国也学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史,学到什么,全然忘记了。若干年后,苏联垮台,中国人那点可怜的工资却能在俄罗斯过上神仙日子。这就让我想起了翰老去德国的故事,对什么是“经济崩溃”理解得非常鲜活。当“民主派”们说,不管怎么样,俄罗斯到底是民主了,每到此,我就会想起翰老讲魏玛共和国的民主是怎么垮台的、蒋介石的统治是怎么垮台的。经济崩溃,不是民主的福音,是民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温床。
当时北大有一美国来的华裔学生,请我帮忙查她爷爷的历史,说她爷爷好像很出色,做过中国的大官。我查不到,就去问陈翰笙。
翰老不仅知道,还与那人有过交往。那人做过“司法部长”,不过是汪伪政权的“司法部长”,病死于监狱,先是国民党管的监狱,后是共产党管的监狱。
我当时在学日文,翰老提示我去查日本出的中国名人录。我果然在那里查到了该汉奸的生平。华裔女孩得知我的“研究结果”后,一脸的落寞,让我很不忍心。
查那本名人录时,我顺便也查了陈翰笙,记载居然更详细。让我震惊的是,书里写道:根据日本的情报,1944年蒋介石命令在昆明抓捕陈翰笙,昆明突然飞来架英国军用飞机,把陈翰笙接到印度去了。
我问过翰老,他只告诉我,做地下工作的人,有些事是要带到棺材里去的。把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与学术生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陈翰笙是中国第一人。
翰老讲中国经济史,特别是农村经济史。他讲的英美烟草公司历史特别有趣。该公司被中国本地官僚介绍给农民,先给中国农民发放优惠的小额贷款,让他们由粮食作物改种烟草,而收获的时候却以垄断性的低价收购烟叶。种过烟草的地不适合种庄稼了,农民命运只能由外国资本家左右。当烟草市场崩盘,农民还得向地主照交地租。
由此,他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得出结论:中国农民不仅受地主的盘剥,还受外国资本的压榨,也受本地官僚买办的压榨。除了造反,没有出路。这个项目是为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做的情报研究。依赖贫苦农民闹革命,推翻“三座大山”路线,是这样被翰老提出,在学界传播开来,而且变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毕业数年后,我要去美国读博士,翰老为我写推荐信。到了才知道,他在美国的名气比在中国大,他的推荐信是关键性的。又过了好多年,我才懂得,有这样一位出色的学者领着入学术之门,是多幸运。可惜当时年幼无知,偶得的先生遗墨,均已荡然无存。
(本文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