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发展及实践

2019-05-05 01:05任昱垠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机遇挑战

任昱垠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经济、科技发展都实现了质的飞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当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在提高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大学生人才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作为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承载着新的工作任务。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发展伴随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改善、创新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社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德育 机遇 挑战 实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60-02

随着全球化和云时代的来临,社会发展形势多样且错综复杂,高校人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人力资源,也受到了多种价值观和网络文化的冲击。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高校德育工作,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认清时代变革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发展机遇

网络信息时代使得资源共享不再难以实现,广泛的信息传播对人们的生活乃至价值观的改变反映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大学生由于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是深受其影响。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德育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时代也为高校德育的开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思路以及创新方式。

(1)高校德育工作形式更加多样化。新时期,互联网在教學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德育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拥有广泛的平台接收各式各样的信息,由此,德育工作势必改变传统的教育传授模式,开展更加丰富、自由以及灵活的德育活动。比起使用单一的纸质媒介学习,电子媒介学习方式更能随时随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引导,如一些高校建立相关网站或德育学习软件,通过视频、图像等方式为学生传授更多德育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软件与同学在线交流、讨论,提高高校学生自身德育学习的积极性。

(2)高校德育工作更加突出主体化、个性化。单一的德育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味单向地接受教师的口头传授,致使其缺乏对德育的自主思考,而较少的师生互动更让“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受到阻碍,教师难以充分掌握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需求,更对学生个体差异知之甚少,从而导致高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新时期下,随着互联网教学方式的介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在共享信息、讨论热点新闻等方式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差异,而且,新时期网络数据的多元化也使得高校能够全方位地总结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及趋势,更加突出德育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性化,进而改善传统德育工作中未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3)高校德育评价机制更加完善。传统的德育评价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观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的量化评估,教师通过以往的经验进行评价往往会忽视新时期学生思想行为的不同,而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校园内,会表现出与虚拟网络大相径庭的思想及行为。新时期高校可以根据网络数据反馈,比如关注学生在一些社交媒体中的动态,多渠道地观察学生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及趋势,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提供了保障,进而健全了德育评价机制。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电子媒介学习方式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传统德育工作的主流地位受到威胁,信息的多元化更弱化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因此,当代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着多方位的挑战。

(1)网络德育冲击着主流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新时期,更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在社交媒体中人人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表达自我,未经筛选、过滤的不良信息更充斥着网络的边边角角,世界各地的不法势力瞄准了难以监控的网络平台,企图宣传错误、扭曲的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及还未形成的价值观遭受着多方位的冲击,而看起来新颖独特的网络内容更弱化了大学生的辨别能力,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使得高校培育的主流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遭到严重侵蚀。

(2)网络德育冲击着德育的内容及形式。网络时代中人人都能共享实时信息,例如随着微博、微信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我们每天都能浏览到时事新闻以及社会热点话题,网络流行语更新迅速。大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随时更新着自己的想法,而在德育工作中,滞后的信息难以紧随大学生的步调,德育的内容及形式未能实时优化、更新,由此,会降低大学生接受高校德育的积极性,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发展。

三、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实践措施

新时期,德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多方位的挑战,高校必须利用信息时代带来的益处,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建设。

(1)高校德育工作应扩宽领域,合理发展网络德育。在多媒体化的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应扩宽视野,合理地将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结合。基于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对网络上的新鲜事件更有好奇心,高校应充分利用好网络大平台,通过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实时更新德育系统,宣传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正能量的新闻或事例,利用社交媒体中讨论的时事新闻及社会热点,让学生积极交流、分享看法,引导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方式看待社会问题,及时关注网络动态,灵活地开展网络德育,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同时,高校也应保障传统德育的主流地位,比如,错综复杂的网络媒体可能会弱化学生的辨别能力,针对这一难题,教师应充分发挥传统德育的作用,在课堂及现实生活中,帮助学生加强对网络事物的判断甄别能力,或者,通过观察学生在网络中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中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应用课堂知识的能力。

(2)把握网络动态,在德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受到海量信息和多样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让人难以琢磨,他们更易受到网络新奇、潮流思想及行为的吸引,而开放的社交平台也让学生畅所欲言,比起在课堂中,他们更可能在社交媒体平台表达真实的自我。由此,德育工作者就可以根据网络动态,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了解其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大学生在价值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差异或根据其生活状况,想出应对之策,适时地在线上线下与学生深入交流,解决学生在德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3)加强培养教师开展网络德育的能力。积极开展网络德育,要求教师群体对网络认识更加全面、使用更加灵活,然而,很多教师对网络新事物的了解程度并不及大学生广泛,他们大多运用网络关注时事新闻、查阅教学资料,对网络流行更是知之甚少,很难在网络中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同时也会降低在网络德育工作中的积极性,由此,德育工作就无法有效进行。针对这一问题,当代高校必须注重培养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定期培训的方式,引导教师灵活运用网络平台,提高教师通过网络教育、管理大学生的能力,并为保证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完善,建立一支专业的德育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邹太龙,易连云.大数据时代境遇中的高校德育发展[J].江苏高教,2018(4).

[2]姚福清,辛东亮.“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机遇挑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