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王 坤,郭 双,李 琦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肾内科,云南 昆明 650021)
复发性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RUTI)是指半年内发作2次以上或1年内发作3次及以上的泌尿系统感染[1]。女性由于生理解剖因素影响,是该病的高危人群。据统计,绝经期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年发生率为8%~10%[2]。该病迁延不愈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尿路感染主要运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症状,对于单纯性或初发性尿路感染治疗效果明显,可快速控制病情,但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在患者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后产生耐药,效果不够理想,且副作用较多[3]。李琦教授为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第四批中医药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RUTI的经验中,结合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八正散,运用银蒲八正散加减治疗RUTI,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RUTI的女性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年龄 28~72岁,平均(61.46±7.52)岁,过去 1年发生尿路感染的次数3~6次,平均(3.88±1.21)次,中段尿培养阳性者17例,占42.5%,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13例,粪肠球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肺炎克雷伯1例,合并支原体感染3例;对照组年龄26~74岁,平均(62.83±8.26)岁,过于 1年发生尿路感染的次数 3~7次,平均(3.94±1.06)次,中段尿培养阳性者16例,占40.0%,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13例,粪肠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肺炎克雷伯1例,合并支原体感染4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会批准(审批编号:云南省中医医院[2017]论审字(003)号-科研)。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5版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制定:6个月内尿路感染发作次数≥2次或1年内发作次数≥3次;清洁中段尿尿沉渣检查白细胞10/HP或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细菌菌落数105mL。本研究全部选择1年内发作次数≥3次的患者。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主症: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尿道灼热刺痛;次症:尿频、尿急、尿痛、少腹拘急;舌象:舌质红,苔黄或黄腻。主症具备2项及以上,参考次症、舌象即可辨证。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者;②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CFU/mL;③近3个月未使用抗生素治疗者;④年龄18~75岁;⑤能坚持试验、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肝、肾、心、脑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②并有尿路结核者或为非细菌感染者(如真菌衣原体感染等);③患有恶性肿瘤者;④对相关抗生素类药物过敏者;⑤处于月经期者;⑥入组后不能按规定用药、中途退出者或失访者均予以排除,没有纳入研究。凡符合排除标准中1条及以上者予以排除。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药敏试验,予敏感抗生素治疗2周至尿常规转阴,再口服头孢克洛胶囊(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0983030)0.25 g,每8小时1次,以维持治疗6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蒲八正散口服。银蒲八正散组成:金银花15 g,蒲公英15 g,炒黄柏15 g,炒栀子10 g,萹蓄15 g,瞿麦 15 g,车前草 15 g,滑石 15 g,石韦 15 g,通草10 g,大黄 10 g,金钱草15 g,炒神曲 30 g,焦山楂15 g,甘草 5 g,小蓟 15 g,白茅根 30 g,炒枳实 15 g,淡竹叶10 g,芦根10 g。以上中药由我院煎药室统一煎药,每剂煎400 mL,分2次早晚饭后1h温服。
1.6 观察指标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在我院采集患者空腹晨血,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患者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尿道灼热刺痛3个症状的改善情况,根据无、轻、中、重分别记作0、2、4、6分。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时进行统计比较,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治疗疗效。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分析。
1.7 疗效判定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尿常规白细胞计数<10HP,尿菌定量检查(-),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菌定量检查(-);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70%,尿常规检查显著改善,尿菌定量检查偶有(+);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尿常规无明显改善,尿菌定量检查(+),或半年内复发尿路感染,且为同一菌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疗效比较 经过2周的治疗,随访6~9个月,平均(7.23±0.84)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2.2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尿道灼热刺痛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和治疗结束,治疗组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尿道灼热刺痛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好转,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 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n=40)
表2 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n=40)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小便频数 淋漓涩痛 尿道灼热刺痛组别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结束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结束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结束治疗组 5.14±0.74 2.34±0.37* 1.04±0.24* 4.97±0.79 2.11±0.36* 0.87±0.11* 5.26±0.71 2.24±0.41* 0.93±0.18*对照组 5.11±0.65 3.86±0.53 1.89±0.46 5.03±0.71 3.54±0.47 1.68±0.35 5.17±0.78 3.82±0.58 1.64±0.31 t值 0.27 -21.03 -14.65 -0.51 -21.60 -19.75 0.76 -19.90 -17.72 P 值 0.93 <0.01 <0.01 0.67 <0.01 <0.01 0.44 <0.01 <0.01
2.3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3。
