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心域的秋天

2019-05-06 16:49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玉米棒子秋雨柿子

故乡的秋,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故乡的秋,是植入我的骨髓的乡魂。

——题记

不逢故乡之秋已十多年了,每当回忆起故乡的秋,心中总有一份莫名的感动。故乡的秋,一直珍藏在我心灵深处,总在不经意间想起,心湖里泛漾起圈圈撩动心弦的涟漪。记忆中故乡的金秋阳光恬静,白云悠然,风姿绰约,如同轻纱般漂浮在蓝天之上。

而我如今在南国,整年整年感受着季节过渡的模糊界限,心中未免有些淡淡的落寞。南国四季如春,未必有什么不好,只是觉得这样太过于单调,让人时常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在我的感觉里,南国似乎只有冬夏两季,夏天和冬天较长,春秋两季几乎没影儿,每年都直接从炙夏跃至寒冬。岁月匆匆数载,一直蜗居在城市的角落,每天看到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市,过着失去自然色彩的快节奏生活。时间久了,心,似乎都麻木了,令我分外想念北国的故乡。

时光匆匆,岁月如流,冲淡了几多往事。只是心中却常常怀揣对故乡的那份深深眷恋,让我深入其中,无法自拔。

我的故乡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风景如画。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成荫,碧波万里;秋天金风送爽,硕果累累;到了冬季则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分外妖娆。故乡的四季如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让人回味无穷。时值十月,叶落知秋,身处南国的我几乎感觉不到秋日的气息,白天同样烈日炎炎,早晚稍有凉意。郁达夫说:“南国的秋,味太浅,意太淡,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较之北国的秋,一个是黄酒一个是白干。”的确如此,已至秋季,却秋意浅淡,让人格外怀念故乡的秋,怀念那绿色日渐凋零的季节。飘飞的落叶,告诉我岁月的流逝,点燃了我悠悠的思乡情愫,我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眷恋故乡的秋。

故乡的秋,如一坛陈年佳酿,历久弥香,浸人心脾。故乡的秋色彩斑斓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每当回忆起故乡之秋,总令我深深沉醉其中。时光匆匆,我依然清楚记得故乡秋天的模样,依然能记得故乡秋天的故事。

在故乡,九月一到,夏的繁华还未褪尽,秋就已悄悄在大地上晕染着金黄。刘禹锡《秋词》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确,故乡的秋天像一个成熟的女人,仪态万千,风情万种,她的美是淳朴的,迷人的。故乡的秋,又是多彩的,温馨的。

北方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每当秋天来临,田野里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那黄的红的果实,是秋天最美的鲜花。走在秋日乡间的小路上,风中含着露水和五谷成熟的芳香气息,清爽宜人,醉人心扉。柿子树上的柿子犹如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一望无际的玉米地,绿色的叶子开始泛黄,玉米秸秆上的苞米越发紧凑而丰满地挺立出来,地边上的高粱娇羞含首,迎风向行人致意,地里的黄豆、红豆、红薯、花生也都相继成熟。果园里,硕果飘香,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争先恐后地和人们打招呼,秋桃羞红了脸。树叶都变了,黄色、深红、浅绿,偶尔片片黄叶随风纷纷飘落,恰似飞舞的蝴蝶,一泒“树树皆秋色”的景象。

中秋前后,是农忙时节,学校放忙假,孩子们要帮家人秋收。田间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秋天的气息像甘醇的酒,让每一个闻到的人都醉在一汪金灿灿里。童年时,家乡贫穷偏僻,人们无限期待大自然赐予的春风秋雨,期待五谷杂粮的丰收。那时候每家有几口人至少有几亩地,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有很多农活要干。我们家八九口人,有近十亩地。那时的我很羡慕别人四五口人的小家庭,总觉得人家很快就忙完了,而我们家总是有忙不完的农活。在地里掰玉米,是很辛苦的事,劳累不说,利剑似的玉米叶子划在脸上、胳膊上,又痛又痒,着实让人难受。那时唯一让人感到开心的,就是在累了渴了时,折一根玉米秸秆,坐在地边吃,那清甜味道,如一股甘泉流入心底,那份简单的快乐似乎能消減人们的劳累。那时的我,感觉城里人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干农活,不用经受风吹日晒,简直就是生活在人间天堂。

那时的田间,可以用热闹非凡来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在地里忙碌。收割的庄稼,装满了一车又一车。还有的人家已开始种地,那时候没有收割机,完全是人力干活,很多人家都养了牲口专门用来种地。田间小路上行人川流不息,人们亲切地打招呼,谈论庄稼的收成。

院落的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走路时要在玉米堆中找落脚的地方。每当看到满屋子的玉米棒子,我总是暗自发愁,因为虽然自己在家最小,但家里的规矩是大人孩子都得帮忙干农活,没有剥完当天的玉米谁也不能睡覺。那时候每天晚上,家家院子灯火通明,人们都要熬夜剥玉米,就是把玉米外的苞衣取掉,留下三四片用来辫辫子,一家人围着一大堆玉米棒子忙个不停,一边剥玉米一边闲谈。一般情况下分成两组同时进行,大哥辫玉米辫子,把剥好的玉米串起来,第二天把辫好的玉米串挂在玉米架上,家里至少要搭两个玉米架。我的任务是给大哥递玉米,每次两个,要很快的速度,因为大哥是个急性子,干活速度非常快。每晚要忙到十二点多,因为第二天会有更多的玉米要掰回家,若不解决当日的玉米,第二天拉回来的玉米棒子根本没地方放。

