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文化”环境下开展网络思政的对策研究

2019-05-05 01:05程夏敏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思想引领

程夏敏

摘要:“晒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微信朋友圈中的“晒文化”为研究对象,研究“晒文化”折射的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加强大学生价值引领、加强网络监管和培养网络领袖、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三个方面探索在“晒文化”环境下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

关键词:晒文化 思想引领 微信朋友圈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31-02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日益增长,朋友圈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重要社交平台,衍生了朋友圈“晒文化”。朋友圈“晒文化”是指微信用户通过朋友圈这个平台向微信好友展示个人生活、个人观点、个人情绪的一种行为,是当代青年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微信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社交通讯工具,“晒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晒文化”的内涵和兴起

“晒”作为分享、共享的意思主要来源于英语“share”的音译,在国内最早兴起于2006年国内最大的中国晒客网,此后便出现了一系列的“晒”族词。[1]作为网络语言,“晒”很快就在各个社交网络平台流行起来。2006年北大副教授阿忆在个人博客上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2015年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微博引起热议,到现今的微信朋友圈里晒旅游、晒美食的内容,“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晒文化”折射的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群体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分享、情感宣泄和热点讨论上,生活分享类诸如晒自拍、晒美食、晒旅行等;情感宣泄类诸如“晒”自己的喜怒哀乐、心灵鸡汤等;热点讨论主要是通过转发热点事件并加以评论,表达观点态度。在“晒文化”背后往往折射出大学生的价值观。结合大学生朋友圈“晒”的内容,总结为如下四种类别。

(一)通过情感宣泄寻求存在感和认同感

近期,一部名为《啥是佩奇》的微广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啥是佩奇》通过一个农民爷爷为了过年时能完成孙子得到“佩奇”的心愿,四处求问“佩奇”为何物,直至问到隔壁家城里做过保姆的女人“佩奇”的模样后,通过自己的一木一工徒手制作了一个“佩奇”的感人故事。《啥是佩奇》这部微广告发布时间正近春节,受到了不少在外工作群体和在外求学学子的转发,他们纷纷发出“想家了”“回家过年”的感叹。这是微信朋友圈一次成功的传播,同时也透露出转发者对《啥是佩奇》这个视频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认同。“自我表露”的前提是自我认知,其目的在于实现自我认定。[3]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情感表达的社交平台,人们在“晒”情感的过程中,除了抒发个人内心情绪外,更希望依靠这个平台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得到关注和认同,达到自我的认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进行自我的塑造,打造虚拟理想形象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虚拟的平台,人们在朋友圈上看到的都是发布者主观意愿和主动选择“晒出”的内容。因此发布者可以通过这个虚拟平台来进行自我塑造,向朋友圈其他人展示一个自我打造的理想形象。但是這种形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往往与发布者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存在一定的偏差。如不少大学生因为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在朋友圈里营造出富裕的假象,常常发布与奢侈品相关的图文,满足个体的欲望。虽然自我形象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予个体积极的心理暗示,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尺度会导致个体沉迷在虚假的理想形象里,脱离现实,最终使得个体因为虚拟和现实的偏差太大而无法接受现实中的真实形象。

(三)舒缓心理压力,达到娱乐效果

随着App自定义软件的增多,人们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去展现张扬的自我。例如微信表情中的“拍自己的表情”制作个性表情包,还有美图秀秀、抖音快手等热门App,均在个性化作品完成后有一个分享键可以把作品“晒”到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平台上,这些个性化的展示除了具有上文所提及的自我塑造和自我表达的特点外,还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和戏谑性。既满足了自我的娱乐,进行了心理压力的缓解和释放,同时也在娱乐的过程中实现了朋友圈用户间的互动。

(四)扩大知识视野,加强人际交往

微信朋友圈囊括了用户微信好友分享发布的所有信息,相对个人用户而言,可以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信息广度。尤其对于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而言,朋友圈内他人所发布的招聘信息变成他们获得面试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朋友圈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大学生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远方朋友的近况,并且通过评论功能进行互动,维持人际关系。