2.4 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 CD3+、CD4+、CD8+和 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CD4+、CD8+和CD4+/CD8+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4。
表3 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表3 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治疗组 40症状缓解时间3.34±1.03*症状消失时间7.59±1.47*对照组 40 5.11±1.76 12.18±1.68 t值 -7.76 -18.39 P值 <0.01<0.01
表4 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表4 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CD3+(×106个/dL)CD4+(×106个/dL)CD8+(×106个/dL)CD4+/CD8+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组 40 71.48±6.14 71.93±5.82 34.83±3.42 43.28±2.80* 28.49±2.47 23.04±2.04* 1.22±0.14 1.88±0.17*对照组 40 72.27±5.68 71.52±5.45 34.15±3.61 37.26±2.37 28.13±2.63 27.64±2.38 1.21±0.13 1.35±0.14 t值 -0.84 0.46 1.22 14.68 0.89 -13.13 0.47 20.31治疗后P值 0.40 >0.051.24 <0.01 0.41<0.01 0.41 <0.01
2.5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无1例脱落病例,全部完成随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尿路感染属于黏膜感染相关性疾病,多见于女性,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原因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黏膜保护屏障破坏、黏膜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原因相关。头孢克洛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可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及流感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7],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8],对绝大数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效。但对于复发性尿路感染,单纯西医治疗难以除根。我科结合自身优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标本兼治、解除病痛、消除病根,同时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所产生的耐药性及不良反应,获得临床医师的认可。
根据RUTI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中医学“淋证”的范畴,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中将其病因归纳为“热在下焦”。《丹溪心法·淋》篇亦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李琦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结合前人经验,总结出淋证的基本病机皆因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该病初起多以湿热为主,如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可损伤正气,而形成虚实夹杂的证候。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早治疗,在疾病初期,重在清利湿热、兼以健脾、补肾、化瘀等。
八正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木通、滑石、车前子、瞿麦、萹蓄均为利水通淋之品,清利湿热;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甘草调和诸药而止痛。以上诸药,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9],临床常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10]。李琦教授在运用该方时,并不拘执于原方的用量,而是按具体情况而定。治疗湿热下注型RUTI时,在原方基础上加用金银花、蒲公英以增强清热通淋。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病原微生物,提升免疫功能[11]。蒲公英性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有广谱抑菌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等[12]。车前子强于疏肝滋肾兼有明目作用,车前草强于清热解毒兼有清血热作用,故将原方中车前子改为车前草;原方中木通的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有肾毒性,存疑需待进一步研究,为安全起见,改木通为通草。而本方中苦寒与清利药偏多,易损伤脾胃,在配伍时加入炒神曲、焦山楂以健脾暖胃。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口服银蒲八正散加减,配合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治疗1周后和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和尿道灼热刺痛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好转,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现代医学认为,RUTI的发病机理与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有关,当免疫力下降,尿路感染可反复发作[13]。外周血T淋巴细胞包括CD4+、CD8+和CD4+/CD8+等,是重要的免疫细胞群[14]。CD4+细胞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CD8+细胞则可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减少免疫细胞。因此CD4+/CD8+可用以评价细胞免疫的平衡性[15-16]。综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可抵抗病原菌感染,清除病原菌,防止RUTI的发生。因此,在RUTI的治疗中,改善患者机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可取得较好效果[17]。本研究中,经过口服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4+/CD8+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力提高,可减少复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中医在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中有较好疗效,我国学者此前也做了较多相关研究。刘麒等[18]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RUTI,观察组采用抗菌治疗+口服中药+外治,可减少尿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减少复发。郑桂敏等[19]使用加减瓜蒌瞿麦丸治疗RUTI,对照组采用呋喃妥因,结果提示,中药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治疾病复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刘佳丽等[20]采用强肾灸外治疗RUTI,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以上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中药在治疗RUTI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自拟银蒲八正散加减具有清热通淋、利水泻火的功效,结合抗生素治疗女性湿热下注型复发性尿路感染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