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转向“扶能”: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为例

2019-05-06 07:13郑婷婷姚一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社扶贫资助

郑婷婷 姚一凡

(盐城工学院 学生处,江苏 盐城 224000)

高校资助工作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在国家、地方有关财政、教育等部门以及社会企业的大力投入和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全面推进,2016年普通高校接受各类资助的学生达4 275.69万人次[1]。如何对这类庞大的“特殊”群体进行集中化管理和开展针对性教育,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带来了挑战。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学生社团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发展的充足空间,这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由受助学生组成的资助型社团成为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学生组织,也为高校优化了资助方式,拓宽了育人思路。

1 高校建立资助型社团的必要性

1.1 传统资助工作的问题剖析

自1952年我国正式建立学生资助模式至2007年基本形成相对合理、稳定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经历了初创、探索、改革和成熟四个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努力提升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全国高校在健全资助体系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但在长期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2]。

1.1.1“物质帮扶”完善到位,“精神资助”流于形式 在资助工作中,物质帮扶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础,越来越完善的资助体系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除了经济方面,还涉及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等方面的缺陷,物质帮助多而精神资助少,甚至存在形式主义的人文关爱,忽视了贫困大学生在精神方面更强烈的真正需求。

1.1.2“工作执行”落地有声,“全面发展”力度不足 高校在国家助学政策和社会助学形势的支持下,“奖、助、贷、减、补、免、勤”等资助工作开展秩序井然,高校在经费管理、使用和监督方面都有明确的标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资助工作,阶段核查、年终总结等确保资助工作条条落实、落地。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问题,例如个别学生通过谎报家庭经济状况骗取助学金,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感恩回报意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血”能力缺乏,自强、诚信、感恩意识缺乏,创新、进取精神不足。

1.2 “资助助人”转向“资助育人”的工作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高校育人工作渗透在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3];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将育人工作贯穿于立校办学的全过程[4]。同时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人具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观点分析[5],学生的生存是高校资助育人的依据,受教育的精神需求是动力,综合能力发展是追求。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应“以资助为手段、教育为导向、育人为目标”,使高校资助工作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通过人文关怀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和能力贫困,实现“造血式”的育人目的。

1.3 高校贫困生社会认同的需求及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运用

20世纪70年代泰弗尔研究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主要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6]。孤僻冷漠、自我否定、缺乏自信等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被“标签化”的处境下,他们渴望群体归属和社会认同。因此,因某一共同特征组成的稳定群体可以使他们体验群体认同。有学者进一步将自尊假设引入社会认同,指出个体在群体关系中认识自我和他人。在群体比较的过程中,优势群体可以带给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较高的自尊,又反过来强化了个体对群体的较高集体认同[7]。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无差别对待的情况下,个体优势与群体优势相互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建立在高校学生相近的精神需求、理想信念、兴趣特长等基础上,按照相关章程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群体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基础上,自主建立具有公益性、发展性的学生社团,开展自助、他助、助人活动,这正是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运用,通过自主发展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可以强化成员的群体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8]。因此,将高校资助工作和学生社团功能相结合,打造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是众多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新的尝试。

2 基于教育认同理论的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之实践研究

2.1 伯藜学社的发展历程简介

课题组对江苏省9所高校的资助型社团进行了统计,其中成立了3个及以上资助社团的有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至少存在1个资助社团的有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盐城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等。最具代表性的社团为基于陶欣伯助学基金设立的伯藜学社,目前江苏省内有22所院校设立伯藜学社,主要分布在苏中、苏北地区,在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已运行3年以上。以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为例,210名受伯藜助学金资助的在校生作为社员组成综合部、学习部、创业部、外联部、文宣部、财务部等6个部门,在学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发挥组织活动和资助育人的双重功能,210名社员被称为“陶学子”,伯藜学社被誉为“陶学子之家”,是2016-2017年度唯一获得该校最佳“示范”社团荣誉称号的学生社团。

