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10000
许多ICU 患者由于病情及治疗方案影响,需要保持绝对禁食,而在临床调查中发现,约有60%以上的ICU 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为禁食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1]。ICU 禁食危重患者引发的胃肠道并发症直接营养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使得患者出现免疫功能障碍等,预后不佳。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是通过输注方式给予患者配置好的低脂型制剂,纠正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满足治疗期间的蛋白质、脂肪、热量的需求,保护患者胃肠粘膜及正常功能,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60 例ICU 禁食危重患者,年龄30-79 岁,平均年龄(57.53±4.95)岁,有男性35 例,女性25 例。60 例患者以护理措施不同为依据分组,仅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早期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为观察组,各组有30 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
对照组仅开展常规护理,根据ICU 的护理要求开展护理工作,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护理、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实施早期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的24-48h 即可开展早期的肠道营养支持干预,对患者病情和基本情况综合性评估后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可选择营养泵或鼻饲,利用Harris-Benedict 公式进行患者每日所需营养量的计算,每日营养持续的输注时间要保持在18-20h[2]。根据公式计算中,护理人员需持续关注患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情况,可适当给予注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在能量换算上根据679KJ:1g 热氮比计算。在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前3d,选择使用短肽型制剂,每100g 剂量的主要成分:1600KJ 热量,76.0g 糖、18g 脂肪和15.2g 蛋白质。在肠道营养支持后的3-5d 将营养制剂调整为低脂型制剂,每100g 剂量的主要成分:1350KJ 热量,76.0g 糖、17g 脂肪和14g 蛋白质[3]。在营养制剂输注中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应当先将营养液进行稀释处理,在输注时要遵循由稀至稠、由少至多的原则,输注前适当抬高患肢头部,将床头上摇至倾斜水平面30°,预充入20ml 左右的37℃的温开水,以防止输注后患者出现误吸或反流现象,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执行[4]。在输注结束后要求患者保持30min 的半卧位,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n,%)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t 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白蛋白水平(35.09±1.26)g/L,APACHE Ⅱ评分(4.95±1.62)分,ICU 住院时间(4.30±1.15)d,康复情况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情况各指标的比较
调查统计60 例患者的预后情况差异,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12/30),死亡率16.67%(5/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死亡率3.33%(1/3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ICU 禁食危重患者在恢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通过早期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满足患者康复期的营养摄取需求,提高患者体内的营养水平,维持消化系统正常吸收、分泌功能,对于维持消化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早期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提高体内白蛋白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有效增强抵御和免疫能力,患者经干预后康复快,ICU住院时间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