虽然每天都很忙乱,但秋天吃的食物是比较丰富的,我们每天都能吃到多样而新鲜的食物。香甜的嫩玉米让人挂念,每次家里蒸馍时都要捎带煮许多玉米棒子,拿出锅的玉米清香沁人心脾,谁想吃嫩玉米或老玉米自己随便挑。每次蒸馍时,常常会在馍旁边放些红薯,一家人也都爱吃。柿子是家乡秋天特有的果子,很多时候,孩子们行走在树下,看到有熟了的柿子,就会爬到树上摘,如果实在够不着,就干脆用石头砸,哪怕砸下来烂了不能吃,孩子们享受的是那个过程和单纯的快乐。柿子不只是红了软了才能吃,青的时候从树上夹下来,味是涩的不能吃,要用温水暖熟。把青柿子泡在一大缸温水里,然后用东西把缸口裹得严严实实,捂三天左右柿子就暖好了,暖出来的柿子清脆香甜,年轻人尤其喜欢吃。柿子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做成柿饼。把柿子串成串或放在盘子里在太阳底下晒,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吃,吃起来很甜,好像加了糖一样。我家后院的一棵柿子树,结的柿子不同于一般的柿子,十分好吃,母亲时常连树枝一起折下来,挂在家里木板楼上,到天冷时捏下慢慢吃。柿子还有一种作用,那就是用来做醋,柿子醋酸酸甜甜的,那时家里有许多烂柿子,母亲把那些烂柿子放在一个缸子里,泡到一定的时候,柿子醋就会从缸子里汩汩流出。

我家的院子,在秋日里别有一番风情。玉米架上一串串颗粒饱满的玉米金光闪闪,分外惹眼。一串串红红的辣椒被串起,挂在了房前屋后,火红的景象让人感觉十分喜庆。还有那一堆堆的红薯,也都凑热闹似的占有一席之地,红豆、黄豆也晒在院子的角角落落,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拉回来的玉米秸秆也填满了院子的空隙,院里柿子树上火红的柿子似乎在与各种色彩争艳,只可惜熟一个就被嘴馋的我们消灭一个,黄叶不时在空中飞舞,飘然落下,有时会积下厚厚的一层,秋天的院子,缤纷多彩。

果园里,也是一派热闹欢乐的景象。那时候我们家和村里的几家人承包了一大片果园,每到果子成熟的季节,满树的果实压满枝头,红黄相间的果实映满了浓浓的秋韵,成熟的气息弥漫在园子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大人们忙碌时每家派孩子在一起看果园,所以果园成了我们几个孩子的乐园。我们在一起自由自在地玩,想吃什么果子就随便摘,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红富士,我印象中记得的有黄元帅、秦冠、金冠、黄冠梨、沙梨等,每个人挑自己最爱的来吃。

故乡的秋天,月儿更明。每当夜幕降临,秋天也变得更加深沉。月华如水,星光灿烂,浩瀚无垠的夜空格外宁静,处处都沉浸在淡淡的泥土清香之中。故乡的秋雨是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秋雨下起来断断续续,似乎总在撩拨着人们的心怀,缠缠绵绵,如泣如诉。那时候村子里还是泥土路,每当下雨时到处是泥泞,人们出门都要挽起裤角穿上雨鞋。秋雨下得不大,如丝如缕,远处的山,近处房屋和人,被笼在了一层水雾里,朦朦胧胧,远远地看,像是天地间的一幅山水水墨织锦。儿时的我,虽不能真正感受到秋雨的韵味,但对秋雨却有一份特别的情怀。淅淅沥沥的秋雨,似在诉说人间一个个动人的传说。

深秋时节,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麦苗地,大地似乎提前进入了冬眠状态。秋风乍起,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特别是经过一个夜晚,第二天早上,每棵树下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那是树叶一生华丽的谢幕。那时候还烧柴火,人们常常去扫落叶,然后背着满满一背篓树叶回来,在院里或路边晒干,用来烧火做饭。

深秋时节,雾也是迷人的,每到早晨,云雾弥漫,不远处连绵起伏的秦岭,时隐时现,仿佛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面纱。

树叶落了,大雁南飞,秋天即将远行。上高中时,每到周末我总是无限期待回家,想念母親,也惦记着母亲为我珍藏的食物。如今,故乡的秋依旧,母亲却远去了,逝去的时光成了永远的回忆。母亲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母亲,我的眼里总是泛着泪花。

故乡的秋,以她的丰厚,无私地承载着一辈辈亲人的繁衍生息。他似乎就挂在树上,铺在地上,留在心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离开故乡多久,无论身处何方,故乡的秋味,永远丰盈我的生命,斑斓我的诗和远方。

为什么我的眼里时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生我养我的故乡爱得深沉。纵使身边风景繁华旖旎,我心中自有秋水天长。郁达夫曾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的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也许,只有久别故乡的游子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真味。

岁月漫漫,乡愁缕缕。晚风轻拂,飘过心窗,凝神时,泪已潸然。

猜你喜欢
玉米棒子秋雨柿子
秋落柿子红(油画)
秋雨
掰玉米
稻草人的玉米
秋雨
捡柿子
来自柿子的烦恼
秋雨
自己熟的柿子
掰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