2.2 资助型社团成员与非成员自我认同的比较分析

课题组对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海工学院、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东南大学8所院校的14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资助型社团成员82名,非社团成员58名)开展自我认同问卷调查,量表在采用奥克斯和普拉格自我认同感量表的基础上编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我认同调查问卷,问卷共35个提问项(完全不符合0分、比较不符合1分、符合2分、比较符合3分、完全符合4分),结合奇克林(Chickering)教育认同理论(Education and Identity Theory)将问卷分为自我发展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同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和人格健全情况7个维度,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自我认同现状比较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资助型社团成员与非成员自我认同各维度对比

由图1可见,参加资助型社团的贫困生在自我发展、情绪管理、团结协作、人际交往、自我认同、人格健全6个维度上显著程度高于非社团成员,社团成员组总平均分为90.3,明显高于非成员组总平均分82.2,资助型社团成员的自我认同整体水平明显高于非社团成员。虽然存在调查对象数量的局限性,但这一结果依然能反映出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在育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 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的功能实践——以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为例

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主要通过成立资助社团并开展活动来体现,以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为例,该资助社团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发展中发挥了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功能。江苏陶欣伯基金会的宗旨是“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 ,在基金会和22所学校指导下,伯藜学社的显性和隐性育人功能,具体体现了宗旨的内涵。

2.3.1显性功能 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的显性功能主要表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是易于观察的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学方面除了要承受经济压力之外,部分来自于云南、贵州、新疆等边远地区的学生还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等困难。为提高社团成员的学业成绩,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设有学习部,分管领导和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学业咨询会、分析会等活动进行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社团成员学业成绩不断提升。近年来,资助社团成员的学习成绩和奖学金获得情况,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挂科率变化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社团成员的整体挂科比例依然比较高,因为受助学生中有37.4%的学生来自云南、贵州、甘肃、新疆等边远地区,学业基础薄弱,在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方面体现尤为明显。但2017年秋学期挂科率比2015年秋学期下降了近30%,2016-2017学年各类奖学金获得比例明显高于2015-2016学年,社团内56名2014级社员,大一、大二、大三各学年学习成绩平均值分别为82.41、83.32、84.67,2016学年相较于2015学年增长1.1%,2017学年相较于2016学年增长了1.6%,全校2014级学生在2015、2016、2017学年学习成绩平均值分别为81.43、82.17、82.86。这三组数据充分反映了在社团化资助育人的模式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的显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图3 2015-2016学年与2016-2017学年盐工伯藜学社成员奖学金获得情况对比

2.3.2隐性功能 社团化资助育人的隐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开展了心理健康、素质拓展、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各项活动,丰富了经济困难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社员的综合素质。据统计,2015—2017年内举办的活动中学习类占20.5%,文体类占12.6%,培训类占9.4%,心理健康类占12.7%,志愿服务类占33.1%,创新创业类占8.2%,其他类型占3.5%。

(1) 树立励志典型,展示自强风采。学校通过选拔“励志之星”,“励学之星”并参加全省、全国评选,挖掘和宣传自立自强、自胜的先进典型,利用专题报道、现场汇报、交流分享等形式鼓励品学兼优、贫困有志的学生,同时通过树立榜样激发更多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成才动力。

(2) 组织志愿服务,强化感恩意识。每年基金会深入高校与受助学生召开座谈会,与受助学生面对面进行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交流,学生参与资助签约仪式,切身感受来自社会、学校的关心与帮助,用最直接的方式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伯藜学社在基金会和学校的支持下利用寒暑假组成支教团队,深入云南、甘肃山区贫困村镇开展支教活动,在校期间组织创建文明城市、慰问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常规性志愿服务,充分践行了“自助、互助、助人”的精神。

(3) 开展素质拓展,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心理健康部门定期为学社成员开展心理疏导,从入学适应到生涯规划,从客观看待贫困到悦纳自我,社团自行组织素质拓展、文体竞赛、读书演讲、交流分享活动,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其自信、乐观、博学的精神。社团定期开展部门会议,学校提供独立的办公室,为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打造了共同的精神家园,社员的参与营造了伯藜学社温馨的“家文化”。