三、“晒文化”的双刃剑

(一)负能量情绪的积压引发心理问题和群体影响

微信朋友圈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缺乏严格的限制和有效的管理。大学生群体大多缺乏自制力,当他们的情感在微信朋友圈平台得到表达和宣泄的时候,对个人情绪压力的缓解具有一定好处。但是大学生长期持续性发布消极、负面情绪的朋友圈,这种消极的情绪一直得不到排解越积越多时,会导致大学生陷入负能量情绪的漩涡无法走出,引发个人心理问题。此外,朋友圈平台作为一个传播平台,当大学生通过朋友圈发布消极情绪时,就意味着这种情绪通过这个平台传播给了更多人,可能会引发群体性的负面情绪影响。

(二)陷入虚构的理想形象无法自拔影响现实生活

沉迷于向网络世界的他人展示自我打造的理想形象,容易导致大学生无法区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把大量时间消耗在虚拟世界里,影响现实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少大学生因为攀比心理在朋友圈塑造不符合自己实际消费能力的形象,选择通过校园贷、网贷等极端方式来维持这种虚拟世界的形象。其次,这种理想形象与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生如果无法认清和接受真实的自己,将导致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产生。长期沉溺于网络形象的打造上,为了保持被他人认可、表扬的状态,大学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揣摩他人的偏向喜好,导致他们形成价值依附的心理,失去价值判断的能力和方向。

(三)欠缺判断力和辨别力随波逐流式的言论评语

微信朋友圈既是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也是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把大学生用户之间的世界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交换的畅通。很多热点事件、热点视频和热门网络语言都是依托于朋友圈的平台流行起来的,大学生把朋友圈作为一个“发声”的平台,通过转发、评论、互动等形式对热点事件进行观点表达。但网络世界中披露出来的热点事件往往只是局部的,而非事件的全貌。个别公众号运营者和用户为了博取眼球作出不实言论,并且进行言论煽动,导致网络恶性舆论危机。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有限,在朋友圈的这种舆论氛围中容易被蒙蔽,被他人所利用发布一些不当言论。

(四)过于公开个人隐私引发人身安全危机

社交平台个人信息的透露会引发人身安全危机。其中朋友圈的定位功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常见渠道,用户的足迹、日常习惯、家庭住址甚至身份证号码等私人信息都被暴露在朋友圈里。如若有人别有用心利用这些个人隐私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利用“晒文化”开展网络思政的对策

“晒文化”作为当代的青年亚文化,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时代青年文化的体现。如能利用“晒文化”合理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领大学生“晒”文化价值观,加强思想引领进朋友圈

在開展网络思政的工作中要率先占据主动位置,因此在“晒文化”环境下思政工作要主动进驻朋友圈,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首先,结合重要的节日时间点举办主题“晒”活动,坚持线上和线上结合,引导大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如春节回乡“晒”家乡文化,追寻乡土记忆;期末“晒”课堂学习笔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寒暑假“晒”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提高思政公众号及推文的青年契合度,推送大学生喜闻乐见又具实效性的文章。再者,形成辅导员、班主任、党员、学生干部的朋友圈平台思政四级联动力量,通过朋友圈发布、互动等形式把正能量和思政教育渗透到朋友圈平台里,通过身边师长、朋辈的力量让大学生更乐于、更主动地接受思想引领。

(二)加强网络监管工作,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

健全校园网络监管机制,制定校园网络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核是制度文明,这就要求必须从“晒”的内容和传播路径方面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从而保证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有序、积极向上。[4]对校内的新媒体公众号加强管理,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公众号上的不良言论和舆情危机。在党员、学生干部中挑选一批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青年培养成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及时地对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负能量言论进行引导,善于用好朋辈模范引领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培养

通过课程教育、主题活动、视频宣传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培养。首先大学生要提高信息的辨别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我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底蕴,对朋友圈平台上的内容不能一味地被动接受,要进行过滤筛选后把有用的信息纳为己用,摒弃不良信息。其次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原则,大学生在朋友圈平台使用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除了要学会辨别信息虚实,还要不随意传播虚假、未证实的传闻消息,不盲目随众评论和转发,不发表极端激烈言论。最后,要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不沉迷于网络,不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网络之中,在网络世界里要学会文明用语和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梁珊珊.说网络语言“晒”[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6):97.

[2]闫方洁.自媒体语境下的“晒文化”与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新范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6):84.

[3]汤龙升,宗晓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现状及认知路径[J].沈阳大学学报,2018(4):180.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微信朋友圈思想引领
网站开发课程交互中朋友圈群体信任解决方案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微信朋友圈”之法律问题反思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微信朋友圈成瘾的影响与机理