(4) 鼓励创新创业,支持青年梦想。陶欣伯基金会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创办创业学院、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业课程等,目的是鼓励和扶持有志创业的陶学子回乡创办商贸和服务型企业,支援家乡的建设。以盐城工学院为例,据统计,2017年春学期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有19位,占学社人数的11.9%,目前正式开展的创业活动有3项,其中“靓衣魅影”荣获学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并入围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创业大赛决赛,同时创业所得也能让“资助”变“自助”。

3 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之反思与创新

高校资助型社团融合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两方优势,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了多方面的育人功能,但同时高校资助型社团作为新鲜事物在近几年的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社团成员身份的特殊性被周围同学群体进行“标签化”,社员绝大多数参加校内外勤工俭学带来时间、精力上的冲突,社团发展目标制定未能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等等。此外,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在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中的经费投入、指导老师安排等方面有待改进。社团发展活动的开展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社员发展是目标,因此,结合调查各学校资助型社团发展情况,本研究对高校资助育人社团化模式的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3.1 注重活动创新,打造核心文化,提升社团活力

首先,活动是社团化资助育人的基础。推动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9]。在活动形式上可以借鉴先进社团的经验,同时紧扣学生的兴趣爱好打造品牌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应涉及心理健康、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

其次,文化是社团化资助育人的核心。注重社团活动的科学性和文化性,打造符合资助型社团的核心文化,如“家文化”“励志文化”“感恩文化”等,以文化人,增强社员凝聚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以及核心文化的塑造,提升社团发展活力和影响力,让所谓的“特殊群体”变得自强自信。

3.2 制定建设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考核标准

社团发展离不开目标确立、日常运行和考核激励,因此要完善资助型社团的制度建设也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第一,资助型社团的建设目标除了要实现活动有序开展、社团活力提升等基础性目标,还要达到“扶能”的终极目标,即实现每一位社员自我认同、学业提升、自信自强、综合发展的目标[10],通过制定阶段性、具体化目标来实现这一抽象目标,如每学年制定奖学金获得率、志愿服务次数、创业项目规划数等。

第二,建立完备的社团章程和骨干选拔机制,确保社团管理有序、科学运行,结合学业成绩、领导能力、道德品质等标准进行民主、公开的社团骨干选拔,定期、有效地开展部门例会、社团阶段总结,学校安排专门指导老师参与社团运行的全过程,发挥思想统领的作用。

第三,建立明确的考核标准,在评选“优秀社员”“励志之星”“先进部门”时有据可依,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每学年在考核评选中公正执行,对先进个人和部门及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树立典型的同时也是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3.3 创建信息管理,强化人文关怀,跟踪人生发展

首先,对每一位社员的基础信息进行统计,包含家庭情况、学业成绩、活动参与情况等,对于家庭条件极其困难的同学要重点进行心理关注,通过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对于学习困难的同学要定期进行学习交流,组成帮扶小组提升其学业成绩;对于参与活动积极性低的同学可以适当通过轮值安排的形式使其在各类活动中提高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的能力。

其次,高校社团化的资助育人模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时要强化人文关怀,充分利用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假日进行人文关怀,例如中秋节组织包饺子团圆宴、分发月饼,在社团年会上连线家长,对边远地区的困难学生发放“爱心车票”,春节赠送新春礼包等。

此外,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需要长远规划、长期投入的工程,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并不一定在短期内看出成效,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专项校友会跟踪关注受助学生的人生发展,对于就业、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对于取得发展成绩的校友可邀请其返校交流,实现资助社团育人的内外联结。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工程,高校应着力构建育人工作的大格局[11],将社团化资助育人纳入其资助工作体系中,强化资助工作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加快实现从单一的“扶贫”向全面的、长期的、有效的“扶能”转变,构建完善的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

猜你喜欢
学社扶贫资助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最是情浓毕业时
中国营造学社藏书源流考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社APP设计与开发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